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物药剂学概述 1
一、基本概念 1
二、药物的体内过程 1
三、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 2
四、生物药剂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
第二章 口服药物的吸收 6
第一节 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 6
一、生物膜的结构、性质和生理功能 6
二、药物的跨膜转运 9
三、胃肠道的生理结构 12
第二节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13
一、消化系统因素 13
二、循环系统因素 16
三、疾病因素 17
第三节 药物理化性质对吸收的影响 18
一、药物的解离常数和脂溶性 18
二、溶出速率 20
三、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 22
第四节 剂型因素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23
一、剂型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23
二、制剂中添加剂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24
三、药物间及药物与辅料间的相互作用对吸收的影响 25
四、其他因素的影响 25
第五节 促进口服药物吸收的方法 26
一、提高药物溶出速率 26
二、加入口服吸收促进剂 27
三、其他促进药物吸收的方法 28
第六节 口服缓控释制剂研究进展 29
一、恒速释放 29
二、定时释放 30
三、定位释放 31
第七节 口服药物吸收的研究方法 32
一、在体肠回流法 32
二、肠襻法 33
三、分离肠黏膜法 33
四、外翻囊法 33
五、Caco-2细胞模型法 33
六、体内法 35
第三章 非口服给药的吸收 37
第一节 注射给药 37
一、注射给药的途径及吸收方式 37
二、注射给药吸收的影响因素 40
第二节 经皮给药 42
一、皮肤的基本生理结构与药物的转运 42
二、经皮给药吸收的影响因素 45
三、药物经皮吸收的研究方法 48
第三节 口腔黏膜给药 49
一、口腔黏膜结构特点及吸收过程 50
二、口腔黏膜给药吸收的影响因素 51
三、口腔黏膜给药的研究方法 53
第四节 鼻黏膜给药 54
一、鼻腔的结构与药物的吸收 55
二、鼻黏膜吸收的影响因素 56
三、鼻黏膜吸收的研究方法 59
第五节 直肠黏膜给药 60
一、直肠黏膜的解剖生理与吸收特点 61
二、直肠黏膜给药吸收的影响因素 62
第六节 阴道黏膜与子宫内给药 64
一、阴道黏膜给药 64
二、子宫内给药 66
第七节 肺部给药 67
一、呼吸器官的结构与生理特点 68
二、肺部药物吸收的影响因素 68
第八节 眼部用药 71
一、眼的结构特点与药物吸收 71
二、眼部药物吸收的影响因素 73
第四章 药物的分布 77
第一节 体内分布 77
一、药物化学结构与体内分布 78
二、药效与体内分布的关系 78
三、表观分布容积 79
四、药物的蓄积 80
第二节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 81
一、组织器官血流量 81
二、血管透过性 82
三、药物的理化性质及制剂因素 82
四、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 83
五、药物与组织的结合力 86
六、药物相互作用 87
第三节 药物经淋巴系统的转运 88
一、淋巴系统的生理特点 88
二、药物从组织液向淋巴系统的转运 89
三、药物从血液向淋巴系统的转运 89
四、药物从消化道向淋巴系统的转运 90
第四节 药物的红细胞转运 90
一、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90
二、红细胞对药物转运的影响 91
第五节 药物的脑内转运 91
一、血脑屏障 91
二、药物从血液向脑内的转运 92
三、药物从中枢神经系统的排出 93
第六节 药物经胎盘的转运 93
一、胎盘与胎儿的生理特征 93
二、药物经胎盘的转运 94
三、胎儿内的药物分布 94
第五章 药物代谢 96
第一节 概述 96
第二节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 97
一、药物代谢酶系统 97
二、药物在体内代谢的部位 98
第三节 药物代谢反应的类型 100
一、氧化反应 100
二、还原反应 102
三、水解作用 103
四、结合反应 104
第三节 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 107
一、生理因素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107
二、药物代谢酶的诱导和抑制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110
