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朱理学与佛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高建立著
  • 出 版 社: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3482737X
  • 页数:24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河南省教育厅社科研究重点资助项目。全书以丰富的资料,比较详细地阐述了二程、朱熹的生平事迹,程朱理学的产生形成以及它和佛学的思想体系、佛学传入中国及其中国化发展、二程朱熹对佛教的批判以及他们援佛入儒、改造儒学并实现儒学新生的贡献,是一部比较有价值的学术著作。

第一章 两宋大儒 理学宗师 1

第一节 二程的生平和著作 1

一、程颢的生平 2

二、程颐的生平 4

三、二程的著作 6

第二节 朱熹的生平和著作 9

一、朱熹的生平 9

二、朱熹的著作 17

第二章 应时顺势 理学肇端 20

第一节 程朱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20

一、战乱中崛起的北宋帝国及其社会危机 20

二、庆历新政与熙宁改革 22

第二节 程朱理学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 24

一、北宋初期疑经思潮的泛起 24

二、儒、释、道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26

第三节 “三先生”与宋初理学 30

一、勇于担当道义的宋初“三先生” 30

二、“三先生”的反佛卫道及其对儒学的尊崇 32

三、“三先生”的革新解经、发明本义 34

四、“三先生”兴办教育,弘扬传播儒家思想 36

第四节 周敦颐对程朱理学形成的贡献 38

第三章 创新体系 综罗百代 43

第一节 二程的哲学思想体系 43

一、二程的天理论 43

二、二程的认识论和辩证法 50

三、二程的人性论 57

四、二程的伦理道德观 60

第二节 朱熹的哲学思想体系 63

一、理本论思想 63

二、理一分殊思想 65

三、心性学说 67

四、格物致知、知行互发的认识论 70

五、伦理道德观 72

第四章 佛教东渐 儒释会通 76

第一节 佛教的传入及其在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 76

一、佛教的传入 76

二、佛教在东晋南北朝时期的传播和发展 79

第二节 佛教在隋唐时期的发展与中国化佛教的形成 89

一、隋唐佛教发展的社会基础和理论渊源 89

二、隋唐佛教的繁荣与发展 91

第三节 儒释道在理论上的渗透与融合 98

一、儒道对佛教发展的影响 98

二、佛教对儒道发展的影响 99

三、僧俗两界融合三教的积极尝试 99

第五章 慧思明辨 以经明伦 104

第一节 印度佛教的思想体系 104

一、原始佛教时期 104

二、大乘佛教时期 107

第二节 中国佛教的伦理化发展特点 110

一、中国佛教的心性论 110

二、中国佛教的伦理观 112

第六章 禅宗独秀 风被士林 120

第一节 宋代对佛教的扶持与士林参禅礼佛风气 120

一、统治者对佛教的扶持 120

二、佛教对宋代士林风气的影响 123

第二节 佛教在宋代的发展 126

一、禅宗在宋代的发展 126

二、宋代天台宗的发展 132

第三节 宋代著名僧人及其思想特点 136

一、智圆及其思想 136

二、契嵩及其思想 138

第七章 批佛扬理 维护道统 146

第一节 唐及宋初思想家对佛教的早期批判 146

一、佛道对儒学的冲击与挑战 146

二、唐代儒家对佛教的批判 148

三、宋初儒家对佛教的批判 152

第二节 二程对佛教的批判 155

一、观“迹”以批佛 155

二、对佛教宗教世界观的批判 157

三、对佛教社会人生观的批判 160

四、对佛教理论流弊的批判 161

第三节 朱熹对佛教的批判 164

一、对佛教心性思想的批判 164

二、对佛教社会伦理观的批判 166

三、对佛教认识方法的批判 168

第八章 援佛入儒 新生儒学 171

第一节 二程以儒摄佛的思想特点 171

一、二程在本体论上对佛学的吸收利用 172

二、二程在心性论上对佛学的吸收利用 175

三、二程在认识论上对佛学的吸收利用 179

第二节 朱熹以儒摄佛的思想特点 181

一、在本体论方面对佛学的吸收利用 181

二、在认识论方面对佛学的吸收利用 184

三、在心性论方面对佛学的吸收利用 185

本书主要参考文献 191

附录:作者近期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章两宋时期“以儒摄佛”的思想暗流与传统儒学的新生 198

论宋初“三先生”与宋明理学的肇端 210

援佛入儒:朱熹理学的新特色 219

程朱“理一分殊”思想的方法论视角 227

论韩愈的反佛兴儒及其对儒学南传的贡献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