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奠定中国革命胜利基础的井冈山斗争 1
第一节 逼上井冈山 2
一 大革命的失败 3
二 反抗与挫折 13
三 毛泽东的抉择 22
第二节 星火燎原 31
一 点燃星星之火 31
二 发展工农武装割据 39
三 坚持湘赣边界 46
四 进军赣南闽西 55
五 十万工农下吉安 65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摇篮 75
一 复兴中国革命的榜样 75
二 聚集革命力量的主阵地 82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篇之作 89
第2章 井冈山精神的科学内涵 104
第一节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精神 105
一 中国革命要走自己的路 105
二 开创新的革命大本营 111
三 “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 118
四 “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124
第二节 坚定信念、矢志不移的精神 127
一 毛泽东对“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回答 128
二 朱德的“这是中国的1905年”的判断 131
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科学预言的提出 134
四 党和人民坚信“星火燎原”的客观依据 138
第三节 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 143
一 困难“有时真是到了极度” 144
二 “好在苦惯了” 148
三 自力更生渡难关 151
四 民主主义的大熔炉 156
第四节 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 160
一 火线上的殊死拼搏 160
二 用鲜血和生命塑造的悲壮丰碑 163
三 巾帼英雄的壮丽画卷 167
四 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 171
第五节 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精神 174
一 “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 174
二 众志成城反“会剿” 181
三 秋毫无犯的群众纪律 186
四 党政军民鱼水情深 190
第3章 井冈山精神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195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是井冈山精神的理论基础 196
一 国际共产主义大潮激荡 196
二 五四运动与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01
三 把马列主义写在党的旗帜上 205
第二节 中华民族精神是井冈山精神的文化渊源 212
一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哺育 212
二 农民革命精神的滋养 219
三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 223
四 中华民族精神的特色和核心 228
第三节 党的早期革命斗争是井冈山精神的实际基础 232
一 灾难深重的近代中国 232
二 鲜明的革命时代印记 237
三 “赣水那边江一角” 246
第4章 井冈山精神源远流长 251
第一节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源头 251
一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总定位 252
二 党的领导核心论革命精神 258
三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源头 268
第二节 井冈山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的丰富和发展 274
一 苏区精神 275
二 长征精神 279
三 延安精神 283
四 西柏坡精神 287
第三节 井冈山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丰富和发展 289
一 “解放初期的精神” 290
二 “六十年代初期克服困难的精神” 293
三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改革创新精神 298
第5章 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 313
第一节 党中央领导核心倡导井冈山精神 314
一 毛泽东:井冈山的革命精神不要丢了 314
二 邓小平:井冈山的精神是宝贵的,应当发扬 318
三 江泽民:继承和发扬光荣的井冈山革命传统 322
四 胡锦涛:让井冈山精神大力发扬起来 324
第二节 井冈山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327
一 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思想根基和精神依托 327
二 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 330
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32
四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335
五 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 338
第三节 井冈山精神与党的先进性建设 341
一 党的先进性建设伟大工程在井冈山奠基 342
二 着重从思想上建党 345
三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 348
后记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