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3
第一章 中药品种概念 3
第一节 中药品种一般概念 3
第二节 中药品种数量概念 4
第三节 中药品种质量概念之一——正品 5
第四节 中药品种质量概念之二——地区习用品 7
第五节 中药品种质量概念之三——代用品 9
第六节 中药品种质量概念之四——伪品 13
第二章 药名与品种 22
第一节 药名概念 22
第二节 中药的同物异名 25
第三节 中药的同名异物 27
第四节 关于规范药名 29
第三章 古代本草论品种 36
第一节 论产地与品种 36
第二节 论道地药材品种 37
第三节 论“药之血脉(品种基原与亲缘关系) 38
第四节 论药之名与实 39
第五节 论品种的兴废与变迁 40
第六节 论辨别伪品 41
第四章 中药品种理论 43
第一节 品种发展观 43
第二节 品种基原观 45
第三节 品种优选观 49
第四节 品种性效观 51
第五节 品种整理研究 52
第五章 中药材品质评价 54
第一节 中药质量标准概念 54
第二节 中药品质评价现状 55
第三节 传统的中药材品质评价 61
第四节 中药材的成分含量测定 64
第五节 中药材质量标准化体系的发展趋势 67
第六章 影响中药材品质的因素 79
第一节 中药采集 79
第二节 药用部位 81
第三节 中药产地加工 83
第四节 中药炮制 86
第五节 中药材的纯净度 91
第六节 中药贮藏 92
第七章 中药药效 94
第一节 中药药效的基本概念 94
第二节 中药药效的基本特点 95
第三节 中药药效的历史沿革 99
第四节 中药药效的研究技术 101
第五节 中药品种品质与药效 104
各论 117
1.人参 117
2.三棱 134
3.土茯苓 139
4.土鳖虫 145
5.大青叶 149
6.大枣 156
7.大黄 162
8.大蓟 176
9.山豆根 180
10.山药 186
11.川贝母 194
12.川乌 205
13.川芎 213
14.女贞子 225
15.马兜铃 236
16.天花粉 242
17.天麻 247
18.木香 256
19.木通 262
20.五加皮 268
21.牛膝 276
22.升麻 284
23.丹参 290
24.巴戟天 302
25.水蛭 310
26.玉竹 314
27.甘草 321
28.艾叶 331
29.石决明 336
30.石斛 341
31.石菖蒲 349
32.龙胆 356
33.仙鹤草 363
34.白术 369
35.白芍 376
36.白芷 384
37.白附子 389
38.白鲜皮 393
39.冬虫夏草 397
40.冬葵果 406
41.半夏 409
42.地龙 419
43.地黄 425
44.地榆 438
45.百部 442
46.当归 447
47.肉桂 457
48.延胡索 463
49.防己 471
50.防风 480
51.麦冬 488
52.远志 496
53.赤芍 504
54.吴茱萸 515
55.牡丹皮 524
56.龟甲 531
57.辛夷 536
58.附子 544
59.鸡血藤 551
60.苦杏仁 556
61.苦参 561
62.板蓝根 567
63.郁李仁 572
64.郁金 577
65.昆布 583
66.败酱草 590
67.佩兰 595
68.金钱草 599
69.金银花 605
70.泽兰 613
71.贯众 618
72.细辛 625
73.茜草 640
74.茯苓 647
75.茵陈 658
76.厚朴 665
77.砂仁 673
78.骨碎补 680
79.钩藤 685
80.独活 692
81.姜黄 698
82.秦皮 706
83.秦艽 713
84.莪术 719
85.桔梗 725
86.桃仁 731
87.柴胡 736
88.党参 748
89.益母草 755
90.海桐皮 760
91.海藻 764
92.通草 769
93.桑寄生 775
94.黄芩 781
95.黄芪 791
96.黄连 802
97.黄柏 813
98.黄精 821
99.菟丝子 827
100.蛇床子 836
101.麻黄 845
102.旋覆花 854
103.淫羊藿 858
104.葛根 867
105.紫花地丁 874
106.紫草 879
107.藁本 886
108.蟾酥 893
药名与植、动物名索引 901
动、植物拉丁学名索引 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