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概论 1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与风险投资 3
1.1 高新技术发展的特点 4
1.3 风险投资的内涵及特点 7
1.4 风险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10
第二章 风险投资的发展史及其兴起的经济学分析 14
2.1 美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经济史分析 14
2.1.1 现代意义的风险投资的起源(1946-1976年) 14
2.1.2 风险投资的发展壮大(1978-1992年) 17
2.1.3 风险投资的繁荣(1992-1999年) 20
2.2 风险投资体系发展的不同模式 21
2.2.1 英国风险投资的发展 21
2.2.2 日本风险投资的发展 24
2.2.3 德国风险投资的发展 28
2.2.4 中国台湾风险投资的发展 29
2.3 风险投资兴起的经济学解释 38
2.3.1 产生的背景:经济增长工方式的改变和新经济模式的提出 38
2.3.2 产生的必要性:技术创新的外部性解释 40
2.3.3 产生的合理性:契约理论的解释 42
2.4 国外风险投资的研究现状 45
2.4.1 风险投资家的作用 46
2.4.2 不对称信息下的契约形式和风险企业的公司控制问题 47
2.4.3 资金来源和典型的组织形式 50
2.4.4 风险投资的决策和评估指标 50
2.4.5 首次公开发行和内部人员信誉 53
2.4.6 金融环境的问题 54
2.4.7 税收和养老基金法案的影响 54
2.4.8 区域经济和科技园区 55
第二篇 风险投资 59
第三章 风险投资的动作描述 61
3.1 风险投资的动作流程 61
3.2 风险投资的投资对象 63
3.2.1 对创新企业的风险投资 63
3.2.2 对成熟企业的风险投资 66
3.2.3 风险投资分轮次投入 68
3.3.4 风险企业的经营历史和雇员规模 69
3.3 风险投资的投资过程 69
3.3.1 第一步:项目筛选 70
3.3.2 第二步:审慎调查 74
3.3.3第三步:交易构造 75
3.3.4第四步:经营和监控 79
3.3.5 第五步:退出 81
3.4 国外和国内的两典型案例 82
3.4.1 波特公司 82
3.4.2 连邦软件与8848 89
3.4.3 业务计划 93
4.1 风险投资项目评价 95
第四章 风险投资的项目评价和定价方法 95
4.2 风险投资定价方法 105
4.2.1 定价模型1:传统的定价方法 105
4.2.2 定价模型2:应用PRR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衍生模型定价 108
4.2.3 定价模型3:对传统方法的修正 110
第五章 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分析 112
5.1 风险投资投资的退出机制 113
5.1.1 首次公开发行 113
5.1.2 出售 114
5..3 清算或破产 115
5.1.4 德国和美国退出方式的比较 116
5.1.5 首次公开发行重要性的经济学解释 119
5.2 第二板市场的特点 123
5.2.1 美国纳斯达克市场 124
5.2.2 中国香港创业板市场 134
第三篇 风险投资的微观经济分析 141
第六章 风险投资融资阶段的微观分析 143
6.1 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 143
6.2.1 公司制 147
6.2 风险投资机构的组织形式分析 147
6.2.2 子公司型 148
6.2.3 有限合伙制 149
6.2.4 公司风险投资公司机构与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机构的区别 151
6.2.5 子公司型风险投资机构与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机构的区别 153
6.3 有限合伙的契约特点 154
6.4 有限合伙制的经济学阐释 158
6.4.1 报酬体系 161
6.4.2 代理问题 163
6.4.3 经营成本 166
6.4.4 筛选问题 170
第七章 投资契约的微观分析 172
7.1 风险投资契约的主要内容 172
7.2 风险投资契约的微观机制分析 177
7.2.1 资本的分期指法训练入和控制权要求 178
7.2.2 报酬体系 181
7.2.3 风险投资家积极介入被投资企业 182
7.2.4 退出机制 183
7.2.5 可转换优先股的使用 184
7.2.6 选择创业家 186
7.2.7 逆向选择 187
7.3 风险投资契约模型 188
7.3.1 Jeffery Trester模型 188
7.3.2 Dirk模型的说明 191
7.3.3 基于干预的最优契约模型 196
第四篇 风险投资的宏观环境分析 203
第八章 风险投资发展的政策环境 205
8.1 政府直接向风险投资机构或创新企业提供资本 206
8.1.1.1 美国的SBIR 207
8.1.1.2 英国的案例 207
8.1.1 政府补贴 207
8.1.2 提供贷款 210
8.1.2.1 美国的案例 210
8.1.2.2 日本的案例 211
8.1.3 权益方式投资 212
8.2 政府制定财务和税收措施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 213
8.2.1.1 英国的税收优惠政策 214
8.2.1 政府的税收措施 214
8.2.1.2 美国的税收优惠政策 218
8.2.1.3 日本的税收优惠政策 219
8.2.2 贷款担保 219
8.2.2.1 美国的7(A)计划 219
8.2.2.2 英国的贷款担保计划 220
8.2.2.3 法国的SOFARIS计划 221
8.2.3 权益担保 222
8.3 促进风险投资发展的间接手段 222
8.3.2 政府采购 223
8.3.1 投资者管制 223
8.3.3法律支持 225
第九章风险投资发展的金融环境分析 234
9.1 金融体系的分类 234
9.1.1 “基于关系”的金融体系和“基于法律”的金融体系 235
9.1.2 不同金融体系形成的原因 237
9.1.3 不同国家的金融体系比较 238
9.2 风险投资在金融中介中的作用 242
9.3 不同金融体系对风险投资发展的影响 247
9.3.1 不同金融体系对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影响 248
9.3.2 不同金融体系对风险投资需求的影响 249
第十章 风险投资发展的区域与文化环境分析 252
10.1 风险投资区域集中性的形成机理 254
10.2 硅谷与128号公路的文化对比 258
10.2.1 传统的区别 259
10.2.2 企业组织形式的区别 261
10.2.3 社区文化交流的区别 264
10.2.5 风险投资家的区别 270
10.2.4 竞争方式匠区别 270
10.2.6 大学影响的区别 271
10.3 美国与日本企业文化对比 273
10.3.1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273
10.3.2 冒险精神与危机感 275
第十一章 中国的风险投资 277
11.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和风险投资发展的现状 277
11.1.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现状 277
11.1.2 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回顾和现状 277
11.2 我国风险投资资金来源的分析 286
11.3 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的现状与建议 289
11.4 建立我国第二板市场的思路 294
11.5 我国北京、深圳、上海三地区域环境的比较 299
11.5.1 科技始发性资源 300
11.5.2 产业基础和企业模式 301
11.5.3 投资环境、生活环境和从文环境 305
11.5.4 北京、上海、深圳三地风险投资发展模式的选择 308
11.6 推动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有关政策建议 310
附录 影响风险投资的各种因素分析 314
主要参考文献 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