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结构与效率》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姚海明著(苏州大学商学院)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504944689
  • 页数:22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概述了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理论,考察了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和转型期储蓄向投资的转化问题,并提出了提高转化效率的对策建议。

1 导论 1

1.1 关于选题的思考 1

1.2 主要概念 6

1.2.1 储蓄 6

1.2.2 投资 7

1.2.3 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路径 8

1.2.4 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结构 9

1.2.5 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 10

1.3 本书的结构安排 11

1.4 本书的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14

1.4.1 主要观点 14

1.4.2 主要创新之处 17

2 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理论分析 19

2.1 有关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理论综述 19

2.1.1 古典学派 19

2.1.2 魏克塞尔的观点 21

2.1.3 凯恩斯主义 22

2.1.4 新古典主义 24

2.1.5 经济发展理论 27

2.2 储蓄向投资转化阶段论 31

2.2.1 初始桃花源的储蓄向投资转化阶段 32

2.2.2 分工和货币产生后的桃花源的储蓄向投资转化阶段 35

2.2.3 早期融资中介产生后的桃花源的储蓄向投资转化阶段 38

2.2.4 引入现代金融制度后的现代桃花源的储蓄向投资转化阶段 40

3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储蓄向投资转化问题考察 45

3.1 中国计划经济下的储蓄形成与储蓄结构 46

3.1.1 储蓄形成机制 46

3.1.2 储蓄结构 52

3.2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储蓄向投资转化 55

3.2.1 计划机制主导的储蓄向投资转化 55

3.2.2 高储蓄率、高转化率与低边际生产率 57

3.2.3 低转化效率与政府直接开发经济体制 59

4 中国经济转型期储蓄总量与结构的变化 66

4.1 国民储蓄总量与结构的变化 66

4.1.1 国民储蓄总量的变化 66

4.1.2 国民储蓄结构的变化 69

4.2 企业储蓄与政府储蓄 76

4.2.1 企业储蓄 76

4.2.2 政府储蓄 77

4.3 居民储蓄 80

4.3.1 居民储蓄的总量与结构 80

4.3.2 居民的金融储蓄分析 84

5 中国经济转型期正规金融路径的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结构与效率 94

5.1 引言 94

5.2 正规金融路径的储蓄向投资转化结构 97

5.2.1 主体结构 97

5.2.2 形式结构 99

5.2.3 金融工具结构 103

5.2.4 流向结构 104

5.3 正规金融路径的转化效率 106

5.3.1 商业银行的转化效率 106

5.3.2 证券市场的转化效率 115

5.4 转化结构与转化效率:从政府力量方面进行的解释 120

5.4.1 转化结构与转化效率的关系:与经典理论相悖 120

5.4.2 转化结构、转化效率与政府力量 123

5.4.3 银行转化结构的变化:政府投资对金融部门投资的部分替代 131

5.4.4 苏南模式中的转化效率与政府力量:一个特别例证 136

6 中国经济转型期非正规金融路径的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结构与效率 142

6.1 引论:经济转型期非正规金融的崛起 143

6.1.1 “诺思冲突”简说 144

6.1.2 “诺思冲突”在我国经济转型期的表现 145

6.1.3 “诺思冲突”下的选择:民营经济部门谋求非正规金融途径融资 149

6.2 非正规金融路径的转化结构与规模估计 153

6.2.1 转化结构 153

6.2.2 规模估计 157

6.3 非正规金融路径的转化效率分析 159

6.3.1 非正规金融的外在配置效率的一般考察 160

6.3.2 非正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改进的局部性 162

6.3.3 非正规金融外在配置效率的边际递减性 168

6.3.4 关于非正规金融的风险问题 174

6.4 温州的非正规金融及其转化效率:一个典型的例证 177

6.4.1 “诺思冲突”下的温州非正规金融 177

6.4.2 温州非正规金融的转化效率 179

7 实现储蓄向投资高效率转化的改革对策 184

7.1 现代市场经济是储蓄向投资高效率转化的制度基础 184

7.2 近期对策:金融改革 190

7.2.1 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完善治理结构 190

7.2.2 发展多样化的金融机构和多层次的证券市场,开辟多样化的转化渠道,增加直接融资的比重 193

7.2.3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202

7.3 长期努力:政府转型、信用环境建设和法治建设 205

7.3.1 推进政府转型,实现政府部门在投融资领域的有“退”有“进” 205

7.3.2 加强信用环境建设,解决金融市场的“信用堕落”问题 209

7.3.3 加强法治建设,稳定投资者的投融资预期 211

结论 214

参考文献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