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导论 1
0.1 对“公司金融”定义主要观点的述评 1
0.2 中文“公司金融”一词涵义的考证 2
0.3 英文“corporate finance”的涵义及译文考证 4
0.4 公司融资是公司金融的核心内容 5
0.5 本书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5
上篇 公司融资结构理论 9
1 公司金融理论文献述评 9
1.1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9
1.1.1 净收益理论(Net Income Theory) 10
1.1.2 营业净收益理论(Net Operating Income Theory) 10
1.1.3 传统理论(Traditional Theory) 11
1.1.4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的学术贡献 12
1.2 MM理论述评 13
1.2.1 MM无税模型 14
1.2.2 MM公司税模型 17
1.2.3 米勒模型 17
1.2.4 MM理论的学术贡献 19
1.3 权衡理论与最优资本结构模型 21
1.3.1 权衡理论的产生背景及主要观点 21
1.3.2 最优资本结构模型 22
1.3.3 后权衡理论 23
1.3.4 权衡理论的学术贡献 24
1.4 信息不对称与新资本结构理论 25
1.4.1 新资本结构理论的产生背景及主要特点 25
1.4.2 代理成本说 27
1.4.3 债务契约论 30
1.4.4 新优序融资理论 31
1.4.5 信号模型 33
1.5 试析“资本结构之谜”:西方资本结构理论质疑 35
1.5.1 梅耶斯的“资本结构之谜” 35
1.5.2 “旧资本结构之谜”分析——西方资本结构理论质疑之一 36
1.5.3 “新资本结构之谜”分析——西方资本结构理论质疑之二 38
1.5.4 公司市场价值究竟由什么决定——西方资本结构理论质疑之三 40
2 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结构 42
2.1 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的比较分析 42
2.1.1 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的融资视角比较 42
2.1.2 企业所有权的状态依存特性与融资选择 45
2.2 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结构的国际经验 47
2.2.1 发达国家的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结构 47
2.2.2 发展中国家的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结构 51
2.2.3 对比与启示 54
2.3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特征——股权融资偏好 56
2.3.1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及融资行为特征 56
2.3.2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成因分析 59
2.3.3 股权融资偏好的影响 71
3 内部融资与股利政策 73
3.1 股利政策理论述评 73
3.1.1 内部融资(利润留存)与股利政策的关系 73
3.1.2 股利无关论 75
3.1.3 股利相关论 76
3.1.4 现代股利理论对股利政策的理解 78
3.2 国外公司股利政策的特点 81
3.3 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实证研究 83
3.4 内部融资的多角度透视 90
3.4.1 信息不对称与内部融资偏好 91
3.4.2 现行制度约束下的企业选择 93
3.4.3 特定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必然产物 95
3.5 公司治理结构对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检验 98
3.5.1 理论分析框架与假设前提 98
3.5.2 研究设计 102
3.5.3 研究结果及分析 105
3.5.4 小结 110
中篇 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 113
4 股权融资与公司治理 113
4.1 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一般性探讨 113
4.1.1 公司治理理论概述 113
4.1.2 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 115
4.2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 119
4.2.1 股权结构概述 119
4.2.2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理论述评 120
4.2.3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实践比较 124
4.2.4 借鉴与启示 127
4.3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 129
4.3.1 股权分置下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129
4.3.2 股权分置下的上市公司治理缺陷 132
4.3.3 大股东控制权私人收益与股权融资偏好 134
4.3.4 股权分置改革与展望 136
5 债务融资与公司治理 140
5.1 代理成本、债权人治理与债务结构 140
5.1.1 企业为什么负债——一个基于代理成本的解释 140
5.1.2 债权人对公司治理的参与——债权人治理 144
5.1.3 债务结构对债务代理成本的影响 144
5.1.4 债务结构对债权人治理的影响 149
5.2 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151
5.3 中国上市公司债务结构与治理结构特征分析 155
5.3.1 债务期限结构与公司治理 155
5.3.2 债务类型结构与公司治理 160
5.3.3 债务集中度与公司治理 164
6 管理层持股与公司治理 167
6.1 管理层持股的理论分析 167
6.1.1 现代企业内部的主要冲突: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而产生代理问题 167
6.1.2 管理层持股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契约模型 168
6.2 中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持股与公司治理 172
6.2.1 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现状分析 172
6.2.2 管理层持股对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 174
6.2.3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缺乏影响的原因分析 175
6.2.4 管理层持股的制约因素——制度与市场障碍 176
6.3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与公司治理 177
6.3.1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 177
6.3.2 西方国家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特征 180
6.3.3 对中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制度的分析 181
下篇 公司融资技术 187
7 公司融资定价技术 187
7.1 股票融资定价理论 187
7.1.1 内在价值理论 187
7.1.2 可比公司分析法 199
7.1.3 期权定价模型 200
7.2 中国新股发行定价制度分析 201
7.2.1 定价制度介绍 201
7.2.2 中国股票发行定价制度的历史演变 202
7.2.3 中国股票发行定价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5
7.3 股票发行定价与会计制度 207
7.3.1 股票发行定价与盈余管理 208
7.3.2 股票发行定价与利润操纵 210
7.3.3 中国股票发行中的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现象透视 211
7.4 股票发行抑价之谜 214
7.4.1 新股发行抑价现象 214
7.4.2 国外学者对IPO抑价原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215
7.4.3 国内学者对IPO抑价原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218
7.4.4 中国IPO抑价现象分析 219
8 公司融资时机与方式选择 222
8.1 公司融资时机选择 222
8.1.1 公司股票发行时机的选择 222
8.1.2 公司债券发行与赎回时机的选择 225
8.2 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公募与私募 227
8.2.1 私募融资的特点及使用范围 227
8.2.2 私募股权(Private Equity,PE)融资 230
8.3 公司并购融资方式 235
8.3.1 公司并购融资概述 235
8.3.2 公司并购中融资方式的选择 236
8.3.3 杠杆收购中的融资问题 240
8.3.4 我国管理层收购(MBO)中的融资问题 243
9 公司融资工具创新 249
9.1 融资工具创新概论 249
9.2 可转换债券融资 250
9.2.1 可转换债券的内涵及要素构成 250
9.2.2 可转换债券融资的经济特性分析 253
9.2.3 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理论 257
9.3 认股权证融资 266
9.3.1 认股权证的内涵及要素构成 266
9.3.2 认股权证的经济特性分析 268
9.3.3 认股权证的定价理论 270
9.4 我国融资工具创新分析 273
9.4.1 我国融资工具创新的现状及问题 273
9.4.2 我国融资工具创新策略探讨 276
10 公司融资风险与风险控制 278
10.1 公司融资风险概论 278
10.1.1 风险的内涵 278
10.1.2 公司融资风险的涵义及其种类 279
10.2 公司债务融资风险 279
10.2.1 公司债务融资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 279
10.2.2 债务融资风险的影响因素 280
10.2.3 债务融资风险的控制 281
10.2.4 公司财务困境的应对策略 283
10.3 股票融资风险 285
10.3.1 股票发行阶段的风险控制 285
10.3.2 资本运营阶段的风险 287
10.3.3 退市风险 288
10.4 公司项目融资风险分析 288
10.4.1 项目融资概述 288
10.4.2 项目融资风险管理 291
10.5 金融衍生品的应用与融资风险控制 295
10.5.1 金融期货合约和金融远期合约与融资风险的控制 295
10.5.2 金融期权合约与融资风险的控制 296
10.5.3 金融互换合约与融资风险的控制 298
参考文献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