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道论 1
第一节 文学的自然真实 1
第二节 道非统儒的佛道 4
第三节 “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 11
第二章 “温柔敦厚”的诗教论 17
第一节 “温柔敦厚”的诗歌伦理原则 17
第二节 “温柔敦厚”的诗歌艺术表现原则 25
第三节 “温柔敦厚”在词作中的体现 34
第三章 文学的般若绝境论 41
第一节 魏晋玄学的评析与有无的统一 42
第二节 有无二谛融合的中观中道的辩证关系 48
第三节 “中边皆甜”的中道观构成文学的高深绝境 52
第四章 文学的主体情致论 61
第一节 情兼雅怨为深,文用谏刺为尚 61
第二节 主体情致的怨刺文体规律和特点 68
第三节 主观情致的怨讽与社会时势的关系 73
第四节 主体情致哀思怨讽转化为审美的愉悦快慰 77
第五章 神思论 83
第一节 心物同一的形象思维 83
第二节 形象思维过程的兴会和虚静 89
第三节 形象思维过程中各种艺术技巧的作用 95
第六章 应感论 103
第一节 兴会与虚静的统一 103
第二节 意象意境的内外层深衍引的多层次性 107
第三节 余味韵趣生于虚静闲适 114
第七章 隐秀论 118
第一节 隐源于《周易》等显微阐幽、言不尽意 119
第二节 文外重旨、曲致释例和历史源流 125
第三节 隐与秀的关系:秀处必隐,取巧非秀 132
第八章 比兴论 137
第一节 比兴源于自然之道 137
第二节 比与兴相异的艺术特性 139
第三节 兴则环譬以托讽 144
第九章 通变论 149
第一节 尊儒家经典传统的历史意义 150
第二节 通与变的辩证关系 155
第三节 继承与创新的思想技巧通变关系 160
第十章 声律论 169
第一节 声律起于唇吻的自然观 169
第二节 飞沉抑扬与清浊洪细总归于协和 180
第三节 刘勰声律论对后世诗律和诗学的影响 188
第十一章 文体音训论 197
第一节 文体的同音训释 200
第二节 文体的音韵通转训释 207
第三节 音训文体的成就及其局限 213
附录一 刘知几《史通》的文学思想 217
附录二 柳永词的声律美 237
后记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