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绿色建筑及其评估体系的发展现状 1
1.1 绿色建筑的内涵 1
1.1.1 绿色建筑的社会性 1
1.1.2 绿色建筑的技术性 1
1.1.3 绿色建筑的经济性 2
1.2 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背景 3
1.2.1 世界绿色建筑发展简史 3
1.2.2 中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原因 4
1.2.3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历程简要回顾 8
1.3 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9
1.3.1 观念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9
1.3.2 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7
1.3.3 制度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3
1.4 中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发展现状 30
1.4.1 《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 32
1.4.2 《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 39
1.4.3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44
1.4.4 不同群体在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的互动机制 54
1.5 中国台湾的绿建筑发展 55
1.5.1 从建筑省能到绿建筑 56
1.5.2 建筑技术规则绿建筑专章 61
1.5.3 台湾绿建筑标章评估体系形成与发展 67
1.5.4 案例介绍 84
1.5.5 市场应用状况 88
1.5.6 教育推广 89
1.5.7 结语 92
1.6 我国香港地区HK-BEAM体系简介 93
本章参考文献 95
2 美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详解 96
2.1 美国绿色建筑的发展 98
2.1.1 绿色建筑设计 98
2.1.2 为什么要采用绿色设计? 98
2.1.3 美国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 99
2.2 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和LEED评估体系 100
2.2.1 关于美国绿色建筑协会 100
2.2.2 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与LEED的发展简史 101
2.2.3 LEED的使命、远景及其“市场转型”策略 102
2.2.4 LEED产品家族 105
2.2.5 美国绿色建筑协会的运作体系 106
2.3 LEED评估方法剖析 107
2.3.1 6个LEED评估体系的概况 107
2.3.2 LEED评估体系结构和特点 115
2.3.3 LEED评估认证和实施的技术支撑体系 117
2.4 LEED-NC/LEED-EB/LEED-CS/LEED-CI评估体系分析 124
2.4.1 LEED-NC架构分析 125
2.4.2 LEED-NC的持续改进(从2.0版本、2.1版本到2.2版本) 126
2.4.3 LEED在线项目管理平台(LEED Online) 130
2.4.4 强调建筑营运管理的LEED for Existing Building评估 133
2.4.5 业主与租户共同发展:LEED-CI和LEED-CS体系介绍 135
2.5 LEED评估案例分析 137
2.5.1 EAC项目简介 137
2.5.2 LEED-CS认证的实施过程 137
2.5.3 LEED认证实施体验 141
2.6 LEED评估体系的未来 145
3 英国BREEAM体系发展与案例介绍 148
3.1 BREEAM体系的产生背景 152
3.1.1 英国的环境问题 152
3.1.2 英国的环境政策 153
3.2 BREEAM体系的发展历程 153
3.2.1 建构思路 153
3.2.2 发展过程 154
3.2.3 发展特点 155
3.3 BREEAM体系与生态积分 156
3.4 BREEAM体系的版本介绍 156
3.4.1 BREEAM体系办公版本 157
3.4.2 BREEAM体系住宅版本 161
3.5 BREEAM体系的评估案例 165
3.5.1 办公案例 165
3.5.2 住宅案例 170
3.5.3 校园案例 173
3.6 BREEAM体系的执行与操作 173
3.6.1 BREEAM体系的评分 173
3.6.2 BREEAM体系的执行 174
3.6.3 BREEAM体系的操作 174
3.7 BREEAM体系的市场认可与推广 175
3.7.1 市场认可度 175
3.7.2 继续推进的相关问题 176
3.8 对于BREEAM体系的几点思考 176
本章参考文献 177
4 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CASBEE 178
4.1 产生背景 178
4.1.1 日本国内产业背景 178
4.1.2 日本国内绿色建筑评估的历史及背景回顾 179
4.2 形成与发展 182
4.2.1 从生态效率到建筑环境效率 182
4.2.2 CASBEE系列工具 185
4.2.3 典型评价工具深入分析 187
4.3 执行与操作 195
4.4 评估案例 199
4.4.1 建筑概况 199
4.4.2 环境性能特征 200
4.4.3 评价结果 201
4.5 市场应用情况 201
4.5.1 CASBEE的日本特色 201
4.5.2 国内推广情况 203
本章参考文献 204
5 荷兰绿色建筑的发展过程 205
5.1 起源 209
5.2 荷兰的可持续建筑 209
5.3 荷兰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217
5.3.1 荷兰绿色建筑评估模型与工具 219
5.4 GreenCalc+详细介绍 221
5.4.1 GreenCalc+可以做什么 221
5.4.2 GreenCalc+开发背景与模块 221
5.4.3 绿色建筑发展目标 222
5.4.4 从环境影响到隐藏的环境费用 222
5.4.5 环境指数与其他指数 223
5.4.6 什么是参考建筑 224
5.4.7 什么是参考小区 225
5.4.8 20倍因子改善 225
5.4.9 GreenCale+软件结构简介 226
5.5 GreenCalc+案例 231
5.5.1 Roermond市税务局 231
5.5.2 Bemmel市住宅小区 231
5.5.3 既有建筑改造:水塔改造为住宅和办公楼 231
5.5.4 2040年:如何达到目标 232
5.6 GreenCalc+市场策略 234
5.7 荷兰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与历史发展借鉴 235
本章参考文献 236
6 澳大利亚绿色建筑评估体系NABERS 237
6.1 澳大利亚国家绿色建筑评估体系NABERS 237
6.1.1 澳大利亚绿色建筑理论及实践的发展历程 240
6.1.2 澳大利亚国家绿色建筑评估体系NABERS产生的背景 241
6.2 澳大利亚国家绿色建筑评估体系NABERS的内容(CONTENTS) 243
6.2.1 NABERS的不同版本和各自评估内容 243
6.2.2 NABERS的评估指标和权重 245
6.2.3 NABERS的评估结果和级别划分 249
6.2.4 NABERS在试行过程中的社会反馈和改进 261
6.2.5 NABERS的评估程序和市场运作 265
6.3 NABERS的评估案例(CASE STUDIES) 267
6.3.1 评估案例一:澳大利亚墨尔本中心大厦(Melbourne Central Tower) 267
6.3.2 评估案例二:澳大利亚墨尔本新市政厅办公楼 268
6.3.3 评估案例三:新西兰奥克兰市Landcare Research中心 272
6.4 结语(SUMMARY) 276
本章参考文献 276
7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绿色建筑评估 277
7.1 产生背景 277
7.2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优缺点 278
7.2.1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原理 278
7.2.2 生态足迹基本计算公式 279
7.2.3 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综合法与成分法 280
7.2.4 因子转化过程 281
7.2.5 生态足迹模型的优点 282
7.2.6 生态足迹模型的缺点 283
7.2.7 在绿色建筑评估中引入“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基本考量 283
7.3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在绿色建筑评估中的应用 284
7.3.1 生态承载力 285
7.3.2 如何用EF指标进行绿色建筑评估 286
7.3.3 实践案例 293
7.4 结语——有关两种评估方法的讨论 298
后记:聚拢一个圈子,形成一种信仰,分享一种生活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