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总论 1
第一章 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 1
一、起源 1
二、形成 2
三、发展 2
四、成熟 3
第二章 中医外科范围和疾病命名及分类 6
第一节 中医外科范围 6
第二节 中医外科疾病的命名 7
第三节 中医外科疾病的分类 7
第三章 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9
第一节 中医外科疾病的致病原因 9
一、外感六淫 9
二、外来伤害 10
三、感受特殊之毒 10
四、饮食不节 11
五、情志内伤 11
六、劳伤虚损 11
第二节 中医外科疾病的发病机理 12
一、外科疾病与气血的关系 12
二、外科疾病与脏腑的关系 13
三、外科疾病与经络的关系 13
第四章 中医外科疾病的辨证 15
第一节 诊法 15
一、望诊 15
二、闻诊 16
三、问诊 17
四、切诊 19
第二节 辨阴证阳证 20
第三节 辨局部常见症状 21
一、辨肿 21
二、辨痛 22
三、辨痒 23
四、辨脓 24
五、辨麻木 26
六、辨溃疡 26
第四节 辨经络部位 27
一、人体各部所属经络 27
二、经络辨证的应用 27
第五节 辨善恶顺逆 28
一、善证、顺证 28
二、恶证、逆证 28
第五章 中医外科疾病的治法 30
第一节 内治法 30
一、内治法的三个总则 30
二、内治法的具体应用 31
第二节 外治法 37
一、药物疗法 37
二、手术疗法 42
三、其他疗法 45
第六章 中医外科调护 51
第一节 一般护理 51
一、一般要求 51
二、特殊要求 52
三、情志护理 52
第二节 饮食护理 53
一、一般要求 53
二、特殊要求 53
三、药食宜忌 53
四、食物搭配 54
下篇 各论 55
第七章 疮疡 55
第一节 概述 55
第二节 痈 64
第三节 有头疽 73
第四节 发 80
第五节 疔 87
第六节 疖 101
第七节 丹毒 104
第八节 附骨疽 108
第九节 流注 111
第十节 流痰 115
第十一节 瘰疬 120
第十二节 褥疮 123
第八章 乳房疾病 126
第一节 概述 126
第二节 乳头破碎 131
第三节 外吹乳痈 133
第四节 乳核 137
第五节 乳癖 139
第六节 乳漏 142
第七节 乳疬 144
第八节 乳痨 147
第九节 乳岩 149
第九章 皮肤及性传播疾病 156
第一节 概述 156
第二节 热疮 171
第三节 蛇串疮 174
第四节 疣 177
第五节 黄水疮 181
第六节 癣 184
第七节 疥疮 189
第八节 虫咬皮炎 192
第九节 接触性皮炎 194
第十节 稻田皮炎 196
第十一节 湿疮 198
第十二节 药毒 202
第十三节 瘾疹 206
第十四节 牛皮癣 208
第十五节 风瘙痒 211
第十六节 白? 213
第十七节 白驳风 217
第十八节 风热疮 220
第十九节 面游风 222
第二十节 油风 224
第二十一节 粉刺 226
第二十二节 红蝴蝶疮 229
第二十三节 淋病 233
第二十四节 尖锐湿疣 240
第二十五节 艾滋病 242
第十章 肛门直肠疾病 247
第一节 概述 247
第二节 痔 258
第三节 肛裂 269
第四节 肛痈 272
第五节 肛瘘 277
第六节 脱肛 282
第七节 直肠息肉 287
第八节 肛管直肠癌 289
第十一章 泌尿男性疾病 293
第一节 子痰 293
第二节 子痈 295
第三节 水疝 298
第四节 囊痈 300
第五节 慢性前列腺炎 302
第六节 前列腺增生症 305
第七节 血精 308
第十二章 瘿 310
第一节 概述 310
第二节 气瘿 313
第三节 肉瘿 315
第四节 瘿痈 317
第五节 石瘿 318
第十三章 周围血管疾病 321
第一节 股肿 321
第二节 筋瘤 324
第三节 脱疽 326
第四节 血栓性浅静脉炎 330
第五节 臁疮 331
第十四章 其他外科疾病 334
第一节 冻疮 334
第二节 烧伤 338
第三节 毒蛇咬伤 344
第四节 破伤风 352
第五节 肠痈 357
附录 方剂名录 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