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黄帝内经》的成书及其沿革 1
一、《内经》的学术地位 1
二、《内经》的成书年代及作者 3
三、《内经》的名义 4
四、《内经》的流传沿革 7
第二章 《黄帝内经》的学术体系 10
一、《内经》学术体系的结构内涵 10
二、《内经》学术体系的特征 15
三、历代研究略况 17
第三章 《黄帝内经》解剖学知识及其意义 31
一、通过解剖认识人体大体结构 31
二、运用解剖知识认识五体 32
三、运用解剖知识认识官窍 35
四、运用解剖知识建立“三焦”理论 37
五、运用解剖方法认识内脏关系 40
六、运用解剖知识发现内脏部分功能 41
第四章 《黄帝内经》以实践为基础构建医学理论 45
一、通过实践,发现并确定人体主要生命指征 46
二、通过实践,揭示生命奥秘 51
三、通过临床实践,探求治病规律及方法 55
第五章 《黄帝内经》古天文知识及其医学意义 67
一、宇宙形成观及其医学意义 67
二、宇宙结构观及其医学意义 69
三、天球宇宙结构观及其医学意义 70
四、对太阳运动的认识及其医学意义 71
五、对月亮运动的观察及其医学意义 73
六、对五星的认识及其医学意义 75
七、对二十八宿的认识及其医学意义 75
八、历法知识及其医学意义 77
九、五运六气历法及其医学意义 79
第六章 《黄帝内经》气象、地理知识及其医学意义 85
一、古气象学知识及其医学意义 85
二、古地理学知识及其医学意义 90
第七章 《黄帝内经》“数”及“数学”知识及其意义 94
一、运用数学语言和思维方式解释医学理论 94
二、应用“数”表达时空,论证脏腑气化功能 98
三、以数学模型建构中医理论框架 101
四、数学四则运算的应用 102
五、运用十进位制创建“同身尺寸度量法” 103
六、数值的运用 104
七、几何方法的应用 108
第八章 《黄帝内经》理论与诸子百家 110
一、《内经》与道家 111
二、《内经》与儒家 115
三、《内经》与法家 118
四、《内经》与墨家 120
五、《内经》与名家 121
六、《内经》与阴阳家 122
七、《内经》与杂家 123
八、《内经》与兵家 124
第九章 《黄帝内经》精气理论及其医学意义 128
一、精气概念的发生及其意义 128
二、气理论的建立及其意义 129
三、精理论的建立及其意义 136
第十章 《黄帝内经》阴阳理论及其医学意义 139
一、阴阳概念的发生及其意义 140
二、阴阳概念的内涵及其意义 140
三、事物的阴阳属性特征及其意义 141
四、阴阳互藏交感关系及其意义 145
五、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及其意义 147
六、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及其意义 148
七、阴阳相互消长关系及其意义 149
八、阴阳转化关系及其意义 151
九、阴阳协调平衡关系及其意义 152
第十一章 《黄帝内经》五行理论及其医学意义 154
一、五行概念的发生及其意义 154
二、五行特性的抽象及其意义 155
三、事物五行属性归类及其意义 157
四、五行生克制化关系及其意义 159
第十二章 《黄帝内经》生命整体观 169
一、整体生理观 169
二、整体病理观 175
三、整体诊治观 177
四、整体医学模式观 179
第十三章 《黄帝内经》人体生命观 181
一、生命的起源 181
二、生命的基础 183
三、生命的过程 190
四、生命的特征 192
第十四章 《黄帝内经》人体结构功能观 197
一、人体的整体结构 197
二、五脏系统结构及其功能 205
三、脑主神,心主神,心脑共主神 220
四、脏腑间的整体联系 222
第十五章 《黄帝内经》体质理论 235
一、体质的概念 236
二、体质的构成 237
三、体质的特点 239
四、体质的形成 239
五、体质的分类 242
六、体质与疾病的关系 258
七、体质与疾病的诊治 259
第十六章 《黄帝内经》病因观 260
一、病因分类及其意义 261
二、认识病因的思维方法 261
三、六淫疫气概念及其理论的形成 263
四、情志致病理论的形成 276
五、饮食所伤致病理论的形成 280
六、过劳致病理论的形成 283
第十七章 《黄帝内经》病机观 286
一、发病机理的形成及其意义 286
二、基本病机理论的形成及其意义 293
第十八章 《黄帝内经》疾病观 305
一、疾病的相关概念 305
二、疾病的命名规律 306
三、疾病的分类 307
四、疾病的传变规律 311
五、论病举例 315
第十九章 《黄帝内经》诊病观 340
一、诊法原理的形成 340
二、诊病的基本要求 349
三、诊病的基本方法 350
第二十章 《黄帝内经》治疗观 357
一、治病的指导思想 357
二、治病的基本治则 359
三、常用的治病方法 369
四、常用的治疗手段 371
五、用药规律 377
第二十一章 《黄帝内经》养生观 382
一、养生的重要性 382
二、养生的理论基础 384
三、养生的基本原则 391
四、常用的养生方法 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