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3
1 绪论 3
1.1 中医妇科学的定义与范围 3
1.2 中医妇科学的发展与妇科疾病的特点 3
1.3 学习中医妇科学的要求与方法 5
2 女性解剖生理特点 6
2.1 女性生殖器官解剖 6
2.1.1 女性外生殖器 6
2.1.2 女性内生殖器 7
2.2 月经的生理 8
2.2.1 月经产生的机理 9
2.2.2 月经周期的调节机理 11
2.2.3 绝经机理 12
2.3 妊娠与产育 12
2.3.1 受孕机理 12
2.3.2 妊娠生理 12
2.3.3 临产特征 12
2.3.4 产后及哺乳生理 13
3 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14
3.1 病因 14
3.1.1 寒、热、湿邪 14
3.1.2 内伤七情 15
3.1.3 生活失度 15
3.1.4 体质因素 15
3.2 病机 16
3.2.1 脏腑功能失常 16
3.2.2 气血失调 16
3.2.3 冲任督带损伤 17
4 妇科疾病诊断概要 18
4.1 四诊 18
4.1.1 问诊 18
4.1.2 望诊 18
4.1.3 闻诊 19
4.1.4 切诊 19
4.2 妇科疾病辨证要点 19
4.2.1 月经病辨证 19
4.2.2 带下病辨证 20
4.2.3 妊娠病辨证 20
4.2.4 产后病辨证 20
5 妇科疾病治法概要 21
5.1 内治法 21
5.1.1 调脏腑 21
5.1.2 调气血 23
5.1.3 调理冲任 24
5.1.4 调养胞宫与调控生殖轴 24
5.2 外治法 25
5.2.1 阴道纳药 25
5.2.2 熏洗 25
5.2.3 保留灌肠 25
5.2.4 贴敷 25
5.2.5 针灸 26
6 妇科疾病的预防与女性保健 27
6.1 青春期、月经期卫生 27
6.1.1 青春期卫生 27
6.1.2 月经期卫生 28
6.2 新婚期卫生 28
6.3 妊娠期、分娩及哺乳期卫生 28
6.3.1 妊娠期卫生 29
6.3.2 产褥期卫生 29
6.3.3 哺乳期卫生 30
6.4 中年期、绝经期卫生 30
6.4.1 中年期卫生 30
6.4.2 绝经期卫生 30
6.5 老年期卫生 31
各论 32
7 月经病 32
7.1 月经先期 32
7.2 月经后期 35
7.3 月经先后无定期 38
7.4 月经过多 40
7.5 月经过少 41
7.6 经期延长 44
7.7 痛经 45
7.8 经间期出血 49
7.9 闭经 51
7.10 崩漏 54
7.11 经行乳房胀痛 58
7.12 经行发热 60
7.13 经行头痛 61
7.14 经行身痛 63
7.15 经行泄泻 65
7.16 经行吐衄 66
7.17 经行口糜 68
7.18 经行风疹块 69
7.19 经行眩晕 71
7.20 经行浮肿 73
7.21 经行情志异常 75
7.22 绝经前后诸证 76
8 带下病 79
9 妊娠病 83
9.1 妊娠恶阻 83
9.2 妊娠腹痛 85
附:异位妊娠 87
9.3 胎漏、胎动不安 89
9.4 堕胎、小产 92
附:胎死不下 94
9.5 滑胎 95
9.6 胎萎不长 97
9.7 子肿 98
9.8 子晕 101
9.9 子痫 102
9.10 子烦 103
9.11 子嗽 105
9.12 子淋 106
9.13 妊娠小便不通 108
9.14 妊娠贫血 109
9.15 妊娠身痒 110
10 产后病 113
10.1 产后血晕 113
10.2 产后痉证 115
10.3 产后腹痛 116
10.4 产后发热 118
10.5 产后恶露不绝 120
10.6 产后大便难 122
10.7 产后排尿异常 123
10.8 产后自汗、盗汗 125
10.9 产后身痛 126
10.10 产褥期抑郁症 129
10.11 产后缺乳 131
10.12 产后乳汁自出 132
11 妇科杂病 134
11.1 癥瘕 134
11.2 妇人腹痛 137
11.3 不孕症 140
11.4 阴痒 144
11.5 阴疮 145
11.6 阴挺 147
11.7 脏躁 149
附录 方剂索引 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