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经济制度、经济改革与发展战略 3
第一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3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 3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6
三、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与演变 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13
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14
四、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6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17
一、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7
二、兼顾公平与效率 19
三、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20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2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22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 26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27
第二章 发展理论与发展战略 29
第一节 过渡时期的发展理论与战略 29
一、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与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初步设想 29
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 30
第二节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与发展战略的初步探索 33
一、《论十大关系》与统筹发展理论 33
二、政府和党的工作重点转移与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目标的确立 35
三、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指导下的赶超型发展战略和四个现代化的战略发展目标 36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形成 38
一、“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确立 39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 39
三、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理论与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 41
第四节 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与发展战略的重大发展 45
一、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45
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47
三、以人为本,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 48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与发展战略的创新与完善 49
一、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 49
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 50
三、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 53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6
第三章 经济体制的改革与转型 59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演变 59
一、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和确立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 60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62
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3
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 65
第二节 中国的经济改革模式 67
一、经济转型的两种模式 67
二、中国经济转型模式的基本特点 68
三、现阶段中国的市场经济模式 70
第三节 经济改革的新阶段与新特点 72
一、经济改革面临的新形式和新任务 72
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的途径和方式 73
三、完善落实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体制保障 74
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75
五、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和转变政府职能 77
第二篇 经济体制 81
第四章 企业制度 81
第一节 国有企业 81
一、国有企业制度沿革 81
二、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内容 85
第二节 乡镇企业 93
一、乡镇企业发展阶段 93
二、乡镇企业困境与出路 96
第三节 私营企业 97
一、私营企业发展历程 98
二、私营企业现状及特点 99
第四节 外商投资企业 102
一、外商投资企业发展阶段 102
二、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103
第五章 市场体系 108
第一节 价格体系 108
一、中国价格改革的背景 108
二、中国价格改革的进程 109
第二节 商品市场的发育 112
一、商品市场格局的变化 112
二、商品市场体系的发展 113
三、商品市场体系的法规 116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 117
一、中国劳动力市场体制发展 117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 119
三、城市劳动力市场发育 121
第四节 金融市场 122
一、中国金融市场体系基本形成 122
二、中国货币市场的发展 124
三、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126
四、中国外汇市场的发展 129
五、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 131
第五节 市场秩序 133
一、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的要求 133
二、竞争秩序 134
三、市场监管 135
第六章 宏观管理体制 139
第一节 政府职能 139
一、政府职能的历史沿革 139
二、政府机构改革 141
第二节 国家计划和计划体制 142
一、国家计划和计划体系 142
二、计划体制的形成和演变 143
三、“十一五”规划的基本思路 146
第三节 财政体制 147
一、传统的财政体制 147
二、财政体制改革 148
第四节 金融体制 153
一、计划经济时期“大一统”金融体制 153
二、金融体制改革 153
第七章 当代中国社会保障制度 162
第一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162
一、我国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及特点 162
二、社会保障改革与探索阶段 165
第二节 当代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状况与政策 167
一、关于社会保险 167
二、关于社会福利 174
三、关于优抚安置 175
四、关于社会救助 176
五、关于农村社会保障 177
第三节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178
一、社会保障法制化进程缓慢 178
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179
三、社会保障责任划分不清 179
四、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不健全 180
五、社会保障覆盖面窄,保障资金供应不足 180
六、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存在较大风险 181
第八章 农村经济体制 184
第一节 农村土地制度 184
一、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土地制度 185
二、改革开放后的农村土地制度 189
第二节 农村粮食流通体制 194
一、1978—1984年,农村粮食流通市场调节初露端倪 194
二、1984—1993年,“双轨制”实施和市场的逐步放开 195
三、1994—1997年,粮食市场管理的加强 196
四、1998年至今,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深化 197
第三节 农村财税体制 199
一、县乡财政体制的历史演变 199
二、农村税费改革 203
第四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8
一、2000—2005年,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铺路 208
二、2005—2007年,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210
三、新农村建设给农民带来的实惠 212
第三篇 经济发展 217
第九章 工业化、信息化和城市化 217
第一节 工业化 217
一、建国后中国工业化的发展 217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的发展 220
