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总论 1
第一章 定义 1
第二章 测量之用途 1
第三章 测量之类别 2
第四章 测量工作之程序 5
第五章 测量时应注意之各点 6
第六章 测量时手册之重要 7
第七章 测量之组织 7
第八章 单位 8
第九章 周示法 12
第二篇 链测量 13
第一章 量距用之器械 13
第一节 测链 13
第二节 卷尺 15
第三节 其他通用之卷尺 16
第四节 量距之附件 16
第二章 距离之测法 17
第一节 平地上量距法 17
第二节 斜坡上之量距 19
第三节 量距之差误 21
第四节 错误之防止 23
第五节 差误之改正 23
第六节 定距离之略法 24
第七节 使用卷尺应注意之各点 24
第三章 链测量之各种问題 26
第一节 延长一既定之线 26
第二节 经过小山求二点间之距离 26
第三节 於线内一点求作垂线 27
第四节 於线外一点求作垂线 28
第五节 过定点作一线平行於既定直线 29
第六节 求作一已知角 30
第七节 遇障碍物之度量法 32
第八节 定不可及之点之距离法 34
第九节 定不可及之两点距离法 35
第十节 不能互见二黔间距离之定法 36
第十一节 定某点之高度法 38
第十二节 链之土地测量 38
第三篇 罗盘测量 45
第一章 方向角与方位角 45
第一节 磁针偏差 45
第二节 磁针倾斜 45
第三节 方向角之意义 46
第四节 前方向角及後方向角 47
第五节 方位角 48
第六节 前方位角及後方位角 48
第二章 罗盘之构造 49
第三章 罗盘之测法 52
第一节 罗盘测向法 52
第二节 罗盘测角法 53
第三节 罗盘之用途 56
第四节 吸引作用之改正 57
第五节 从方向角算角度之示例 58
第四章 罗盘测量应注意之各点 59
第四篇 经纬仪测量 61
第一章 经纬仪 61
第一节 经纬仪之用途 61
第二节 经纬仪之构造 61
第二章 经纬仪之用法 61
第一节 使用经纬仪应注意之各点 69
第二节 经纬仪之安置法 69
第三节 后视前视 73
第四节 测平面角 74
第五节 测直立角 74
第六节 平面角之复测法 75
第七节 磁针方向角 76
第八节 线之延长法 76
第三章 三角测量之应用 77
第一节 三角测量之意义 77
第二节 三角测量之应用 78
第四章 测线与导线之测量 81
第一节 定义 81
第二节 测导线时应注意之各点 81
第三节 闭导线之较对及其差误 83
第五章 导线测法之种类 83
第一节 直接角测导线法 84
第二节 偏向角测导线法 85
第三节 方位角测导线法 87
第四节 方向角测导线法 91
第五节 量距测导线法 91
第六节 导线测量各法之比较 91
第七节 导线之结论 92
第六章 物体位置之测法 93
第一节 用交线定物之位置法 94
第二节 以距离及角定物之位置法 94
第三节 以二角和交定物之位置法 97
第四节 从已知三点以定一点之位置法 98
第五节 以支距定物之位置法 99
第六节 导线之用法 100
第七节 支站之应用 101
第八节 结论 102
第五篇 导线之计算及绘图 105
第一章 纵横距之计算法 105
第一节 纵横距之意义 105
第二节 纵横距之符号 105
第三节 多边导线之纵横距 107
第四节 差误率之求法 109
第五节 匀差法 110
第二章 绘图 113
第一节 用纵横距绘导线法 113
第二节 用其他方法绘导线法 114
第三节 绘图应用之比例尺 115
第四节 绘图时应注意之事项 117
第五节 绘图应用之仪器 118
第六节 复绘地图法 119
第七节 放缩器之应用 121
第三章 面积算法 123
第一节 普通算法 123
第二节 以倍子午距求面积法 123
第三节 以纵横轴距求面积法 125
第四节 决定地图上之面积法 129
笃五节 量积仪之用法 131
第六节 多边形缺去一边之求法 132
第四章 遇障碍物之量距法 134
第一节 垂距法 134
第二节 平分法 135
第三节 遇小障碍物之量法 136
第四节 等边三角形法 136
第五节 直角三九形法 137
第六节 斜三角法 137
第七节 两边及夹角法 138
