《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 汉魏两晋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2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姜生,汤伟侠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030099710
  • 页数:862 页
图书介绍:多卷本《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是第一部系统阐述道教学术思想中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的大型著作,由数十名海内外知名学者共同编撰完成。本卷分8个部分,按学科论述了汉魏两晋时期的道教科学思想与实践。汉魏两晋的道教处于与佛教抗衡的初始阶段,许多科学思想、方法和实践正在讨论和探索之中,同时也产生了魏伯阳、葛洪、陶弘景等数位对后世产生持久影响的集大成者。道教思想广博精微,本卷作者从多学科角度,通过丰富的图表,介绍了汉魏两晋时期,道教在化学、医学、养生学、天文学、地学、物理学、建筑等科学技术领域所取得的令人赞叹的辉煌成就。本书可供科技史工作者、道教研究者、哲学研究者参考,也适合于关心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士阅读。

Ⅰ 导论 3

第一章 道教与科学之关系 3

第一节 关于中国科学的若干疑问 3

序言 3

图表目录 5

第二节 道教与科学的关系问题 6

第二章 道教中科学发展的适宜结构 16

第一节 复归其母的证真逻辑对自然探索的驱动作用 17

第二节 作为“通过仪式”的炼丹活动对天学及相关科技的需要 18

第三节 养性延命、以医证道对医药学与生命科学的需要 24

第一节 信仰的意志推动着探索的车轮 29

第三章 道教科技兴衰的同根性 29

第二节 适宜因素同样可能转化为科学发展的桎梏 35

第三节 “得鱼而忘筌”:工具未获得价值连续性 37

第四节 发现“阿基里斯之踵” 41

第四章 道教科学思想之演变:由外丹向内丹转变的根本原因 44

第一节 外丹与内丹兴替之根源 44

第二节 “重玄学”与“道性论” 46

第五章 内在化之演进:从全真道到理学 53

第六章 文化的攫能性问题:若干理论思考 63

第一节 天-人张力之构设与文明的内驱力 63

第二节 文明及其演进的文化生物学基础 68

第三节 宗教-科学张力突破模式与攫能性演进的向度 73

Ⅱ 汉魏两晋的道教 79

第七章 道教产生的历史-文化逻辑 79

第八章 两汉道教的兴起 86

第一节 两汉灾异意识与道教之兴起 86

一 两汉的灾异论 86

二 “以德禳灾”思想及其宗教化演变 89

三 从灾异论到末世论 93

第二节 原始道经之问世及其末世论思想 94

第三节 原始道经末世论预言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99

第四节 历史上原始道经信奉者之首次干预帝政 103

第五节 新莽政治与原始道教思想之关系 105

第六节 赤眉军与兴起中的东部原始道教 112

第七节 表现为民间淫祠的原始道教活动 113

第八节 东汉章、和、安、桓、灵诸帝与原始道教的关系 115

第九章 魏晋道教的理性化 122

第一节 原始道教何以被目为“贼” 123

第二节 何谓“新出老君”:张陵以东方修道成仙说改造蜀地巫鬼信仰 127

第三节 《想尔注》的反迷信倾和与修道学说的提升 130

一 从“术”到“德”:对民间道派的抨击与守诫修道模式的形成 130

二 对“世间伪伎”及谶纬等“邪文”迷信的批判 133

第四节 魏晋道教理性化的重要标志 135

第五节 理性化之动力与结构 138

一 修仙方术的仪式化 139

二 祭祀体系的正统化 140

三 修道过程的伦理化 142

四 “道诫”成为修仙的前提 144

五 政治理念的现实化及对曹魏承黄德之运的宗教承认 147

Ⅲ 科学思想篇 151

第十章 道教科学思想的起源 151

第一节 道教科学思想的远源--巫文化 151

一 巫文化在中国文化史和科技史上的地位 152

二 《山海经》中表现的科学探索和科学思想 156

三 从卜筮中升华而出的《易》及其科学思想 159

一 寻找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 165

第二节 先秦道家在科学思想领域的探索 165

二 对自然界变化的描述和思考 172

三 探索自然界的统一性和必然性 179

第三节 道教形成以前道家科学思想之主要成就 186

