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传统(1909年——1925年) 1
1 金鸡报晓 3
2 开封世家 4
3 传统教育 6
4 求学兴趣 8
5 了解世界 11
第二章 磨砺(1925年——1933年) 13
1 上海文治大学 15
2 回民沪案后援会 17
3 中州大学 18
4 第一篇论文《整理国故介绍欧化的必要和应取的方向》的发表 21
5 开创初始的民俗学 24
6 燕京研究生 27
7 父母的婚事 31
第三章 选择(1933年——1939年) 35
1 第一部专著《朱熹辨伪书语》的出版 37
2 从研究本民族的历史着手 39
3 中国伊斯兰教史研究的第一篇专论 45
4 我国的第一部交通史 47
5 西北考察及其《行纪》 50
6 中华民族的复兴,回族应有沉重的负担 61
第四章 正途(1939年——1949年) 67
1 辗转云南昆明 69
2 在云南大学和中央大学任教 76
3 对中国回族人民生存与尊严的灭绝挑战 83
4 《中国回教小史》、《中国伊斯兰史纲要》等著作的出版 86
5 我国首部回族专题史料书:《咸同滇变见闻录》 90
6 首篇史学史的文章:《中国历史体裁的演变》 94
7 在人生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的历史阶段 95
8 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笑了 102
第五章 安定(1949年——1966年) 105
1 我们从此有了一个新的时代 107
2 “像逐水浮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的结束 112
3 《论历史上祖国国土问题的处理》等文的发表 118
4 历史文献科学性认识的《回民起义》 121
5 毛主席批准成立“中国回民文化协进会” 123
6 关于历史教学的第一篇文章 125
7 毛主席亲切地说:见到了你写的文章,写得很好 129
8 开展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131
9 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132
10 历史学科基本训练的几个有关问题 136
11 史学史研究的起步与编写《中国史学史教本》 140
12 “学着试步”的《学步集》 143
13 赶紧走上史学史研究的大道 145
14 热心于中国对外友好工作 149
第六章 无愧(1966年——1978年) 157
1 吴晗的“反党” 159
2 “打倒在地,永世不得翻身” 161
3 “反动学术权威”点校《二十四史》 173
4 母亲永远地走了 177
5 考教授时交“白卷” 179
6 “儒法斗争”的政治风浪 182
7 响应周总理的提议,编写《中国通史》 188
8 父亲的小孙子白鹏 199
第七章 通变(1979年——1988年) 203
1 《中国通史纲要》及其《续编》 205
2 荣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 208
3 从《中国史学史参考资料》到《史学史研究》季刊 213
4 《谈史学遗产答客问》与《史学概论》 215
5 关于史学上的重要问题 218
6 《历史教育和史学遗产》论集 226
7 《中国伊斯兰史存稿》 227
8 老人的“通变” 229
9 《回族人物志》的出版 232
10 《中国史学史》的第一册 237
第八章 新路(1989年——1999年) 243
1 学术活动60年、高校执教50年 245
2 回族的教育以及《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的出版 249
3 八十五诞辰与《史学论集》 251
4 首次颁发“白寿彝史学论著奖” 260
5 喜事多,第四次登上天安门城楼 261
6 47年汇成《中国史学史论集》 262
7 最后的教学改革意见 264
8 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的关怀 269
第九章 丰碑(1999年4月26日) 273
1 双喜临门的好日子 275
2 历史赋予的使命 280
3 争取再过上一个90岁 287
4 新世纪的展望 288
第十章 彰往知来(1999年4月26日——2000年3月21日) 291
1 父亲病倒了 293
2 万分悲痛的日子 295
3 难以忘却的关怀 297
4 永生难忘的师生情谊 302
5 老、少携手走新路 307
6 与两位大学子的交往 312
7 老少研究生痛悼恩师 317
8 一名普通学子的感恩 320
9 遗稿成书,心愿已了 321
后记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