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放射治疗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2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殷蔚伯,谷铣之主编;陈东福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1072326X
  • 页数:1113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篇 总论 1

第一章 概述 1

一、放射治疗的目的 1

二、放射治疗的历史 1

三、放射治疗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地位 2

四、放射肿瘤科与放射肿瘤医师 2

五、循证放射肿瘤学 2

第二章 放射治疗的基础 4

一、一般临床知识 4

二、肿瘤学知识 4

三、临床放射物理知识 4

四、肿瘤放射生物学知识 4

五、放射治疗过程 4

六、放射治疗前准备工作 6

第三章 与临床放射治疗有关的放射生物学概念 7

一、放射敏感性与放射治愈性 7

二、肿瘤控制概率 7

三、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 7

四、正常组织的耐受剂量 8

五、时间-剂量 8

第四章 放射治疗中的若干问题 12

一、亚临床病灶 12

二、对放射敏感性的认识 12

三、对放射抗拒肿瘤的认识 12

四、局部控制对远处转移影响的认识 12

五、肿瘤治疗后生活质量的认识 12

第五章 综合治疗 14

一、放射治疗与手术综合治疗 14

二、放射治疗与化疗综合治疗 15

三、手术前放、化疗 15

第六章 近距离治疗 16

一、近距离治疗的特点 16

二、现代近距离治疗的特点 16

三、现代近距离治疗常用的放射性核素 17

四、近距离治疗剂量率的划分 17

五、近距离治疗的内容,适应证及禁忌证 17

六、近距离治疗的一些结果 18

第七章 放射治疗当前研究的问题 21

一、时间-剂量的研究 21

二、放射增敏剂及放射防护剂的研究 21

三、高LET射线或重粒子治疗的研究 21

第八章 电离辐射的诱发恶性肿瘤效应 26

一、继发性恶性肿瘤和放射相关癌的发生 26

二、诱发恶性肿瘤研究的困难 27

三、诱发恶性肿瘤的生物学基础 27

四、诱发恶性肿瘤的遗传学背景 28

五、诱发恶性肿瘤的相关因素 30

六、电离辐射诱发的癌 33

七、电离辐射诱发的肉瘤 35

八、电离辐射诱发恶性肿瘤危险性的对策 36

第九章 展望 40

第二篇 放射物理学基础 42

第一章 照射野剂量学 42

第一节 照射野及照射野剂量分布的描述 42

第二节 X(γ)射线射野剂量分布的特点 46

第三节 高能电子束剂量分布特点 56

第二章 近距离放疗剂量学基础 71

第一节 概述 71

第二节 近距离放疗使用的放射源 72

第三节 近距离放疗的物理量、单位制和剂量计算 73

第四节 近距离放疗的剂量学系统和施治技术 79

第五节 近距离放疗临床剂量学步骤 88

第六节 血管内照射剂量学 95

第三章 治疗计划的设计与执行 103

第一节 治疗计划设计新概念 103

第二节 临床剂量学原则及靶区剂量规定 106

第三节 治疗体位及体位固定技术 116

第四节 模拟定位机和CT模拟机 121

第五节 照射技术和射野设计原理 129

第六节 治疗方案的评估 148

第七节 肿瘤的定位、模拟及验证 154

第八节 射野挡块及组织补偿 164

第九节 物理剂量对生物效应的转换 169

第四章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179

第一节 适形放射治疗的物理原理 179

第二节 治疗方案的优化 188

第三节 调强的方式与实现 195

第四节 适形放疗对设备的要求 207

第五节 调强治疗的治疗保证与质量控制 209

第五章 X(γ)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215

第一节 X(γ)射线立体定向治疗的实现方式 215

第二节 X(γ)射线立体定向治疗的剂量学特点 225

第三节 X(γ)射线立体定向治疗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230

第四节 治疗方案优化和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 235

第六章 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242

第一节 执行QA的必要性 242

第二节 靶区剂量的确定和对剂量准确性的要求 243

第三节 放射治疗过程及其对剂量准确性的影响 245

第四节 物理技术方面QA 247

第五节 QA组织及内容 261

第三篇 临床放射生物学 264

第一章 临床放射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264