三、给药途径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111
四、给药剂量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112
五、药物的光学异构特性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112
第四节 药物代谢与药物设计 113
第六章 药物排泄 115
第一节 肾排泄 115
一、肾脏的结构与功能 116
二、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116
三、肾小管的重吸收 120
四、肾小管的主动分泌 123
五、肾清除率 124
第二节 胆汁排泄 125
一、药物胆汁排泄的过程 125
二、药物自胆汁排泄的影响因素 126
三、肠肝循环 127
第三节 其他排泄途径 128
一、唾液排泄 128
二、乳汁排泄 128
三、汗腺排泄 129
四、肺排泄 129
第七章 药物相互作用 131
第一节 药剂学相互作用 131
第二节 药动学相互作用 132
一、影响吸收的药物相互作用 133
二、影响分布的药物相互作用 138
三、影响代谢的药物相互作用 140
四、影响排泄的药物相互作用 146
第三节 药效学相互作用 148
一、协同作用 148
二、拮抗作用 148
第八章 药物动力学 150
第一节 药物动力学及其发展史 150
一、药物动力学的概念 150
二、药物动力学发展史 150
第二节 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152
一、研究内容 152
二、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153
第三节 药物动力学基本理论 155
一、药物动力学模型 155
二、药物在体内运动的速率论 156
三、药物动力学参数 157
第九章 一室模型 162
第一节 数学补充知识——拉普拉斯变换 162
第二节 一室模型静脉注射 163
一、模型的建立及其动力学特征 164
二、动力学参数的估算 165
三、代谢产物动力学 169
四、尿药浓度数据处理 171
五、肾清除率 175
第三节 一室模型静脉滴注 177
一、模型的建立及其动力学特征 177
二、稳态血药浓度 178
三、达稳态所需时间 179
四、药动学参数的估算 180
五、静脉注射加静脉滴注给药的动力学 182
第四节 一室模型血管外给药 183
一、模型的建立及其动力学特征 183
二、药动学参数的估算 185
三、尿药排泄数据 195
四、根据唾液药物浓度数据计算药动学参数 198
第十章 多室模型 200
第一节 二室模型静脉注射 201
一、模型的建立及动力学特征 201
二、动力学参数的估算 202
第二节 二室模型静脉滴注 206
一、模型的建立及动力学特征 206
二、动力学参数的估算 207
第三节 二室模型血管外给药 208
一、模型的建立及动力学特征 208
二、动力学参数的估算 209
三、Loo-Riegelman法测定吸收百分数 212
第三节 三室模型静脉注射 213
一、模型的建立及动力学特征 213
二、动力学参数的估算 213
第四节 单室及多室模型公式总结 214
一、单室模型 214
二、多室模型 216
第五节 房室模型的确定 216
一、最佳房室数确定准则 217
二、确定房室数的具体方法 217
第十一章 多剂量给药 221
第一节 一室模型 221
一、多剂量函数 221
二、血药浓度与时间关系式 222
三、稳态血药浓度 223
四、坪幅 225
五、达稳(坪)分数及达稳时间 225
六、累积因子 226
第二节 二室模型 227
一、血药浓度时间关系式 227
二、稳态血药浓度 227
第三节 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227
一、一室模型 228
二、二室模型 230
三、波动度 230
四、负荷剂量 231
五、最佳给药周期 232
第十二章 药动-药效结合模型 233
第一节 概述 233
第二节 药效学模型 233
一、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的关系 233
二、药效学模型分类 235
第三节 药动学与药效学结合模型 236
一、药动药效学研究的前提条件 237
二、药效的经时变化公式 237
三、药效持续时间 238
四、效应室的确定 238
五、一房室PK-PD模型 239
六、药动学和药效学参数的估算方法及其意义 241
第四节 药动药效结合模型研究进展 241
一、药效学滞后问题 241
二、药效模型选择问题 242
三、间接效应模型 242
四、耐受模型 242
第十三章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 244
第一节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 244
一、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特点 245
二、非线性药物动力学方程 245
三、非线性药物血药浓度和时间的关系 246
四、米氏方程的参数估算方法 247
