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 现代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方连庆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301052391
  • 页数:600 页
图书介绍:《国际关系史(现代卷)》是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国际关系史》三卷本的其中一卷,即现代卷。书中系统地阐明了1917-1945年期间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和特点,国际政治舞台上各种力量的消长、分化和重新组合,剖析了主要国家的外交政策和重大国际事件,反映了这一特定时期国际关系复杂、多变的内在规律。全书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刻意求新,是一部有特色的高等学校教材。《国际关系史(现代卷)》主要供高等学校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国际法和世界史等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作为党校、干部院校、军事院校及外事工作人员和关心国际问题的广大青年、干部学习用书。

序言 1

第一编 从十月革命胜利到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前的国际关系(1917-1929) 3

第一章十月革命后国际关系的新发展,苏维埃俄国新型的对外政策 3

第一节 苏维埃俄国反对帝国主义兼并弱小民族,争取和平的外交政策 3

十月革命胜利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3

苏维埃俄国建国初期的对外政策 5

《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 9

两次对华宣言和早期的中苏关系 14

第二节 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埋藏苏维埃俄国的军事和外交斗争 18

外国武装干涉的开始 18

协约国三次武装进攻的失败 22

不许干涉俄国运动 26

列宁和平共处政策的提出 28

第三节 苏联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对外关系的发展 28

苏英贸易协定 30

热那亚会议和《拉巴洛条约》 33

苏联对外关系新局面的形成 39

第二章重新分割世界的帝国主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43

第一节 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 43

帝国主义各国的争霸计划 43

巴黎和会上的矛盾和斗争 46

《凡尔赛条约》的签订 53

国际联盟的成立 57

凡尔赛体系的形成及其矛盾 59

第二节华盛顿会议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62

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62

《耶普岛条约》 67

《四国条约》 69

《五国海军条约》 72

《九国公约》 76

第三节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矛盾和帝国主义争霸斗争的新阶段 8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83

德国对《凡尔赛条约》的抗拒 86

华盛顿体系的不稳定性 91

第三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后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94

第一节中国人民反帝革命斗争的新阶段 94

巴黎和会和五四运动 94

华盛顿会议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97

北伐战争与中外关系 99

第二节朝鲜、印度、印尼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102

朝鲜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三·一”起义 102

印度的反英斗争高潮 106

印尼民族大起义 110

第三节 土耳其民族革命战争的胜利 114

协约国瓜分土耳其和凯末尔革命的兴起 114

安卡拉政策军事和外交斗争的胜利 118

《色佛尔条约》和废除和《洛桑条约》的签订 122

第四节非洲和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125

埃及人民反英斗争的胜利 125

摩洛哥里夫人民反对西班牙和法国的武装斗争 129

尼加拉瓜人民的反美民族解放战争 132

第四章 道威斯计划和洛迦诺会议。在裁军和“非战”烟幕下战争因素的增长 135

第一节 道威斯计划和帝国主义在赔款问题上的斗争 135

赔款危机 135

鲁尔冲突 138

道威斯计划 140

杨格计划 143

第二节洛迦诺会议。德国在欧洲大国地位的恢复 146

安全保证问题 146

洛迦诺会议和《洛迦诺公约》 149

德国加入国联和欧洲国际关系格局的新变化 152

第三节在裁军和“非战”烟莫下战争因素的增长 156

“修约派”的挑战 156

国际裁军运动 160

《非战公约》 164

第二编 从世界经济大危机开始到二战爆发前夕的国际关系(1929-1939) 171

第五章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新的世界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71

第一节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171

经济危机的特点与影响 171

赔未与战债问题的结束 174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战 177

世界经济会议的失败 180

第二节 国际裁军会议 184

伦敦海军会议 184

日内瓦裁军会议 186

第三节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89

“九·一八”事变和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 189

英国、法国纵容日本侵略和美国的“不承认主义” 193

“一·二八”淞沪事变和上海军民的英勇抗战 197

李顿调查团报告书和日本退出国联 200

第四节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203

经济危机和希特勒上台 203

法西斯独裁统治在德国的确立与巩固 206

希特勒的扩张计划和外交策略 209

苏联与美国等一系列国家建交 212

第五节苏联为建立反动法西斯侵略统一战线而斗争 212

集体安全计划的提出和苏联加入国联 214

东方公约问题和苏法、苏捷互助条约 217

第六章 德意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开始和英法美的“不干涉”政策 221

第一节德国重整军备和占领莱菌非军事区 221

德国公开重新武装 221

“斯特莱沙阵线” 223

《英德海军协定》 225

德军占领莱菌非军事区 227

第二节意大利侵略阿比西尼亚 231

意大利法西斯的侵阿战争 231

英国、法国的纵容政策和美国的“中立法” 235

《蒙特勒公约》 238

西班牙内战和德意法西斯的武装干涉 240

第三节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 240

英法的“不干涉”政策 244

马德里保卫战 248

第七章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东方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 251