第八节 导线法 139
第五章 画分土地法 140
第六篇 水准测量 147
第一章 水准测量之用途 147
第二章 水准测量所用之仪器 147
第一节 水准仪及其种类 147
第二节 分度杆及其种类 150
第三章 水准测量之原理 151
第一节 水准测量之目的 151
第二节 关于水准测量之各项名称 152
第三节 原理 153
第四章 水准测量之方法 155
第一节 两点高度差之测量 155
第二节 路线纵断面之测量 157
第三节 安设道路成水平或成斜度法 161
第四节 水准测量应注意之各点 166
第五节 水准测量之差误 167
第五章 更迭水准 168
第一节 地面弧度与折光对于水准之影响 168
第二节 更迭水准之原理 170
第六章 其他水准测量法 172
第一节 气压针测水准法 172
第二节 照距线测水准法 174
第三节 三角水准测量法 175
第七篇 照距测量 179
第一章 照距测量之用途 179
第一节 照距测量之意义 179
第二节 照距测量之特点 179
第二章 照距测量应用之仪器 180
第一节 经纬仪 180
第二节 照距杆 180
第三章 照距测量之原理 181
第一节 平地照距之原理 181
第二节 照距公式中常数之定法 182
第三节 倾斜照距之原理 184
第四节 照距表 187
第五节 照距图 188
第六节 照距弧 189
第四章 照距测法 191
第一节 平地上测法 191
第二节 斜坡上测法 192
第三节 照距导线测法 192
第五章 照距测量应注意之事项 194
第八篇 道路测量 197
第一章 绪论 197
第二章 圆曲线订立法 199
第一节 圆曲线之性质 199
第二节 圆曲线订立法 203
第三节 圆曲线过有障碍之订立法 205
第四节 以卷尺订立圆曲线法 207
第三章 直立曲线订立法 209
第四章 横断面测法 215
第一节 斜倦之意义 215
第二节 决定断面法 216
第三节 测定斜椿法 219
第四节 计算土方法 220
第九篇 反测量 223
第一章 德论 223
第一节 平板测量所用之仪器 223
第二节 平板测量之用途 225
第三节 平板测量之优点与劣点 225
第四节 平板安置法 226
第二章 平板测量之方法 227
第一节 射线法 227
第二节 进行法 229
第三节 射线进行法 231
第四节 交线法 233
第五节 截线法 234
第六节 各法之比较 236
第三章 三点问题 237
笃一节 三点问题之意义 237
第二节 三点问題之机械测法 238
第三节 三点问題之试验测法 239
第四节 三点问題中图上三角形差误与所求点之关系 240
第五节 白塞尔氏之三点测法 245
第四章 两点问题 247
第一节 两点问題之意义 247
第二节 两点问题之测法 248
第五章 高度之测法 249
第六章 平板测量中导线之匀差法 250
第七章 小平板测量法 251
第一节 小平板照距测量 252
第二节 小平板水准测量 256
第三节 小平板高度差测量 257
第八章 断面平板仪四量法 262
第一节 仪器 262
第二节 测法 263
第三节 优点 264
第九章 平板测量应注意之事项 265
第十篇 地形测量 267
第一章 地形测量之意义 267
第一节 等高线之意义 267
第二节 等高线与截面之关系 269
第三节 等高线之性质 270
第二章 地形测量之方法 274
第一节 地形测量之步骤 274
第二节 测定同高各点法 275
第三节 测定任意各点高度法 276
第四节 分方测定各点高度法 279
第五节 等高线之断面测法 281
第六节 各法之比较 284
第三章 绘画等高线法 285
第一节 比例法 285
第二节 透明纸法 286
第四章 土方计算 287
第一节 用单位面积以算土方法 287
第二节 填挖土方之计算 291
第三节 从等等高线图估计土方 292
第十一篇 仪器之矫正 299
第一章 经纬仪之矫正 299
第一节 圆板盘上水平准之矫正 300
第二节 十字线之矫正 302
第三节 架望远镜横轴之矫正 304
第四节 望远镜下水平准之矫正 306
第五节 直立分度圈旁化微之矫正 306
第二章 活镜六准仪之矫正 307
