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门法律自叙 1
卷一 3
一明望色之法 3
一明闻声之法 5
一明辨息之法 7
一明胸中大气之法 8
一明问病之法 10
一明切脉之法 11
一明合色脉之法 14
一明营卫之法 16
一明络脉之法 19
申明《内经》法律 25
一申治病不明标本之律 25
一申治病不本四时之律 26
一申治病不审地宜之律 28
一申治病不审逆从之律 29
一申治病不辨脉证相反之律 30
一申治病不察四易四难之律 31
一申治病不察新久之律 32
一申治病不先岁气之律 33
一申治病不远寒热之律 34
一申治病不知约方之律 34
一申治病不知约药之律 35
一申治病不疏五过之律 36
一申治病不征四失之律 37
申明仲景律书 38
一申治风温不可发汗之律 38
一申治湿温不可发汗之律 39
一申治伤寒病令人亡血之律 40
一申治伤寒病令人发噎之律 40
一申治伤寒病致人胃寒之律 41
一申治伤寒病遇壮盛人发汗过轻之律 42
一申治伤寒病不审营卫素虚之律 42
一申治伤寒病不审阳盛阴虚之律 43
一申伤寒病不诊足脉强汗动其经血之律 44
一申治伤寒病不诊足脉误下伤脾胃之律 44
附申治伤寒不可犯六经之禁 45
附申治杂证不可犯时禁病禁药禁 45
先哲格言 46
卷二 72
中寒门 72
阴病论 73
论辨中寒证要法五条 76
论治中寒病用药八难 78
论朱丹溪述中寒二条 79
论戴元礼述中寒一条 79
比类仲景《伤寒论》阳虚阴盛治法并死证三十一则 80
比类《金匮》水寒五则 87
比类《金匮》胃寒四则 91
中寒色脉六则 93
比类《金匮》胸腹寒痛十七则 94
比类《金匮》虚寒下利六则 98
中寒门诸方 100
卷三 115
中风门 115
中风论 115
风门杂法七条 128
中风门诸方 131
附痹证诸方 152
风门杂方七道 160
卷四 162
热湿暑三气门 162
痉病论 165
痉脉论 167
风湿论 176
热湿暑三气门诸方 184
伤燥门 204
秋燥论 204
秋燥门诸方 211
卷五 214
疟证门 214
疟证论 214
疟证门诸方 221
痢疾门 226
痢疾论 226
痢证门方 231
痰饮门 237
痰饮论 237
痰饮脉论 239
痰饮留伏论 240
痰饮门方 247
咳嗽门 253
咳嗽论 253
咳嗽续论 255
咳嗽门方 259
关格门 265
关格论 265
进退黄连汤方论 268
关格门方 270
卷六 274
消渴门 274
消渴论 274
消渴续论 276
消渴门诸方 279
虚劳门 287
虚劳论 287
虚劳脉论 289
虚劳门诸方 302
水肿门 311
水肿论 311
水肿脉论 312
胀病论 319
水肿门诸方 321
黄瘅门 329
黄瘅门诸方 338
肺痈肺痿门 345
肺痈肺痿门《金匮》诸方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