第二节 非线性动力学药动参数估算 248
一、清除率 248
二、半衰期 248
三、曲线下面积 249
四、稳态血药浓度 249
第三节 药物在体内的非线性过程 249
一、非线性药物消除的个体化给药 249
二、对非线性吸收的研究 250
三、其他非线性过程 252
第十四章 非房室模型的统计矩分析 254
第一节 统计矩 254
一、零阶矩 255
二、一阶矩 255
三、二阶矩 256
第二节 药动学参数的估算 256
一、生物利用度 256
二、清除率 257
三、半衰期 257
四、稳态表观分布容积 258
五、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259
六、预估达稳态所需时间 259
七、代谢分数 259
八、尿排泄速率-时间曲线的矩量 259
第三节 统计矩原理在生物药剂学研究中的应用 260
一、释放动力学 260
二、吸收动力学 261
第十五章 临床给药方案设计与治疗药物监测 263
第一节 给药方案设计 263
一、临床给药途径的选择 263
二、临床给药方案设计 264
三、半衰期和给药方案设计 265
四、根据平均稳态血药浓度设计给药方案 266
五、根据稳态血药浓度设计给药方案 267
五、根据药物的非线性动力学特点设计给药方案 269
六、实际应用中的给药方案 270
第二节 给药方案个体化 270
一、剂型的原因需要个体化给药 270
二、患者的原因需要个体化给药 271
三、药物相互作用需要个体化给药 273
第三节 治疗药物监测 274
一、治疗药物监测的药物测定 274
二、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情况 276
三、治疗药物监测在个体化给药及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277
四、治疗药物监测举例 279
第十六章 群体药物动力学 284
第一节 群体药物动力学概述 284
一、群体药物动力学的定义与研究目的 284
二、群体药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步骤 285
三、群体药动学的应用 285
四、群体药动学数据分析研究的基本方法 287
五、群体药动学参数及主要意义 288
六、群体药动学的优点和缺点 288
第二节 群体药动学的试验设计与数据收集 289
一、群体药动学试验设计 289
二、群体药动学数据的收集 290
第三节 群体药动学的应用实例 291
一、NONMEN法估算群体药动学参数的基本步骤 291
二、NONMEN法估算群体药动学参数的应用实例1 292
三、NONMEN法估算群体药动学参数的应用实例2 293
第十七章 时间药动学 300
第一节 概述 300
一、生物节律和时间生物学 300
二、时间药物动力学研究内容 301
三、时间药物动力学的临床意义 302
第二节 药物转运的时间节律 303
一、吸收 303
二、分布 306
第三节 药物生物转化的时间节律 309
一、肝血流量的昼夜节律 309
二、肝药酶的昼夜节律 310
第四节 药物在体内排泄的时间节律 311
一、肾血流量的昼夜节律变化 311
二、尿液pH值的昼夜节律变化 312
第五节 药物动力学参数的时间节律变化 312
一、常见主要药物的药物动力学参数的时间节律变化表 312
二、药物动力学参数的时间节律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315
三、药物动力学参数时间节律变化的影响因素 316
第十八章 药物动力学在创新药物研究中的作用 321
第一节 临床前药物动力学研究 321
一、目的和意义 321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322
三、生物样品分析测定方法及要求 327
第二节 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 331
一、新药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内容 331
二、新药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 331
三、试验设计要点 331
第三节 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研究 333
一、生物利用度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333
二、生物利用度的基本概念 334
三、生物利用度研究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比较 334
四、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评价的主要参数 335
五、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方法 336
六、生物利用度研究的基本要求 339
七、生物等效性评价的统计学方法 341
第四节 药物动力学程序软件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