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与莫斯科 结盟·对抗·合作》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华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01006461X
  • 页数:558 页
图书介绍:中苏同盟的形成、中苏关系的新发展、苏共20大与中苏裂痕产生、高层频繁交往的1957年、苏中之间的控制与反控制、中苏关系的继续恶化、“压不了也压不倒”的中共、中苏关系的缓和与逆转、中苏两党关系的中断、中苏关系跌入谷底、中苏关系正常化进程、冷战后中俄关系的跨越式发展等内容,全景式地展现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新中国与其最大的邻国——苏联、俄罗斯——关系的曲折发展历程。

第一章 1949—1953年:中苏同盟的形成 1

第一节 毛泽东第一次出访莫斯科 1

第二节 中苏关系进入“蜜月期” 17

第三节 中苏友谊中的龃龉和矛盾 29

第二章 1954—1955年:中苏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37

第一节 1954年赫鲁晓夫首次访问北京 37

第二节 第一次台海危机与中苏利益冲突 50

第三节 苏联人在中苏同盟中的领导者心态 54

第三章 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与中苏裂痕产生 60

第一节 苏共二十大的非斯大林化 60

第二节 毛泽东对斯大林的评价 65

第三节 米高扬出席中共八大 73

第四节 波匈事件与中苏两党反应 76

第四章 1957年:中苏两国频繁的高层交往 88

第一节 周恩来总理出访苏联、东欧 88

第二节 北京隆重接待伏罗希洛夫元帅 94

第三节 米高扬杭州通报“倒赫事件” 99

第四节 中苏签订国防新技术协定 103

第五节 毛泽东第二次莫斯科之行 106

第五章 1958年:中苏之间未能实现的军事合作 118

第一节 苏联请求建立长波电台问题 121

第二节 苏联提议建立联合舰队问题 125

第三节 赫鲁晓夫第二次访问北京 129

第四节 第二次台海危机与苏联的反应 134

第五节 美制“响尾蛇”导弹风波及其影响 141

第六章 1959年:中苏关系继续恶化 144

第一节 赫鲁晓夫影射攻击中国内政 144

第二节 苏联撕毁中苏两国核技术协定 149

第三节 彭德怀事件的“苏联因素” 151

第四节 中印边界冲突与赫鲁晓夫介入 155

第七章 1960年:“压不了也压不倒”的中国共产党 176

第一节 赫鲁晓夫把毛泽东比喻为“旧套鞋” 178

第二节 中共纪念列宁诞辰90周年 179

第三节 苏共在布加勒斯特会议上设“陷阱” 182

第四节 苏联专家成为中苏政治斗争牺牲品 186

第五节 81国共产党代表会议与《莫斯科声明》 192

第八章 1961—1964年的中苏关系:缓和与逆转 202

第一节 1961年中苏关系改善昙花一现 202

第二节 苏共二十二大召开与中苏争执再起 208

第三节 7万中国新疆边民逃亡苏联事件 212

第四节 苏美合谋阻挠中国成为核国家 219

第五节 没有胜利者的中苏大论战 222

第九章 1964—1965年:中苏关系改善失去机会 234

第一节 苏联国防部部长提出“推翻毛泽东” 234

第二节 中共评价赫鲁晓夫下台是件大好事 243

第三节 毛泽东发誓要与苏共公开论战一万年 245

第四节 中共拒绝参加19国莫斯科会晤 250

第五节 中国留苏学生反美游行示威及中苏交涉 254

第十章 1966—1968年:“文化大革命”前期的中苏关系 260

第一节 中共拒绝参加苏共二十三大及其原因 260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前期中苏交往中的过火行为 262

第三节 中国对苏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反应 274

第十一章 1969年的中苏边界战争:缘起与结果 281

第一节 中苏边界领土纠纷溯源 281

第二节 珍宝岛血战:过程、原因及影响 286

第三节 周恩来与柯西金在北京机场会晤 296

第十二章 1970—1976年:“文化大革命”后期的中苏关系 308

第一节 中苏马拉松式的边界问题谈判 308

第二节 影响中苏边界谈判进展的几个因素 314

第三节 中苏军队对峙:人数、部署及核武器 323

第十三章 1977—1979年:后毛泽东时代的中苏关系 329

第一节 中国新领导人对苏联“示好”的反应 329

第二节 中国正式中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339

第三节 苏联入侵阿富汗,直接威胁中国安全 342

第十四章 1980—1990年: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 345

第一节 中国对勃列日涅夫塔什干讲话的反应 345

第二节 中苏通过多渠道向关系正常化过渡 348

第三节 戈尔巴乔夫对华外交新思维及其影响 354

第四节 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的历史性会晤 362

第五节 苏联官方对1989年中国政治风波的态度 367

第六节 中苏国家关系进入成熟的发展阶段 369

第十五章 1991—1992年:中苏关系向中俄关系过渡 373

第一节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访问莫斯科 373

第二节 苏联“八一九”事件与中国政府的立场 379

第三节 中国政府对俄罗斯联邦的外交承认 381

第四节 中俄双边关系的逐步升温 384

第五节 叶利钦总统首次访华与中俄“互视为友好国家” 390

第十六章 1993—1999年: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构建 395

第一节 江泽民与叶利钦频繁互访及其成果 395

第二节 中俄政府首脑定期会晤制度启动 432

第三节 中俄贸易发展的条件、进程及制约因素 443

第四节 中俄两国科技、文教、军事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458

第十七章 2000—2007年:新世纪之初中俄关系继续发展 470

第一节 高层接触“具有十分活跃的性质” 470

第二节 两国经贸合作规模与领域逐步扩大 486

第三节 中俄两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合作 496

第四节 中俄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希望 503

附录一:主要参考文献 523

附录二:图片来源说明 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