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1
上篇 概论 1
一、知耻文化的渊源和特征 3
1.耻与罪——两种文化的逻辑起点 3
2.传统知耻意识的内涵 11
3.耻感意识的特征 18
4.与耻有关的几个概念 24
5.与耻有关的成语 29
二、知耻文化的历史意义 36
1.耻之于做人 36
2.耻之于道德 38
3.耻之于治国 41
4.耻之于律法 43
5.耻之于教育 45
三、荣辱观念的演变及当代价值 49
1.耻感意识的渐变 49
2.从知耻到明荣 54
3.当代荣辱观及其内涵 58
中篇 故事 65
一、春秋战国故事 67
不食周粟 67
成汤放桀 68
伊尹逐王 68
誓不做官 69
舍生取义 69
知耻自新 70
善用其耻 71
惠及他人 71
豫让行刺 72
以贤为荣 73
不孝不义 74
卧薪尝胆 75
赴汤蹈火 75
万箭穿心 76
机智救国 77
知恩图报 79
晏子拒坐 80
二桃杀三士 80
举贤无私 82
窃符救赵 83
毁菜拒鱼 85
曹商舔痔 86
舍子保国 87
死不忘国 89
烹头雪耻 90
负荆请罪 92
鲁母纺纱 93
忠心报国 94
不以贿免 95
二、秦汉故事 96
胯下之辱 96
用心良苦 97
苏武牧羊 98
乐妻指耻 99
拒绝赦免 100
桥下取履 100
忍辱含垢 101
辱没乡邻 103
以德报怨 104
杨震拒金 104
舍妻弃子 10
王烈遗布 106
瘦羊博士 107
管宁善化 107
三、魏晋南北朝故事 108
重德轻色 108
惭见伯姒 109
巨伯救友 110
立功雪耻 110
敢饮贪泉 111
斗富丧命 114
改过自新 115
含冤忍辱 116
高风亮节 117
闻鸡起舞 118
敌将还妻 119
吉翂拒举 120
不为子谋 120
甘居车棚 121
无钱返京 122
见利忘义 124
四、隋唐故事 125
替父报仇 125
问心无愧 126
一笑了之 126
卢氏训子 127
不事女主 128
忍辱脱死 128
及第落驴 130
不饮不泣 130
恬不知耻 131
钱徽焚书 131
见风使舵 132
不坠家风 133
自取其辱 134
坑蒙拐骗 134
营私为羞 135
人死留名 136
庄宗狩猎 137
羞死贪官 138
断臂远耻 139
五、宋元故事 139
绸缎遗言 139
道虔激耻 140
耻于留名 141
太祖斥白 141
靖康之耻 142
一亩地官 143
坚守迂腐 144
阿尖咬母 144
平民公主 146
崇节尚耻 147
为国荐才 148
遭贬何愧 148
一脉相承 150
庐革避试 151
不做贼妇 151
拒辱骂贼 152
行不愧影 153
奸人作秀 154
以死效忠 154
不作降臣 155
毁炕夫人 156
削发明志 157
碧海丹心 157
六、明清故事 159
法不护亲 159
湿鞋轿夫 160
官不聚财 160
力行节俭 161
恭以远耻 162
生不爱钱 162
坚守城池 164
两袖清风 165
少年英雄 165
布袍淡饭 168
诚实状元 170
开仓赈济 171
下篇 名言 173
一、先秦名言 175
二、秦汉名言 182
三、魏晋南北朝名言 184
四、隋唐名言 186
五、宋元名言 187
六、明清名言 193
七、近现代名言 201
后记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