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绪论:遵循着马克思的理论的道路 1
(一)确证论审美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总体 1
1.马克思主义理论总体的特征 1
2.确证论审美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总体 5
3.确证论审美学的基本内容 8
4.确证论与反映论 14
(二)确证论审美学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体系 21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两希”精神 21
2.确证论审美学的体系形态 24
3.确证论审美学的存在形态与材料根基 34
(三)确证论审美学的学科性质 36
(四)确证论审美学的现实主义基调 39
二、审美——确证论审美学的逻辑起点 44
(一)确立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原则 44
(二)对已有观点的反思 45
1.劳动起点论 46
2.艺术生产起点论 47
3.审美理想起点论 47
(三)审美作为逻辑起点的理由 49
(四)劳动向审美的转化 52
三、审美的逻辑展开(Ⅰ):审美论 55
(一)审美的历史生成 55
(二)对审美的传统认识 57
(三)审美与认识、价值 61
1.审美与认识 61
2.审美与价值 62
(四)审美的范畴 66
1.对象化 67
2.自然人化 68
3.批判超越 69
4.现实主义 77
(五)审美的一般特性 78
1.自由性 78
2.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78
3.非功利性 79
4.指向性 80
5.超越性 80
6.直观性 81
7.绝对完全不变性 82
四、审美的逻辑展开(Ⅱ):艺术论 84
(一)主体论 84
1.审美主体及其生成 84
2.创作主体观 85
3.鉴赏主体观 98
(二)客体论 123
1.客体的层次及其生成 123
2.客体诸范畴 124
3.现实主义文学的历史使命 132
(三)中介论 135
1.中介的意义 135
2.审美—艺术中介的生成 139
3.审美—艺术中介的特性与功能 142
五、审美的逻辑展开(Ⅲ):艺术本质观 144
(一)艺术掌握:人与世界的特殊关系 144
(二)艺术生产:艺术创作的根本特性 147
1.艺术消费与艺术生产的非同一性 149
2.艺术消费的非消费特征 152
3.艺术消费是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活动 155
4.艺术消费与艺术生产同一的实现 160
5.艺术生产的质量、效益、方式及其他 163
6.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164
(三)审美:艺术的内在特征 167
(四)审美超越:艺术的本质 170
1.艺术的未来指向 173
2.艺术要表现先进的无产阶级 173
3.艺术的现实批判性 174
(五)审美确证:审美与自然、社会、人生的合一 175
六、确证论审美学思想在俄国(前苏联)的传播和演变 179
(一)反映论:列宁斯大林文艺观美学观的哲学基础 179
(二)托尔斯泰论:反映论的具体运用 181
(三)党性原则:党对文艺的可以理解的要求 184
(四)两种民族文化论:继承发展民族文化的理论原则 187
1.关于“两种民族文化”的理论 187
2.无产阶级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190
(五)斯大林关于文艺问题的几个观点 192
1.文学批评要抓住作品总的倾向 192
2.反对用政治斗争方式进行文艺斗争 193
3.主张在文艺领域采取竞赛的方式 194
4.培养年轻的文学力量 195
七、确证论审美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其流变 197
(一)确证论审美学在中国传播的历程及特点 197
1.引进传播创新时期 197
2.应用与异变时期 204
3.回归与创造时期 211
(二)确证论审美学在中国传播的原因 215
1.社会现实背景 215
2.十月革命的启迪 218
3.思维方式的同构 220
4.审美观、艺术观的同质 223
(三)确证论审美学在中国传播的启示 227
八、确证论审美学与当代文艺现实 233
(一)文艺是人类的一种生产活动,但它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和商品生产存在着根本差异 234
(二)在商品生产中生产与消费是紧密联系着的范畴,这种联系表现在生产直接是为了消费,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直接刺激着新的生产的需要,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 236
(三)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中体现出来的这种特殊性说到底是由市场经济与艺术活动的价值规范和操作法则的差异决定的 238
(四)理论的分析并不能代替严酷的现实。虽然我们已经提出,技术一经济和文化一艺术两大领域有着根本性的差异,不能混淆。但在事实上,由于经济是整个社会的基础,它比起文化一艺术这些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来有着极为强大的僭越能力,它有可能将自己的规范、法则强加给文化一艺术领域 240
后记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