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穴位概要 2
(一)穴位的概念 2
(二)穴位的分类 2
(三)穴位的作用 3
(四)穴位的定位方法 4
二、常用穴位辨认 10
(一)头颈部穴位 10
(二)躯干部穴位 23
(三)上肢部穴位 44
(四)下肢部穴位 59
一、基本疗法 79
(一)毫针 79
(二)艾灸 97
二、其他疗法 103
(一)三棱针 103
(二)皮肤针 105
(三)头针 106
(四)耳针 112
(五)电针 116
(六)水针 117
(七)火针 119
(八)指针 121
(九)拔罐 122
(十)穴位敷贴 124
一、内科疾病 127
(一)痹证 127
(二)腰痛 128
(三)坐骨神经痛 129
(四)痿证 131
(五)中风后遗症 132
(六)面瘫 133
(七)三叉神经痛 134
(八)头痛 135
(九)眩晕 137
(十)高血压病 138
(十一)贫血 140
(十二)白细胞减少症 142
(十三)心悸 143
(十四)失眠 144
(十五)痴呆 146
(十六)痫病 148
(十七)癔病 149
(十八)震颤麻痹 151
(十九)感冒 153
(二十)咳嗽 154
(二十一)哮喘 157
(二十二)胃痛 159
(二十三)胃下垂 161
(二十四)呕吐 162
(二十五)呃逆 164
(二十六)腹痛 166
(二十七)泄泻 167
(二十八)便秘 169
(二十九)胁痛 170
(三十)黄疸 172
(三十一)水肿 173
(三十二)癃闭 174
(三十三)淋证 176
(三十四)遗精 177
(三十五)阳痿 179
(三十六)早泄 180
(三十七)糖尿病 181
(三十八)瘿病 183
(三十九)单纯性肥胖症 185
二、外科疾病 188
(一)乳腺炎 188
(二)乳腺增生病 189
(三)急性阑尾炎 190
(四)胆石症 191
(五)痔疮 193
(六)脱肛 194
三、妇科疾病 197
(一)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197
(二)月经不调 198
(三)痛经 200
(四)闭经 201
(五)崩漏 203
(六)带下病 205
(七)胎位不正 206
(八)产后乳少 207
(九)子宫脱垂 208
(十)不孕症 209
(十一)更年期综合征 211
四、儿科疾病 213
(一)百日咳 213
(二)厌食 215
(三)疳证 216
(四)遗尿 217
(五)脑瘫 219
(六)多动症 220
五、骨伤科疾病 222
(一)扭伤 222
(二)落枕 223
(三)颈椎病 225
(四)肩周炎 226
(五)肘劳 228
(六)腱鞘囊肿 229
(七)外伤性截瘫 230
(八)足跟痛 232
六、皮肤科疾病 234
(一)神经性皮炎 234
(二)皮肤瘙痒症 235
(三)荨麻疹 237
(四)湿疹 239
(五)痤疮 240
(六)带状疱疹 242
(七)斑秃 243
七、五官科疾病 246
(一)目赤肿痛 246
(二)麦粒肿 247
(三)眼睑下垂 248
(四)近视 249
(五)青光眼 250
(六)耳鸣、耳聋 252
(七)鼻炎 254
(八)鼻衄 256
(九)牙痛 257
(十)咽喉肿痛 259
八、急性疾病 261
(一)高热 261
(二)中暑 262
(三)抽搐 263
(四)昏厥 265
(五)虚脱 266
(六)心绞痛 268
(七)胆绞痛 269
(八)泌尿系绞痛 271
九、其他疾病 273
(一)戒烟综合征 273
(二)戒酒综合征 274
(三)戒毒综合征 275
(四)慢性疲劳综合征 277
(五)竞技紧张综合征 278
(六)雀斑 279
(七)黄褐斑 280
(八)抗衰老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