三、以信息化进行传统工业改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26
第二节 信息化 227
一、信息化的定义及其在我国的深化 227
二、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基本过程 229
三、中国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232
四、中国农村信息化的发展过程及其现状分析 233
第三节 产业结构 235
一、产业结构的概念 235
二、中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过程 236
三、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38
第四节 城市化 240
一、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240
二、进一步推进中国城市化要解决的问题 244
三、对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比较和展望 249
第十章 科技发展 253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科技发展 253
一、中国科技发展的总体状况 254
二、中国科技发展的国际比较 259
第二节 中国科技体制的改革历程 266
一、科技体制改革的探索和实施阶段(1978—1992年) 266
二、科技体制改革的结构性调整阶段(1993—1998年) 268
三、科技体制改革的战略深化阶段(1998—2005年) 269
四、科技体制改革创新发展的新阶段(2006年至今) 270
第三节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 271
一、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定义及其建设重点 271
二、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创新政策 273
第十一章 人口与就业 280
第一节 人口结构与质量 280
一、中国人口的结构分布 280
二、中国人口质量 288
第二节 中国就业状况与特征 293
一、中国就业的基本情况 294
二、改革以来中国就业的结构特征与变化趋势 297
第三节 人口与就业政策 311
一、中国的人口政策 312
二、中国的就业政策 316
第十二章 资源与环境 324
第一节 中国资源利用现状 324
一、中国资源的总体态势 324
二、中国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325
第二节 主要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问题 328
一、水资源 328
二、煤炭 330
三、铁矿石与钢铁 333
四、石油 334
第三节 中国面临的环境状况及问题 337
一、中国环境污染防治取得的进展 337
二、中国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340
第四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43
一、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344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346
三、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347
四、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 348
第十三章 收入与消费 351
第一节 收入和消费概述 351
第二节 我国收入和消费模式的变迁 353
第三节 我国居民收入状况 356
一、居民收入 356
二、居民储蓄 358
三、收入分配差距 359
四、收入的城乡差异 361
五、收入的地区差异 362
第四节 我国居民的消费状况 363
一、消费水平 363
二、生活质量 365
三、消费结构 369
四、消费的城乡差异 375
五、消费的地区差异 380
第五节 结束语 381
第十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382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382
一、改革开放之前的区域发展战略 382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经济战略 384
第二节 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战略 388
一、东部优先发展 388
二、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区的设立 389
第三节 西部大开发战略 392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 392
二、近年来西部大开发的成果 394
三、“十一五”期间西部地区开发的重点工作 396
第四节 振兴东北老工业区 398
一、振兴东北老工业区的政策 398
二、“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工作 400
第五节 中部崛起和区域协调发展 402
一、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 402
二、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405
第十五章 经济增长 408
第一节 我国的经济增长概况 408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概况(1949—1978年) 408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增长概况(1979年至今) 412
第二节 我国经济增长的结构 416
一、三次产业结构概况 417
二、投资需求 427
三、消费需求 431
四、出口需求 435
第三节 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 438
一、经济增长方式 438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 438
三、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与方针 441
第四节 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444
第四篇 对外经济 449
第十六章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对外开放 449
第一节 对外开放的政策演变和意义 449
一、传统体制下的对外经济关系 449
二、对外开放政策的提出和发展 452
三、对外开放的历程和成就 454
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方针 459
第二节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461
第三节 利用外资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464
第四节 推进“走出去”战略 467
第五节 对外开放与经济安全 470
一、经济安全的内涵与表现 470
二、应对经济安全问题的原则与策略 471
第十七章 对外贸易 475
第一节 中国对外贸易概述 475
一、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475
二、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 477
三、国际贸易市场向多元化发展 478
四、灵活多样的贸易方式拓展了对外贸易领域 478
第二节 中国对外贸易体制与政策 479
一、中国对外贸易体制 479
二、中国对外贸易政策 481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482
第三节 中美经贸关系 484
一、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 484
二、中美经贸关系的特点 485
三、中美经贸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486
四、入世后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及展望 487
第四节 中日经贸关系 489
一、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与演变 490
二、中日经贸中存在的问题 491
三、中日经贸发展的展望 492
第五节 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 493
一、中国与欧盟经贸发展的特点 494
二、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发展展望 494
第六节 中国与东亚主要国家(地区)经贸关系 496
一、中国与韩国的经贸关系 496
二、中国大陆与港、台的经贸关系 498
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500
第十八章 国际投资 504
第一节 中国国际投资概况 504
一、中国利用外资 504
二、中国对外投资 507
第二节 外商直接投资 508
一、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 508
二、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结构 509
三、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 510
四、外商直接投资的资金来源 511
五、外商直接投资的投资方式 512
第三节 对外借款及其他 514
一、对外借款 514
二、中国外商其他投资 516
第四节 跨国公司在中国 517
一、跨国公司在华发展迅速 518
二、跨国公司加大在华的研发力度 518
三、投资管理出现新变化 519
四、跨国并购显著增加 519
第五节 中国对外投资 520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 520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 521
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 522
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 524
第六节 中国国际投资战略与政策 524
一、利用外资与中国经济 524
二、实施“走出去”战略 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