一 宇宙起源理论 187

二 精气本体论思想 189

三 循环演化思想 190

四 相对主义思想 192

五 自然规律观念 194

六 物质不灭思想 195

七 金石自然进化思想 197

八 五行理论 198

第四节 神仙家、阴阳家的科学思想及其对道教科学思想的影响 200

一 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和长寿方法的早期探索 201

二 深观阴阳消息和大九州说对道教科学想象能力的影响 205

第十一章 道教科学思想与科学活动的认识论基础 209

第一节 道家的思维方式与认识目的论 209

一 “反者道之动”的逆向思维方法论 209

二 “得道”即“同于道”的认识目的论 211

第二节 对于“无所待”的“真知”的追求 213

一 “不修之此,焉能知彼” 213

二 “有真人而后有真知” 215

一 修道是成仙的前提 217

第三节 修道成仙过程的认识论特征 217

二 人是一切认识活动的主体 219

三 致知论上的某种经验论特征 221

第四节 “涤除玄览”以入“众妙之门”:对宇宙本体的直觉把握 221

一 “玄览”:庖丁解牛与浑沌开窍而死的启示 221

二 “人能知一万事毕” 224

小结 枯荣同根:道家和道教认识论的反思 226

第十二章 汉魏两晋道教的科学思想 227

第一节 道教科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27

一 综合以往诸家思想和方法的可能性 227

二 效法自然和控制自然的统一及自我控制生命的思想 230

三 时空不均匀和可控制的观念 233

第二节 《周易参同契》的科学思想 235

一 对内外丹法的总结与综合 235

二 大小宇宙统一和归根返元的变化观 239

三 有机论思想和描述有机变化的象数方法 242

第三节 葛洪对早期道教科学思想的总结 243

一 葛洪对道家自然观的继承与改造 244

二 变化之道 248

三 实践精神 251

第四节 三国两晋时期引入道教的外来成分及道教宇宙学的完善 254

一 大梵的引入及其对道教神谱和炁论的补充 254

二 对道教宇宙演化学说的重要补充 256

三 对道教宇宙结构学说的巨大影响 259

附论 关于道教与婆罗门教思想交流的若干轨迹以及存疑的问题 261

Ⅳ 炼丹术与化学篇 267

第十三章 早期道教炼丹术之起源与嬗变 267

第一节 物质变化观的发展 267

第二节 冶金技术的发展、观念分化与炼丹术的产生 270

一 青铜冶铸技术 270

二 冶铁技术 272

三 “冶与天通”:冶铸技术和观念之分化与炼丹术的兴起 273

第三节 医术的进步与假求外物以自坚固观念的形成 276

一 由采仙药到炼丹药 280

第四节 早期炼丹活动的开始 280

二 炼丹术的畸形发展 284

第五节 炼丹术与道教的相互依存 286

第六节 道教炼丹术的基本特征 289

一 神秘性与实验性 289

二 偏执性与推理性 289

第七节 魏晋思潮与炼丹术的复兴 290

一 生死观的改变与博物学的兴起 290

二 炼丹术之复兴 296

第八节 两晋的服食丹药之风 300

一 帝王服丹 300

二 名士服药 301

三 名士服药之原因及影响 305

四 五石散之成分与功效 310

第十四章 汉魏两晋主要炼丹家与炼丹著作 313

第一节 《淮南子》、《淮南万毕术》与炼丹术 313

一 炼丹术与化学知识 314

二 火药的发现与发明问题 315

三 胆铜法的发明 316

四 豆腐的发明问题 316

第二节 《黄帝九鼎神丹经》与炼丹术 317

附录一 关于“黄芽”的模拟实验 325

附录二 关于“玄黄”涂丹釜的模拟实验 325

第三节 《三十六水法》与炼丹术 326

附录 孟乃昌等对《三十六水法》之“黄金水”的模拟实验 331

第四节 《太清金液神丹经》与炼丹术 333

第五节 《周易参同契》与炼丹术 335

一 小引 335

二 大易、黄老、炉火之“参同” 336

三 《参同契》之丹道要旨 339

四 《参同契》的炼丹学说体系 353

五 《参同契》的炼丹方法 367

六 《参同契》炼制的几种外丹 374

七 “黄芽”考释 380

一 狐刚子的炼丹实践及其成就 382

第六节 狐刚子、张道陵对炼丹方法的全面探索 382

二 张陵的炼丹活动与《太清经天师口诀》 391

第七节 《抱朴子内篇》与炼丹术 393

一 《抱朴子内篇》的主要内容 393

二 《抱朴子内篇》的炼丹术理论 399

三 《抱朴子内篇》的炼丹术成就 404

第十五章 汉魏两晋道教炼丹术主要药物及其化学成就 414

第一节 汞的化学 414

一 丹砂考释 414

二 抽砂炼汞 419

