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符号域理论——从新的视角揭示文化的动态变化过程 8
第一节 符号域和传统的文化概念之区别 9
第二节 文化科学在俄罗斯的发展及现状 16
第三节 符号域理论的方法论原则 23
第二章 符号域概念的缘起:新兴科学方法的启迪 27
第一节 符号域概念的缘起 27
第二节 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模式:符号域理论的诞生背景 32
第三节 自然科学对符号域理论创新的启迪 36
一、维尔纳茨基与生物学 36
二、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 38
三、普里戈金和耗散结构理论 50
四、拓扑学 57
第三章 对符号域概念之内涵的阐释 69
第一节 文化的符号性 69
第二节 符号域是多层级的整体符号系统 74
第三节 符号域——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成果和认知环境 81
第四节 符号域的内在结构分析:文化语言的多相性 88
一、符号域结构的基础——离散型符号和浑成型符号的二元互动 88
二、人的大脑半球功能、人类的思维模式和文化结构三者的异质同晶性 91
三、二元互动走向多元共生,形成文化语言的多相性 94
第四章 符号域——民族文化的信息网络 101
第一节 符号与信息的统一体——文化文本 102
第二节 文化意义的层级性 107
第三节 符号域在文化文本意义生成中的作用 110
第四节 符号域中文化文本的对话机制 117
第五节 文化文本与符号域的互动 121
第五章 符号域的时空问题 125
第一节 符号域的空间结构 126
一、符号域——抽象的拓扑空间 126
二、文化文本的空间模式 131
第二节 符号域空间结构的不对称性和边界性 138
一、不对称性 138
二、边界性 146
第三节 符号域内的时间问题:循环和线性两种时间观的交融 151
第六章 《天赋》中民族文化符号域思想的分析 158
第一节 纳博科夫和《天赋》 158
一、纳博科夫其人和创作特点简述 158
二、《天赋》的内容 162
第二节 多元文化符号域复杂投影下的《天赋》 168
一、多元化的主题 168
二、语言多相性的体现 175
三、《天赋》的空间结构——内部与外部空间组成的环形 178
四、人物形象 187
五、艺术手法 190
六、作者形象——多元文化符号域铸就的“独特彩色纹理” 196
第三节 文化符号学视角的分析带给我们的启示 201
附录:国内洛特曼研究论文目录(1979~2006年) 203
参考文献 206
后记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