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篇〕 1
第一章 即兴弹奏的学习方法与基本弹奏技术 1
第一节 即兴弹奏的学习方法 1
第二节 即兴弹奏的硬技术 3
第三节 即兴弹奏的软技术 8
第二章 歌曲简易即兴伴奏(上) 29
第一节 C大调正三和弦与属七和弦 29
第二节 a小调正三和弦与属七和弦 34
第三节 简易三层次织体 38
第一节 G大调、e小调基本和声语汇 44
第三章 歌曲简易即兴伴奏(下) 44
第二节 F大调、d小调基本和声语汇 48
第三节 终止式 52
第四节 低音声部设计 57
第五节 简易织体变化 64
第四章 和声语汇的初步变化 70
第一节 副三和弦 70
第二节 重属和弦与Ⅳ级副属和弦(DD、SD) 78
第三节 平行大小调交替 83
第四节 宫调式 88
第五节 羽调式 93
〔和声篇〕 98
第一节 和弦式附加声部 101
第五章 扩大音区及右手附加和声声部 101
第二节 平行式附加声部 106
第三节 自由陪衬声部 111
第六章 和声语汇的复杂化(上) 116
第一节 自然七和弦 116
第二节 副属七和弦 122
第三节 副下属和弦 130
第一节 五声调式伴奏配置的一般特点 136
第四节 同主音大小调交替 138
第五节 同主音大小调交替变和弦 143
第七章 和声语汇的复杂化(下) 152
第一节 其他调式交替变和弦 152
第二节 减七和弦(副属导七和弦) 157
第三节 重属增六和弦与属变和弦 164
第四节 九和弦 170
第五节 低音声部线条 176
五声调 式和声和弦标记释读提示 185
第八章 五声调式歌曲的即兴伴奏方法 186
第二节 单一调式的歌曲伴奏 191
第三节 五声调式交替与转调 197
第九章 和弦式织体的变化形式 204
[织体篇〕 204
第一节 琶音和弦 205
第二节 震音和弦 211
第三节 和弦式织体的低音线条 213
第十章 分解和弦式织体的变化形式 217
第一节 音区变化 217
第二节 节奏变化 223
第三节 其他形式变化 227
第十一章 欧美现代歌舞曲节奏 236
第一节 “拉格泰姆”(Ragtime)节奏 236
第二节 “摇摆”(Swing)节奏 242
第三节 爵士圆舞曲(Jazz Waltz)节奏 251
第四节 探戈(Tango)节奏 260
第五节 伦巴(Rumba)节奏 266
第六节 六十年代以来的歌舞曲节奏 273
第十二章 中国民族歌舞曲节奏 280
第一节 汉族歌舞曲节奏 280
第二节 维吾尔族歌舞曲节奏 284
第三节 朝鲜族歌舞曲节奏 289
第四节 藏族歌舞曲节奏 296
第五节 蒙古族歌舞曲节奏 301
第一节 作为基本语汇的七和弦与九和弦 307
〔发展篇〕 307
第十三章 现代通俗音乐的特殊和声语汇 307
第二节 平行和弦 316
第三节 “蓝调”(Blues)和弦 320
第十四章 伴奏对旋律的补克 324
第一节 华彩性补充 324
第二节 模仿性补充 330
第三节 线条性补充 333
第四节 省略旋律声部的补充手法 340
第一节 爵士风格变奏 347
第十五章 变奏手法 347
第二节 装饰变奏 354
第三节 其他变奏手法 359
第十六章 主题(动机)的展开方法与即兴曲弹奏 365
第一节 常用展开方法 365
第二节 风格化展开方法 375
第三节 调性展开方法 381
第四节 前奏、间奏与尾声设计 393
第五节 即兴曲的结构原则与方法 397
〔余论〕 400
后记 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