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一、民族团结概念的提出 2
二、中国民族团结问题研究动态 6
三、研究中国民族团结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13
四、中国民族团结研究方法论 18
第二章 民族团结理论的相关链接 26
一、经典作家对民族团结问题的理论观照 26
二、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民族团结的口号 28
三、党的三代领导集体论民族团结 37
四、小结 51
第三章 民族团结理论的建构 53
一、理论的定义 53
二、民族团结的概念 57
三、民族团结的内涵 59
第四章 中国民族团结发展的历史轨迹 67
一、起点:先秦的民族互动过程 67
二、第一次大整合:秦汉的民族互动过程 74
三、第一次大冲突: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互动过程 88
四、第二次大整合:隋唐的民族互动过程 99
五、第二次大冲突:五代十国及宋辽夏金的民族互动过程 117
六、第三次大整合:元明清的民族互动过程 128
七、走向民族团结:中华民国的民族互动过程 146
八、中国民族团结的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族互动过程 162
第五章 中国民族团结的现状 190
一、友好合作:和谐境界之一 190
二、平等互助:和谐境界之二 215
三、相互适应:和谐境界之三 237
四、互动和整合还在进行之中 248
第六章 中国民族团结的特点 267
一、中国民族团结的多元性 267
二、中国民族团结的立体性 268
三、中国民族团结的周期性 270
四、中国民族团结的整合性 270
五、中国民族团结的螺旋性 271
第七章 中国民族团结的类型 273
一、划分中国民族团结类型的历史依据 273
二、中国民族团结类型的理论观照 284
三、从磨合到整合类型:以广西为例 292
四、从冲突到整合类型:以新疆为例 315
五、从冲突和磨合到整合类型:以青海为例 359
第八章 中国民族团结原因分析 398
一、原因之一: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祖国凝聚力的作用 398
二、原因之二:中国各民族长期互动整合力的作用 412
三、原因之三:中华文化沉淀和升华内聚力的作用 418
四、原因之四:草原文化与农业文化结合亲和力的作用 423
五、原因之五:中国边疆对中央向心力的作用 437
六、原因之六:中国国家行政管理双轨制稳定力的作用 452
第九章 中国民族团结在世界民族关系中的地位 458
一、近代以来世界民族关系发展的走势 458
二、“9·11”事件后世界民族关系的格局明朗化 474
三、世界之中的中国:一个民族关系良性发展的范例 488
第十章 中国民族团结发展战略 494
一、关键: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495
二、核心:强化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 502
三、基石:确认中华民族的“国族”地位 504
第十一章 中国民族团结发展策略 513
一、领导层面:成立权威的中央民族工作领导小组 513
二、制度层面: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14
三、行政层面:规范中央政府与民族自治地方事权的划分 522
四、财政层面: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国际通用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525
五、金融层面:建立中国民族投资发展银行 528
六、人力资源层面:制定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移民政策 530
七、教育层面:制定优先加快民族教育发展的政策 532
八、干部层面:加强培养少数民族高级干部 534
九、民族观层面: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普及教育 536
十、中华民族认同层面:加强中华民族民族历史观教育 538
十一、沟通:中国民族团结发展策略的着眼点 540
第十二章 结论:民族团结是兴国之本 542
一、历史视野中的感悟 542
二、现实视野中的感悟 544
三、国际视野中的感悟 546
四、家和万事兴 548
参考文献 549
一、论文 549
二、著作 558
中国民族团结研究论文索引&徐桂兰编 568
后记 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