三 汞化合物 423

附录 “五毒方”的模拟实验 435

第二节 铅的化学 436

一 铅及铅的化合物 437

二 关于铅玻璃 441

第三节 砷的化学 442

一 砷及其与医药的关系 443

二 单质砷的炼制 446

三 砷白铜 448

附录 单质砷炼制史的实验研究 449

第四节 矾的化学知识及其在炼丹术中的应用 450

第五节 黄金和药金的有关化学成就 454

一 对黄金的认识与迷信 454

二 药金的造作 455

第六节 硝石考释 458

第七节 “五毒丹”考释 463

Ⅴ 医学篇 469

第十六章 医道同源:道家、道教与中医药学术 469

第一节 道教医学源流概说 469

一 道教与医学在起源上的同一性 469

二 秦汉方士与中医学的发展 471

三 魏晋以后道教与医学的关系 478

四 小结 482

第二节 巫医:宗教医学的萌芽 483

一 巫医现象溯源 483

二 巫医的衰微及其原因 488

三 巫医的孑遗 491

四 小结 496

第三节 道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医学理论 496

一 黄老思想在医学领域中的引申和发展 497

二 以阴阳五行诠释生命现象 505

三 天人关系 509

第一节 《淮南子》:道家生命科学的里程碑 513

一 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513

二 对生命现象的把握 517

三 生命与自然 520

四 《淮南子》所见汉代医药科技成果 523

第二节 《神农本草经》:汉代神仙方士的养生服食指南 525

一 《本草经》的学术地位 526

二 《本草经》与服食派方士 528

三 《本草经》对药物保健功效及治疗作用的全面总结 530

四 《本草经》与外丹黄白术 536

第三节 方士医学向道教医学的嬗变 539

一 方士医学的基本特征 539

二 方士医学的成就 545

三 方士医学的演进 550

四 小结 555

第十八章 《太平经》:道教医学的总纲 557

第一节 宗教医学体系的建立 558

一 三合相通的生命理论 558

二 人体法象天地 560

三 宗教病因学说 561

第二节 治病方诀 563

一 药物疗法 564

二 针灸治疗 565

三 咒禁疗法 566

四 小结 566

第十九章 两晋道教医学 569

第一节 两晋道教医家述略 570

一 道士医家 570

二 其他道教医家 574

三 《刘涓子鬼遗方》及其外科学成就 576

第二节 葛洪的医药学成就 578

一 葛洪的医药思想 579

二 葛洪在医药学领域的具体成果 585

第一节 道教养生概说 593

第二十章 道教与养生 593

一 养生的概念 593

Ⅵ 养生学篇 593

二 道教的神仙追求与养生 594

三 养生学在道教中的地位 595

第二节 道教养生学的产生及其发展 596

一 萌芽阶段 596

二 形成阶段 597

三 成熟阶段 597

四 发展阶段 598

第三节 道教养生学的体系结构 598

一 基础理论 599

二 养生理论 599

三 养生方法 600

第二十一章 道教养生学的发生 601

第一节 战国方术家与神仙家的养生探索 601

一 方术家与神仙家 601

二 《行气玉佩铭》与行气法 604

三 彭祖与导引术 606

四 辟谷术与药饵法 608

第二节 由道家养生向道教养生的过渡 610

一 由道家养生到道教养生 610

二 东汉后期道教养生学发生的几个因素 611

一 《老子河上公章句》的成书年代及基本思想 612

二 《老子河上公章句》对人的认识 612

第三节 《老子河上公章句》的养生思想 612

三 《老子河上公章句》的养生原则 613

第十七章 汉代道家医学思想与方士医学 613

四 《老子河上公章句》的养生方法 614

第二十二章 《太平经》的养生思想 617

第一节 人是形、气、神的统一 617

一 人在本质上是形、气、神的统一 617

二 人的形、气、神及其相互关系 618

第二节 养生的重要意义与基本原则 620

一 养生修道成仙是人生的最佳选择 620

二 养生应以爱气尊神重精为原则 622

第三节 守一--养生的基本方法 623

一 守一即守神 623

二 守一的一般方法 625

三 守一的身体表现与作用 628

第四节 其他养生方法 630

一 饮食调养 630

二 服食 631

三 胎息 631

四 房室调养 632

第五节 《太平经》在道教养生学中的地位 633

一 《太平经》确立了道教的养生学 633

二 《太平经》建立了道教的基本人体观 633

三 《太平经》确立了道教养生的基本原则 634

