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易”名义辨释 1
第一节 从文字学中看“易”字的本义 2
(一)《说文解字》中“易”字义 2
(二)甲骨文中“易”字义 4
第二节 易学中“易”字所指诸不同义 6
(一)易谓易之道 6
(二)易谓易之象 8
(三)易谓易之术 9
(四)易谓易之数 10
(五)易谓易之文 12
第二章 先秦易学的特色及其分期 13
第一节 先秦易学的特色 13
(一)因时乘变的哲学 13
(二)朴质实用的哲学 15
(三)赞颂生命的哲学 17
(四)鼓舞人性的哲学 20
第二节 先秦易学的分期 24
(一)第一期自伏羲氏画卦至周文王——符号易时期 26
(二)第二期自周文王演易至孔子——筮术易时期 29
(三)第三期自孔子赞易以下——儒门易时期 30
第三章 符号易时期 32
第一节 易学首圣伏羲氏 32
(一)姓氏与时代 33
(二)活动地区 35
(三)赫赫龙征 36
(四)远古文化之光 38
第二节 八卦的画成——太极、两仪、四象、八卦 39
第三节 八卦的取象——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45
第四节 八卦的名称——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48
第五节 八卦的排列——其一:?、?、?、?、?、?、?、?其二:?、?、?、?、?、?、?、? 51
第四章 筮术易时期 56
第一节 演易之圣周文王 56
(一)农业世家 56
(二)德化西陲 57
(三)羑里演易 58
(四)上古两大思想系统之融合者 60
第二节 筮术易兴起的历史背景 62
(一)筮术的前身:卜 62
(二)卜与筮的本质 65
(三)筮术易兴于殷周之际的原因 68
第三节 筮术易的创建 74
(一)重八卦为六十四卦 75
(二)作卦爻辞 80
(三)选用蓍策 85
(四)制订筮占法——七九八六之来源——阴阳老少之来源 88
(五)取“易”为名称——易名称之缘起——三易之差别 98
第四节 筮术易内容述要 102
(一)筮术中常见名词释义 102
(二)变占法则 105
(三)筮例类举(附:八) 109
(四)筮术易中四个基本观念 115
第五节 筮术易的衰微 130
(一)《连山》、《归藏》二易首遭淘汰 130
(二)由《左传》、《国语》中筮例看《周易》之衰 135
第五章 儒门易时期 140
第一节 赞易之圣孔子 140
(一)家世源流 140
(二)由礼进于仁 141
(三)道不行,退而修书 143
(四)中国文化之化身 145
第二节 由神道到人道 147
(一)西周初年人道思想之萌生 147
(二)东周以后人智大开 149
(三)卦爻辞与十翼在思想上的差别 152
(四)卦爻辞与十翼在文字上的差别 154
第三节 十翼概说 156
(一)《彖传》(上下) 157
(二)《象传》(上下) 161
(三)《系辞传》(上下) 164
(四)《文言传》 168
(五)《说卦传》 170
(六)《序卦传》 178
(七)《杂卦传》 181
第四节 易有三义 183
(一)易简 185
(二)变易 189
(三)不易 191
第五节 孔子与先秦易学思想体系之完成 193
(一)五十以学易与知天命 194
(二)论孔子纳易入儒门 196
(三)孔子对筮术易的处理 199
(四)先秦易学思想体系之完成 203
第六章 道家易 211
第一节 道家亦易家的老子其人 212
第二节 道家书亦易书的《老子》其书 216
第三节 道家易之玄学思想 222
第四节 道家易之尚坤德 229
第七章 孔、老以后的先秦易学 232
第一节 儒门易以守经义为务 234
第二节 道家易旁观以待变 237
第三节 筮术易得“秦火”而复兴 239
第四节 三支易学之瞩目于数术 243
本书主要参考书目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