第一节 放射生物在放射治疗中的意义 264

第二节 电离辐射对生物的作用 265

第三节 电离辐射对细胞杀灭的概念 269

第四节 肿瘤的生长 278

第五节 肿瘤的放射生物学 282

第六节 肿瘤放射治疗有关的基因研究 288

第七节 肿瘤的放射敏感性和放射可治愈性 294

第二章 分次放射治疗的生物学基础 296

一、细胞放射损伤的修复 296

二、周期内细胞的再分布 298

三、氧效应及乏氧细胞的再氧合 300

四、再群体化 302

五、临床放射治疗中非常规分割治疗研究 303

第三章 正常组织放射损伤 307

一、正常组织结构组分及反应模式 307

二、早期和晚期放射反应的发生机制 309

三、晚期放射反应的发生机制——经典及分子机制 310

四、不同正常组织的体积耐受剂量 313

五、再程治疗的正常组织耐受性 316

第四章 近距离放射治疗的生物学 321

一、概述 321

二、剂量率效应 321

三、剂量率效应的临床意义 324

四、近距离放疗等效生物剂量 325

第五章 肿瘤放射治疗中生物剂量等效换算的数学模型 335

一、“生物剂量”的概念 335

二、放射治疗中生物剂量等效换算模型 335

三、常规与非常规分割方案的等效换算 340

第六章 肿瘤放射治疗个体化的生物学基础研究 343

一、放射敏感性预测分析研究 343

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分析方法 344

第七章 改变放射效应的措施 350

第一节 改变放射效应方法的评价 350

第二节 增加肿瘤放射敏感性的措施 351

第三节 一些有利于加强射线对肿瘤作用的全身性措施 368

第四节 放、化疗的合并应用 369

第五节 加热治疗 381

第六节 从物理学角度加强对肿瘤的放射效应 392

第七节 靶向放射治疗 406

第八节 放射防护剂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412

第九节 对放、化疗所致正常组织晚期损伤有预防与治疗双重作用的药物 416

第十节 基因治疗和放射治疗 419

第八章 肿瘤分子放射生物学研究进展 425

一、癌基因和放射敏感性 425

二、抗癌基因和放射敏感性 426

三、协同基因与放射敏感性 427

四、凋亡与放射敏感性 427

五、细胞周期信号分子阻断与放射敏感性研究进展 430

第九章 近期应用基础研究展望 433

一、血管生成和基因表达 433

二、信号转导和凋亡 434

三、射线和化学治疗的相互作用以及肿瘤微环境 434

四、正常组织效应 436

第四篇 热疗 437

第一章 热疗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作用 437

一、热疗的温度概念及目前常用的热疗设备 437

二、热疗联合放射治疗的生物学基础 438

三、临床疗效及热、放射治疗中临床相关性因素 438

四、影响热疗疗效的因素 440

五、热疗疗效评定标准 443

第二章 常见肿瘤热疗加放射治疗的疗效 444

一、头颈部癌 444

二、食管癌、肺癌 444

三、乳腺癌 445

四、恶性黑色素瘤 445

五、软组织肉瘤 446

六、宫颈癌 446

七、直肠癌 447

第五篇 头颈部肿瘤 450

第一章 口腔癌 450

第一节 唇癌 452

第二节 舌癌 456

第三节 口底癌 460

第四节 齿龈癌 463

第五节 颊粘膜癌 466

第六节 硬腭癌 468

第七节 磨牙后区癌 469

第二章 口咽癌 471

第一节 总论 471

第二节 扁桃体癌 478

第三节 软腭癌 484

第四节 舌根癌 486

第五节 放疗后遗症 490

第三章 下咽癌 493

一、一般情况 493

二、应用解剖 493

三、淋巴引流 494

四、病理及生物学行为 495

五、诊断 496

六、临床分期 497

七、治疗原则与疗效 498

八、影响预后的因素 499

九、放射治疗 500

十、化学治疗 502

十一、起源于不同部位的下咽癌的治疗原则及照射技术 502

十二、放射治疗合并症 504

第四章 喉癌 506

一、发病率 506

二、解剖学结构 506

三、喉的淋巴引流 507

四、诊断 507

五、临床分期 509

六、治疗原则 510

七、放疗技术 512

第一节 声门癌 514

第二节 声门上区癌 519

第三节 声门下区癌 522

第四节 影像学因素在评价喉癌放疗疗效中的作用 523

第五节 放射合并症及处理 524

第五章 鼻腔及鼻窦癌 528

一、发病情况 528

二、发病因素 528

三、应用解剖 528

四、病理类型 529

五、诊断 530

六、治疗手段的选择 531

七、放射治疗应注意事项 531

八、放射治疗技术 532

九、疗效 534

第六章 鼻咽癌 537

第一节 流行病学与病因学 537

第二节 解剖结构 538

第三节 病理类型及其生物学特性 542

第四节 临床表现 543

第五节 诊断 546

第六节 临床分期 548

第七节 鉴别诊断 550

第八节 治疗 551

