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第一节 什么是书法 1
一、书法的定义 1
二、书法的艺术特质 3
三、书法与写字的关系 4
第二节 为什么要学习书法 5
一、书法的功用和价值 6
二、学习书法的意义 7
第三节 怎样学习书法 8
一、基本要求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8
二、基本方法 10
第一章 书法工具概述 18
第一节 笔 18
一、毛笔的起源及发展 19
二、毛笔的分类及特点 20
三、毛笔的选用及保养 22
第二节 墨 23
一、墨的起源及发展 24
二、墨的分类及特点 25
三、墨的选用及保养 26
第三节 纸 26
一、纸的起源及发展 27
二、纸的分类及特点 28
三、纸的选用及保养 29
第四节 砚 29
一、砚的起源及发展 30
二、砚的分类及特点 31
三、砚的选用及保养 32
第五节 其他工具 33
第二章 书法发展简史 35
第一节 先秦 35
一、商和西周甲骨文 36
二、商和西周金文 37
三、史籀文 38
四、春秋战国金文 38
五、秦国《石鼓文》 39
六、春秋战国简牍帛书墨迹 39
第二节 秦 41
一、发展概况 41
二、小篆 42
三、秦隶 43
第三节 汉 43
一、发展概况 43
二、汉篆 44
三、西汉隶书 46
四、东汉隶书 46
五、草书和行、楷书 47
六、两汉书法家 47
第四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 48
一、三国 48
二、西晋 50
三、东晋、十六国 50
四、南北朝 54
第五节 隋唐五代 56
一、发展概况 56
二、隋至贞观 57
三、永徽至先天 58
四、开元至贞元 58
五、晚唐五代 59
第六节 宋辽金 60
一、发展概况 61
二、北宋前期 62
三、北宋中后期 62
四、南宋 63
五、辽金 64
第七节 元代 64
一、发展概况 64
二、主流书家 64
三、隐士书家 65
第八节 明 66
一、发展概况 66
二、初期 67
三、中期 67
四、晚期 68
第九节 清 69
一、发展概况 69
二、前期 71
三、中期 71
四、晚期 73
第十节 书学理论发展简史 74
一、最早的书学论著 74
二、书论的兴盛 75
三、书法理论研究的深入 76
四、书论著作的繁盛 77
五、元明的书学理论 78
六、书学的繁荣与发展 79
第三章 技法概述 81
第一节 笔法与墨法 81
一、概说 81
二、执笔法 82
三、运笔法(行笔法) 86
四、笔法 88
五、墨法 89
第二节 楷书 90
一、楷书概说 90
二、楷书的笔法特点 91
三、结字原则 98
四、楷书名家名迹 107
第三节 行书 127
一、行书概说 127
二、行书的学习要求 129
三、行书的学习技法 134
四、行书名家名迹 144
第四节 隶书 166
一、隶书概说 166
二、隶书的学习方法 169
三、隶书技法 170
四、隶书名家名迹 176
第五节 篆书 194
一、篆书概说 194
二、篆书的笔法特点 199
三、篆书名家名迹 209
第六节 草书 221
一、草书概说 221
二、草书(今草)技法 224
三、《草诀百韵歌》选句(图) 228
四、草书名家名迹 229
第七节 章法 239
一、正文 240
二、款识 242
三、钤印 246
四、传统幅式 246
第四章 硬笔技法 251
第一节 硬笔书法概说 251
一、硬笔书法的概念 251
二、硬笔书法的特点 251
三、硬笔书法的学习方法 252
第二节 硬笔工具 255
一、钢笔 255
二、圆珠笔 256
三、铅笔 257
四、其他硬笔 258
五、粉笔 259
第三节 楷书技法 262
一、笔画的写法 262
二、楷书的结字原则 265
三、楷书的结构形式 266
第四节 行书技法 268
一、笔画的写法 269
二、行书的结构与快写原则 271
第五节 其他书体 273
一、隶书 273
二、篆书 277
三、魏碑 280
四、草书 282
第六节 硬笔书法创作的美学原则 286
一、规范书写与个性书写 286
二、硬笔创作的美学原则 288
第五章 书法欣赏 296
第一节 书法欣赏的原则 296
一、与姊妹艺术相比较,书法艺术更具抽象性的特征 296
二、书法欣赏是再创造与再评价的过程 298
三、书法欣赏的模糊性特征 300
四、书法欣赏的情感特征 301
五、书法欣赏的共同美特征 302
第二节 书法欣赏的标准 302
一、理通、力遒—用笔美的欣赏 302
二、形美—结构美的欣赏 304
三、韵胜—书法意境美的欣赏 304
第三节 书法欣赏的内容 308
第四节 书法欣赏的形式 309
一、点画的欣赏 310
二、结构的欣赏 315
三、章法的欣赏 319
后记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