四 《太平经》提供了重要的养生方法 634

第一节 《老子想尔注》中的养生思想 635

第二十三章 魏晋道教养生学的发展 635

第二节 道教影响下的嵇康的养生思想 639

一 养生的基本原则 640

二 清虚静泰,少私寡欲 641

三 上药养命,中药养性 643

第二十四章 早期道教养生学的发展高峰:葛洪的贡献 644

第一节 以气为本、众术合修的养生思想 644

第二节 内修外养的各种方法 648

一 气法 648

二 导引 651

三 辟谷与服食 652

四 房中摄养 653

Ⅶ 天学与地学篇 659

第二十五章 宇宙演化论 659

第一节 先秦道家的观点 659

第二节 《淮南子》对天地起源的系统论述 660

第三节 《列子》的天地成坏说 663

第四节 从张衡《灵宪》看道家宇宙演化论的影响 665

第二十六章 天地结构说和“天人感应”论 666

第一节 《淮南子》与盖天说 666

第二节 浑天说与道家思想的渊源 668

第三节 葛洪对浑天说的捍卫与发展 669

第四节 “天人感应”论的天学认识模式 671

第一节 《史记·天官书》的道家渊源 675

第二十七章 星象、历法和天文观测 675

第二节 《淮南子》和早期道经中的历法知识 677

第三节 圭表测向和时制研究 680

第二十八章 汉晋道教的地学探索 683

第一节 创教修道过程中的地理活动 684

第二节 洞天福地说与地学考察 688

第三节 最早的等高线地图:《五岳真形图》及其地学价值 692

第四节 汉晋道教地学思想与学术成就 695

第二十九章 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 705

第一节 时间和空间的定义 705

Ⅷ 物理学与技术篇 705

第二节 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 706

第三节 对时间流逝属性的认识 707

第四节 时间计量方法的改进 708

第三十章 力学知识 710

第一节 对物体运动现象的认识 710

第二节 力与运动 711

第三节 对浮力现象的认识 713

第四节 杠杆原理的应用和大气湿度的测量 714

第五节 关于机器人的设想 715

第三十一章 热学知识 717

第一节 对热现象的认识 717

第二节 沸水造冰 718

第三节 原始的“热气球”实验 720

第三十二章 光学知识 722

第一节 对光的性质的观察与探索 722

第二节 对阳燧焦距的初步认识 723

第三节 关于镜面抛光技术的最早记载 724

第四节 冰镜取火:对凸透镜之光学特性的探索 724

第五节 平面镜成像技术的应用 726

第三十三章 声学和磁学知识 728

第一节 对于声音共振现象的认识 728

第二节 声律学:中国平均律思想的先声 730

第三节 磁石指向技术 733

第四节 磁性吸引与排斥现象的应用 734

第三十四章 原始道教建筑 736

第一节 道教建筑的思想渊源 738

一 道教建筑之哲学基础 738

二 神仙传说对仙境琼阁的美妙设想 740

三 宫阙台观的历史源流 741

四 “仙人好楼居”:慕仙时代的象征性建筑 742

第二节 原始道教建筑及建筑思想 748

一 原始道教的人地伦理对道教建筑的影响 748

二 寻觅山中洞室以为御炁修真之地 750

三 《太平经》作“太平来善之宅”的妙想 759

四 原始道教的具体建筑形式 760

结语 道教建筑的自身规定性 765

附录一 “道法自然”:都江堰工程蕴涵的道家哲学 766

附录二 道教的地母崇拜与“生地”观念:“子宫情结”? 768

第三十五章 原始道教的飞行设想 772

第一节 道教飞行观念之起源 772

一 见之于古代神话传说的飞行梦想 772

二 两汉时期的飞行梦想与王充的理性批判 773

第二节 道家与神仙家的探索 775

一 道家对“无所待”之境界的追求 775

二 乘龙或随风雨烟气而飞升上下 777

三 “身生羽翼,飞相往来” 780

一 乘云驾龙,用药用符,不翼而飞 782

第三节 原始道教的飞行设想 782

二 “乘?”疾行,周流天下 784

第四节 道教与最早的飞行器设想 784

一 枣心木“飞车”:最早的螺旋桨式飞行器 784

二 关于第一宇宙速度的最早探讨 786

三 “仙槎”:最早的太空飞行器设想 787

附录一 潜行水下的“沦波舟” 790

附录二 能够飞行和搜索目标的“曳影之剑” 790

参考文献 792

中日文综合索引 806

西文人名、论著和关键词语索引(Index of Western Names,Titles and Terms) 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