第一节日本侵略华北,中国抗日运动的高潮 251

《塘沽协定》和《天羽声明》 251

《何梅协定》和广田“三原则” 254

日英美在华利益冲突的表面化 257

中国人民抗日运动的高涨 261

第二节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63

卢沟桥事变 263

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266

英美对日侵华的两面政策 270

国联的态度和布鲁塞尔会议 274

日本侵华策略的转变和汪精卫集团投敌叛国 276

第三节日本侵华策略的转变和“东方慕尼黑”阴谋的破产 276

日本限制和排挤英美在华利益 281

“东方慕尼黑”阴谋的破产 285

第八章 德意日三国侵略集团的形成和大战前夕的欧洲国际关系 288

第一节德意日三国轴心的形成 288

德意柏林协定 288

《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 291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 293

第二节德国吞并奥地利,帝国主义的慕尼黑阴谋 295

德国吞并奥地利 295

苏台德区问题和“五月危机” 299

伯希特斯加登和戈德斯堡会议 302

慕尼黑会议 307

《英德宣言》和《法德宣言》 311

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全境 313

第三节德意军事同盟的建立和英法反德意阵线的形成 316

德意同英法在匈牙利,巴尔干和土耳其的激烈争夺 316

德意宫事同盟条约的签订 321

英法反德意阵线的形成 323

德国加紧准备剪除英法的侧翼波兰 327

第四节英法苏谈判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331

英法苏谈判 331

英德秘密谈判 336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339

波兰危机 345

第一节德国侵占波兰和西线战争 351

德国侵占波兰 351

第九章德国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51

第三编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关系(1939-1945) 351

奇怪的战争 354

德国侵占丹麦和挪威 356

德国进攻荷、比、卢和张伯伦下台 359

法国的沦亡 362

第二节德国的攻英战役。法西斯入侵巴尔干和东、北非 366

德国的攻英战役 366

德意侵占巴尔干 368

法西斯入侵东北非 371

第三节苏联的中立政策和“东方战线”的建立 372

苏联的中立政策 372

“东方战线”的建立 374

苏德柏林谈判 378

《苏日中立条约》 380

第四节美国从中立向反希特勒方向的演变 382

《中立法》的修改 382

威尔斯出访欧洲 385

防备战火蔓延美洲 388

对英国的武器供应和租借法案 395

第十章 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到社会主义国家 400

第一节德国进攻苏联和苏联卫国战争的开始 400

德国进攻苏联 400

《大西洋宪章》 404

苏美英莫斯科三国会议 408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409

第二节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展开 411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 411

日本的南进和日美矛盾的加剧 413

日美谈判 419

日本偷袭珍珠港 427

第三节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429

《联合国家宣言》 429

苏英同盟条约和苏美协定 431

第二战场问题的提出 433

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436

第十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 440

第一节伟大的斯大林格斯战役 440

1942年春夏苏德战场的形势 440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443

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的意义 447

第二节北非战役的胜利和卡萨布兰卡会议 450

北非战役的胜利 450

卡萨布兰卡会议 454

“三叉戟”会议 459

第三节亚洲太平洋战场的变化 461

中途岛海战和瓜岛战役 461

中美英联合抗日的新形势 465

盟军在缅北的反攻 469

第十二章 德意日法西斯的崩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472

第一节意大利投降,法西斯同盟开始瓦解 472

美英军队登陆西西里岛和墨索里尼垮台 472

第一次魁北克会议 474

意大利投降 476

第二节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 478

莫斯科外长会议 478

开罗会议 481

德黑兰会议 483

第三节 盟军对德日法西斯的胜利反攻 486

苏军全面反攻和东欧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 486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和法国的解放 490

美军在太平洋的反攻 493

第四节雅尔塔会议和联合国的成立 496

敦巴顿橡树园会议 496

第二次魁北克会议 498

雅克塔会议 501

旧金山会议和联合国的成立 507

第五节德国无条件投降和波茨坦会议 510

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510

滤茨坦会议 512

盟军在太平洋上的最后攻势 518

第六节日本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 518

苏联出兵对日作战 519

中国和亚洲各国人民对日寇的总反攻 523

日本无条件投降 525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意义 529

附录一1917-1945年苏、美、英、法、德、日历届政府更迭表 531

1 1917-1945年苏联历届政府主要成员名单 531

2 1917-1945年美国历届政府主要成员名单 532

3 1917-1945年英国历届政府主要成员名单 535

4 1917-1945年法国历届政府主要成员名单 542

5 1917-1945年德国历届政府主要成员名单 553

6 1917-1945年日本历届政府主要成员名单 560

附录二 大事年表 568

附录三 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 581

附录四 外国地名译名对照表 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