第九节 特殊类型鼻咽癌 566

第十节 疗效、预后、展望 569

第七章 甲状腺癌 574

一、一般情况 574

二、局部解剖及淋巴引流 574

三、病理分类及临床生物学行为 575

四、临床诊治 575

五、治疗原则 576

六、放疗技术 578

七、预后 580

第八章 涎腺肿瘤 583

一、大体解剖 583

二、肿瘤生长及扩散 583

三、病理类型 584

四、临床表现及诊断 585

五、临床分期 586

六、治疗原则 586

七、放射治疗技术 587

八、放射治疗后遗症 589

九、治疗预后 589

第九章 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 590

一、颈淋巴结解剖 590

二、临床表现及寻找原发灶 591

三、影像学检查 592

四、病理诊断 593

五、临床分期 593

六、治疗选择 593

七、放疗治疗 594

八、疗效及预后 595

第六篇 胸部肿瘤 598

第一章 食管癌 598

第一节 食管癌蔓延及转移途径 599

第二节 食管癌的诊断 601

第三节 食管癌的分期 603

第四节 治疗原则 604

第五节 放射治疗副反应的处理 618

第六节 放射治疗中注意事项 618

第二章 肺癌 623

第一节 解剖及淋巴引流 623

第二节 病理分型及肿瘤的蔓延、转移和播散 624

第三节 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及检查 626

第四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 629

第五节 放射治疗 631

第六节 展望 640

第七节 小细胞肺癌的放射治疗 642

第三章 纵隔肿瘤 650

第一节 概述 650

第二节 常见纵隔肿瘤 654

第四章 原发气管癌的放射治疗 664

第五章 肺的放射性损伤 667

一、病理生理 667

二、靶细胞和细胞因子 668

三、化疗药物与肺损伤 672

四、肺的耐受剂量 672

五、放射性肺炎相关的临床因素和生物学因素 675

六、临床表现 677

七、放射性肺炎的预防和治疗 679

第七篇 淋巴系统肿瘤 684

第一章 霍奇金病 684

第一节 流行病学与病因 684

第二节 病理与诊断 685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临床分期 687

第四节 治疗 692

第五节 放射治疗技术 710

第六节 治疗毒副作用 713

第二章 非霍奇金淋巴瘤 721

第一节 概述 721

第二节 病理分类 723

第三节 临床分期 728

第四节 临床表现、检查步骤及诊断 729

第五节 综合治疗原则 731

第六节 放射治疗 733

第七节 原发于儿童和老年期的非霍奇金淋巴瘤 751

第八节 治疗反应和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752

第三章 皮肤恶性淋巴瘤 756

第一节 概述与病理分类 756

第二节 临床分期 757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诊断 757

第四节 治疗与预后 759

第四章 恶性淋巴瘤诊治的展望 761

第八篇 消化系统肿瘤 764

第一章 直肠癌及肛管癌 764

第一节 直肠癌 764

第二节 肛管癌 775

第二章 胰腺癌 776

一、概述 776

二、放射治疗应用解剖 776

三、放射治疗的适应证 777

四、放射治疗的实施 777

五、疗效 779

六、治疗并发症 780

第三章 原发性肝癌 783

第九篇 泌尿系统肿瘤 785

第一章 肾癌及肾胚胎瘤 785

第一节 肾癌 785

第二节 肾胚胎癌 787

第二章 膀胱癌 790

一、应用解剖 790

二、病理 790

三、放射治疗 790

第三章 前列腺癌 792

第一节 流行病学与病因学 792

第二节 解剖及淋巴引流 792

第三节 病理和转移途径 794

第四节 诊断和分期 796

第五节 自然病程和随诊 803

第六节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805

第七节 放射治疗 810

第八节 内分泌治疗和化疗 823

第四章 阴茎癌 843

第一节 流行病学与病因 843

第二节 解剖及转移途径 843

第三节 病理和临床分期 844

第四节 治疗 845

第五章 睾丸恶性肿瘤 851

第一节 流行病学与病因 851

第二节 解剖、转移途径和病理 852

第三节 诊断与临床分期 854

第四节 精原细胞瘤的治疗 857

第五节 非精原细胞性生殖细胞瘤的治疗 865

第十篇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 877

第一章 外阴癌 877

一、病理 877

二、蔓延和转移 877

三、诊断 878

四、临床分期 878

五、治疗 879

第二章 阴道癌 882

第一节 病理 882

第二节 症状、诊断及分期 883