第一节 十字线之矫正 307
第二节 水平准之矫正 308
第三节 Y之矫正 309
第三章 定镜水准之矫正 311
第一节 十字线之矫正 311
第二节 水平进之矫正 311
第四章 平板仪之矫正 314
第一节 平板仪各部之矫正 314
第二节 平板上水平准之矫正 314
第五章 罗盘仪之矫正 315
第一节 水平准之矫正 315
第二节 磁针屈曲之矫正 315
第三节 离心之矫正 316
第四节 磁针失性之矫正 316
第十二篇 水流测量 317
第一章 水流测量之意义 317
第二章 河道断面测量 317
第一节 横断面测量 317
第二节 纵断面测量 318
第三章 测定岸线及设置水标 318
第一节 测定岸线 318
第二节 测定沿岸水进点及地形 322
第三节 设置水标 322
第四章 测量队之组织及其所需之器械 327
第一节 测深度之器械 327
第二节 深度测量队之组织 328
第三节 六分钱 330
第五章 定深度测点位置法 334
第一节 测线 334
第二节 用时间测定测点位置法 337
第三节 从岸上测一角交一测线以定测点位置法 337
第四节 沿一测线从船上测一角以定测点位置法 339
第五节 从岸上同时测二角以定测点位置法 340
第六节 从船上同时测二角以定测点位置法 340
第七节 用照距法以定测点位置法 342
第八节 用固定测线之交点以定测点位置法 343
第九节 用绳横过河面以定测点位置法 343
第十节 测得深度之改正 344
第六章 等深线之画法 344
第七章 土方之算法 345
第一节 就地计算法 345
第二节 装船计算法 347
第八章 测定湖水之容量 347
第一节 等深线法 348
第二节 纵断面法 348
第九章 流速 349
第一节 浮标测法 349
第二节 流速计测法 354
第十章 流量 359
第一节 用浮标测法定流量 359
第二节 用流速计测法定流量 362
第三节 浮标测法与流速计测法之比较 365
第四节 洪水期内施测流量 367
第五节 冰冻期内施测流量 368
第六节 潮水河施测流量 369
第七节 流量曲线 371
第八节 用水面斜坡法测流量 374
第十一章 河流挟沙量 376
第十二章 雨量及蒸发量 376
第一节 两量 376
第二节 蒸发量 377
第十三篇 差误之研究 379
第一章 精密水准测量 379
第一节 水准差误之原因及其消弥法 380
第二节 精密水准所用之仪器 381
第三节 精密水准测法 383
第四节 精密水准仪之矫正 384
第二章 距离及角度之差误 387
第一节 准确价值 387
第二节 近似差误 388
第三节 水准差误 390
第三章 用照距法测导线之差误 392
第一节 水平距离之完闭差误 392
第二节 测站高度之完闭差误 392
第十四篇 子午线及经纬度之测量 395
第一章 总论 395
第一节 天球 395
第二节 天球之视动 396
第三节 地球旋转及四季之分 397
第四节 太阳之视位 399
第二章 定义 399
第三章 天极高度与观测点纬度之关系 402
笫四章 时间 403
第一节 恒星时 403
第二节 视太阳时 403
第三节 平均太阳时 404
第四节 地方时 404
第五节 标准时 405
第六节 天文日与俗用日 405
第七节 恒星时与太阳时之关系 406
第五章 用观日镜测定子午线法 407
第一节 观日镜之构造 407
第二节 用观日镜测子午线法 408
第三节 太阳赤纬之计算 410
第四节 时差 413
第五节 求折光改正数之又法 414
第六章 用观日镜测定纬度法 415
第七章 观测太阳高度以定子午线法 416
第一节 单高测法 416
第二节 等高测法 420
第八章 测视正午时太阳高度以定纬度法 424
第九章 测定经度法 426
第十章 观测北极星定真子午线及纬度法 426
第一节 北极星 426
第二节 北极星之识别 428
第三节 极星在偏子午位时子午线之测法 429
第四节 极星在子年位时子午线之测法 429
第五节 极星在任何位置子午线之测法 430
第六节 纬度测法 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