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1
1.1 关于题目 1
1.1.1 选题 1
1.1.2 研究目的 1
1.1.3 研究意义 2
1.1.4 概念界定 2
1.1.5 研究范围 4
1.1.6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8
1.2 “流域综合发展”研究与“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11
1.2.1 关于“流域综合发展” 11
1.2.2 “流域综合发展”研究内容构想 12
1.2.3 关于“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13
1.2.4 “山地流域”研究的特定环境类型 14
1.3 国内外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的相关研究述评 16
1.3.1 国外的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16
1.3.2 国外流域开发与管理法规 17
1.3.3 国内的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18
1.3.4 国内的流域规划与管理法规 20
1.3.5 前沿课题与研究方法小结 20
1.4 乌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的相关研究述评 21
1.4.1 三峡工程论证时期的研究 21
1.4.2 三峡工程建设定论后的研究 22
1.5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23
1.5.1 关键问题 23
1.5.2 研究方法 23
1.5.3 研究框架 27
2 乌江流域人居环境的历史发展过程 28
2.1 早期聚居形态 29
2.1 1 原始聚居形态 29
2.1.2 历史建置变迁 30
2.1.3 聚居布局与自然环境之关系 35
2.2 早期聚居文化 37
2.2.1 部族分布及其聚居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37
2.2.2 影响聚居文化空间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 38
2.2.3 地理障碍的影响 39
2.2.4 资源开发的影响 40
2.3 明清时期的开发建设 42
2.3.1 行政建置变迁 42
2.3.2 人口结构变迁 44
2.3.3 区域交通与城镇布局 45
2.3.4 经济发展与城镇形态 47
2.3.5 军事布点与囤堡聚居 49
2.3.6 民族分布与村寨聚居 51
2.4 抗日战争时期的开发建设 52
2.4.1 抗日战争前夕 52
2.4.2 抗日战争爆发的影响 54
2.4.3 汽车交通与公路修建的影响 56
2.4.4 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影响 56
2.4.5 聚居形态变化特征小结 57
2.5 三线建设时期的开发建设 58
2.5.1 三线建设时期的大发展 58
2.5.2 三线建设时期的缺陷 59
2.6 历史的掠夺性建设及其现实警示 60
2.6.1 历史上开发行为的掠夺性 61
2.6.2 对掠夺性问题的历史评述 62
2.6.3 警示及思考 63
3 乌江流域人居环境的现状及问题调查 64
3.1 自然背景调查 64
3.1.1 自然资源禀赋 64
3.1.2 生态环境的自然演化趋势 70
3.1.3 人为建设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73
3.1.4 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78
3.2 区域发展背景调查 80
3.2.1 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特征 80
3.2.2 能源工程开发建设情况 83
3.2.3 乌江梯级开发对城镇发展的带动情况 85
3.2.4 重大交通设施建设情况 87
3.3 城镇化情况及城镇群体格局调查 89
3.3.1 城镇化的现状水平 89
3.3.2 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 90
3.3.3 重点城镇的发展指标与城镇竞争力 91
3.3.4 城镇群体空间分布及其组群关系 93
3.4 城镇空间形态类型与空间特征调查 95
3.4.1 城镇选址、总体形态与地形环境的类型关系 95
3.4.2 建筑空间特征 99
3.4.3 街道空间特征 101
3.4.4 广场空间特征 102
3.4.5 历史建筑遗存 104
3.5 乌江流域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108
3.5.1 问题的系统分析 108
3.5.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10
4 乌江流域的城镇化与城镇体系建构 111
4.1 乌江流域的综合发展与城镇化 111
4.1.1 综合发展的必要性 111
4.1.2 综合发展的可行性 112
4.1.3 国内外大河流域开发的经验借鉴 113
4.1.4 综合发展的基本思路 117
4.1.5 城镇化——乌江流域综合发展的必要途径 122
4.2 乌江流域的城镇化的基本问题 124
4.2.1 “城镇化”概念 124
4.2.2 城镇化的战略目标预测 125
4.2.3 城镇化动力的量化分析 126
4.2.4 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改善建议 129
4.2.5 城镇化模式的选择 131
4.3 乌江流域城镇化的两个特殊矛盾 131
4.3.1 土地需求与区域耕地占补平衡 131
4.3.2 非自愿移民的安置问题 133
4.4 乌江流域城镇体系研究的综合关系 134
4.4.1 与现行城镇体系规划的关系 134
4.4.2 在全国城镇体系中的定位 135
4.4.3 与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36
4.5 对乌江流域城镇体系建构的思考 137
4.5.1 区域协调问题 137
4.5.2 建构区域发展极核的思路 140
4.5.3 区域空间开发管制 142
4.5.4 空间格局图示 145
4.5.5 规模结构调控 146
4.5.6 职能组合结构 151
5 乌江流域城市的形态扩展及其规划调控 152
5.1 山地城市的结构形态及其扩展模式 152
5.1.1 结构形态的基本类型 152
5.1.2 形态扩展的典型模式 153
5.2 乌江流域城市结构形态变迁的典型类型分析 155
5.2.1 小城镇:龚滩镇交通条件变化导致城市形态几度变迁 156
5.2.2 中等城市:遵义市围绕凤凰山发展成为环形绿心城市 157
5.2.3 特大城市:贵阳市摆脱岩溶盆地局限扩展卫星组团 158
5.3 当前乌江流域城市形态扩展的动力机制综合分析 160
5.3.1 形态扩展的内因 160
5.3.2 形态扩展的外因 161
5.3.3 形态扩展的导向 161
5.3.4 形态扩展中的结构转型 162
5.4 乌江流域城市形态扩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164
5.4.1 喀斯特山地用地条件的局限 164
5.4.2 城市水资源利用条件的限制 165
5.4.3 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问题制约 166
5.5 乌江流域城市形态的规划案例研究 166
5.5.1 簇群城市形态的塑造——以龚滩古镇规划为例 166
5.5.2 山地城市的道路规划布局——以彭水县城规划为例 172
5.5.3 城市历史遗产的保护——以龙潭古镇规划为例 175
5.5.4 针对山地城市防灾的城市形态调控——以武隆县城规划为例 178
5.5.5 资源短缺型城市形态的调控——以贵阳市为例 182
6 乌江流域的人居环境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187
6.1 人居环境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187
6.1.1 应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187
6.1.2 科学的建设方法有益于生态环境保护 189
6.2 生态环境保护的系统框架建构 190
6.2.1 系统框架构成设想 190
6.2.2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子系统 193
6.2.3 生态保护决策子系统 195
6.3 区域生态格局优化构想 197
6.3.1 森林防护体系建设 197
6.3.2 河流景观生态格局优化 199
6.3.3 农地景观生态格局的改善 201
6.3.4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建构思路 203
6.4 城市与矿区建设的生态规划与设计方法 207
6.4.1 基于地域生态建设经验的城市布局要点 207
6.4.2 绿地系统规划中的景观生态格局优化构想 208
6.4.3 城市河流的整治 216
6.4.4 以雨水利用促进城市水循环改善 224
6.4.5 工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 228
7 结论 231
参考文献 236
致谢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