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21
第一节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21
第二节 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 29
第三节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43
第二章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57
第一节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一般含义 57
第二节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59
第三节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66
第三章 公民道德教育 77
第一节 道德的含义、评价、结构与功能 77
第二节 公民道德的核心、原则和基本规范 83
第三节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88
第四节 社会主义荣辱观 101
第四章 素质教育 107
第一节 民主与法制教育 107
第二节 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 112
第三节 团结合作精神教育 121
第五章 完善高校全员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126
第一节 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 126
第二节 专职思政队伍,共同推进工作 128
第三节 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 142
第六章 建立学校与大学生家庭的沟通机制 145
第一节 家庭环境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45
第二节 努力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148
第七章 建立全社会都关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机制 163
第一节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163
第二节 努力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 171
第三节 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178
第八章 建立实践育人的工作机制 182
第一节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182
第二节 社会实践的特点 186
第三节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途径和保障体系 187
第九章 建立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服务机制 196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196
第二节 建立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机制 201
第三节 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206
第四节 建立大学生就业服务指导的工作机制 210
第十章 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相结合的协作机制 220
第一节 以严格的纪律规范人,切实加强大学生管理 220
第二节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制度建设 226
参考文献 239
后记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