第三节 治疗 884

第四节 预后 887

第三章 宫颈癌 889

第一节 病理 889

第二节 蔓延和转移 890

第三节 诊断 892

第四节 治疗的选择 898

第五节 放射治疗 899

第六节 宫颈残端癌 930

第七节 宫颈癌合并妊娠的处理 932

第八节 宫颈复发癌与重复癌 933

第四章 子宫内膜癌 937

第一节 病理 937

第二节 诊断 940

第三节 治疗 942

第四节 预后 949

第五节 复发和转移 953

第五章 卵巢癌 956

第一节 组织学分类 956

第二节 蔓延与转移 958

第三节 症状与诊断 958

第四节 分期 959

第五节 治疗 960

第六章 输卵管癌 970

第一节 病因及发病率 970

第二节 病理 970

第三节 症状与诊断 971

第四节 治疗 972

第五节 预后 973

第十一篇 软组织肉瘤 974

第一章 发生于躯干及肢体的软组织肉瘤 974

一、导言 974

二、流行病学和病因研究 975

三、组织病理学和放射生物学研究 977

四、临床表现和诊断 982

五、软组织肉瘤的治疗 985

六、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995

七、并发症 998

第二章 腹膜后区软组织肿瘤 1002

一、组织病理学 1002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 1002

三、治疗 1004

第十二篇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1008

第一章 总论 1008

第一节 概述 1008

第二节 应用解剖 1009

第三节 病理分类 1011

第四节 临床表现与诊断 1012

第五节 治疗原则 1015

第二章 颅内肿瘤 1018

第一节 星形细胞肿瘤 1018

第二节 少枝胶质瘤 1021

第三节 脑干肿瘤 1022

第四节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 1023

第五节 髓母细胞瘤 1025

第六节 生殖细胞瘤 1029

第七节 室管膜瘤 1031

第八节 垂体瘤 1032

第九节 脑膜瘤 1036

第十节 颅咽管瘤 1038

第十一节 脊索瘤 1039

第十二节 脑转移瘤 1040

第三章 椎管内肿瘤 1043

一、病理 1043

二、临床表现 1043

三、诊断 1044

四、治疗 1044

第十三篇 皮肤癌及恶性黑色素瘤 1046

第一章 皮肤基底细胞癌和皮肤鳞癌 1046

第一节 病因与流行病学 1046

第二节 病理学与临床表现 1047

第三节 诊断 1047

第四节 治疗 1047

第二章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1050

第一节 流行病学与病因学 1050

第二节 病因学与预后因素 1050

第三节 诊断 1051

第四节 治疗 1053

第十四篇 乳腺癌 1059

第一节 应用解剖 1059

第二节 病理 1060

第三节 蔓延及转移 1061

第四节 临床分期及分期检查措施 1063

第五节 早期乳腺癌的放射治疗 1065

第六节 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辅助性放疗 1073

第七节 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放射治疗 1077

第八节 根治术后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及远地转移的放射治疗 1078

第九节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技术 1080

第十节 乳腺癌的化疗和内分泌治疗 1086

第十五篇 姑息性放射治疗 1088

第一章 骨转移癌 1088

一、骨转移的机制 1089

二、诊断 1089

三、治疗 1089

第二章 脑转移癌 1092

一、脑转移瘤的扩散方式 1092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092

三、治疗 1093

第十六篇 急诊放射治疗 1097

第一章 肿瘤脊髓压迫 1097

一、病理生理 1097

二、症状与体征 1097

三、诊断方式 1098

四、治疗与预后 1098

第二章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1102

一、上腔静脉解剖 1102

二、病因 1102

三、临床特征与诊断 1103

四、治疗 1103

附录Ⅰ 病人一般状况评分卡氏(KPS)标准 1107

附录Ⅱ 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 1108

附录Ⅲ 体表标志(供参考,不作为定位使用)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