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章 中国北方文化地理环境 19
第一节 北方文化区的自然环境 19
第二节 北方长城地带全新世环境演变 22
第三节 北方长城地带考古学文化的变迁 27
第二章 北方地区的远古文化 33
第一节 大窑石器制造场 34
第二节 河套人及萨拉乌苏文化 37
第三节 水洞沟文化 39
第四节 旧石器的两种文化传统 42
第三章 新石器时代北方地区的原始文化 45
第一节 北方“中石器”假说和农业的出现 46
一 北方“中石器”假说 46
二 农业的出现 48
第二节 西辽河流域诸文化 49
一 小河西文化与兴隆洼文化 49
二 赵宝沟文化 63
三 富河文化 79
第三节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诸文化 84
一 后岗一期文化石虎山类型 85
二 仰韶文化王墓山下类型 99
第四章 北方地区早期文明的孕育形成 113
第一节 铜石并用时代概况 113
第二节 西辽河流域诸文化 117
一 红山文化 117
二 小河沿文化 131
第三节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诸文化 138
一 海生不浪文化 138
二 老虎山文化 162
第四节 传说中的历史 193
一 铜石并用时代各文化人群之交往 193
二 神话传说中的历史 195
第五节 从农业的发明到文明的出现 201
一 史前人类生存与环境关系 202
二 环岱海史前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05
三 文明起源问题的探索 211
第五章 夏商时期北方方国文明的出现 223
第一节 早期青铜时代概况 223
第二节 夏家店下层文化 227
一 考古学文化特征与类型的划分 228
二 社会经济和生产技术 234
三 石城建筑、布局与渊源 238
四 丧葬习俗及礼制 244
五 方国文明的出现 248
第三节 朱开沟文化 252
一 考古学文化特征及分期 252
二 社会生产及经济形态 261
三 房屋建筑 265
四 丧葬习俗及社会组织 272
五 考古学文化渊源及与周邻地区文化之关系 288
第四节 北方民族的兴起 300
一 朱开沟文化经济形态的转化 300
二 北方民族青铜器产生的背景 303
第五节 北方民族的强大和迁徙 304
一 西北地区畜牧业文化的兴起及渊源 305
二 李家崖文化的崛起与鬼方方国的强大 312
三 张家园上层文化 325
第六节 长城畜牧业文化带与土方诸族考 333
第六章 两周时期的夏家店上层文化 345
第一节 夏家店上层文化概况 345
一 考古学文化特征及分期 346
二 聚落布局与房屋建筑 350
三 丧葬习俗及礼制 353
四 动物纹艺术 357
五 由畜牧业向游牧业的转化 359
第二节 夏家店上层文化诸类型 361
一 南山根类型与凌河类型 361
二 龙头山类型 363
第三节 夏家店上层文化的民族 365
第七章 北方戎狄诸族文化 371
第一节 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南移 371
第二节 山戎、狄、西戎诸文化或类型 375
一 墓葬形制和葬俗 375
二 殉牲习俗 377
三 随葬器物组合 378
四 随葬装饰品 382
五 随葬陶器 384
六 文化类型的划分 385
第三节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文化的类型和族属问题 387
第四节 山戎、狄和西戎诸族的社会形态 391
一 经济形态 391
二 风俗习惯 393
三 北方诸族的社会形态 402
第五节 北方戎狄诸族青铜文化 405
一 动物纹艺术 405
二 青铜铸造工艺 408
第八章 匈奴族的崛起 413
第一节 匈奴考古发现与研究概况 415
第二节 早期匈奴文化与社会形态 421
一 早期匈奴文化特征 421
二 早期匈奴的礼制 427
三 动物纹艺术的繁荣和中西文化交流 429
四 早期匈奴的活动地域 438
五 早期匈奴的社会形态 441
第三节 匈奴族源问题讨论 443
一 研究概况 444
二 匈奴主体族源问题 445
三 与匈奴有关的诸文化 447
四 北方民族的人类体质形态问题 449
第九章 匈奴帝国的建立 457
第一节 匈奴的经济形态 458
一 游牧业 460
二 农业、狩猎业、手工业和商品贸易 463
第二节 匈奴的国家结构及特点 471
第三节 匈奴的丧葬习俗 474
一 墓葬形制 474
二 殉牲习俗 477
三 丧葬习俗 478
第四节 匈奴的文化和艺术 483
一 “毋文书,以言语为约束” 483
二 动物纹造型艺术 483
第五节 匈汉关系的发展 497
第六节 匈奴在开通西域中的贡献 502
第十章 匈奴帝国的衰亡和南匈奴归汉 507
第一节 北匈奴西迁 508
第二节 叶落归根,南匈奴降汉 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