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文献综述 1
1.1 自然垄断产业国有化的理论基础 1
1.1.1 自然垄断理论的演进 1
1.1.2 自然垄断产业的国有化理论 5
1.2 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的理论基础 8
1.2.1 对于自然垄断领域认识的转变 8
1.2.2 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带来传统自然垄断产业的变化 9
1.2.3 国有垄断所带来的低效率与社会浪费 9
1.2.4 斯蒂格勒的“规制俘虏”理论 10
1.2.5 对国有企业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的质疑 10
1.2.6 对国有企业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质疑 12
1.2.7 交易费用和产权理论对市场失灵和政府规制的重新解释 12
1.2.8 自由主义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理论的修正 13
1.3 简单评述 14
第2章 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产权结构变迁 16
2.1 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产权改革进程 16
2.1.1 中国电信业的产权沿革 17
2.1.2 中国电力业的产权沿革 20
2.2 中国自然垄断产业外部资本的进入分析 23
2.2.1 中国民营经济已经具备进入自然垄断产业的经济实力与客观条件 23
2.2.2 资本市场趋向成熟为自然垄断产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创造了条件 25
2.2.3 私人资本在自然垄断产业部门的参与情况 25
2.3 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产权结构现状及影响 26
2.3.1 现状分析 26
2.3.2 国有垄断的产权结构的影响 28
第3章 中国自然垄断产业产权结构与绩效的实证分析 33
3.1 研究设计 33
3.1.1 研究思路 33
3.1.2 研究假设 33
3.1.3 数据收集与整理 34
3.1.4 模型设计 35
3.2 实证结果 36
3.2.1 相关关系分析 36
3.2.2 回归关系分析 37
3.2.3 对回归分析结果的解释 37
3.3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38
3.3.1 研究结论 38
3.3.2 政策建议 38
第4章 自然垄断产业产权改革的比较研究与启示 40
4.1 经济发达国家自然垄断产业的国有化 40
4.1.1 历史背景 40
4.1.2 经济发达国家国有化的途径 44
4.1.3 国有化的影响 45
4.2 经济发达国家自然垄断产业的民营化 46
4.2.1 历史背景 46
4.2.2 民营化的目标 49
4.2.3 民营化的主要途径与形式 49
4.2.4 民营化的影响与评价 52
4.3 发展中国家自然垄断产业的产权变迁 61
4.3.1 发展中国家自然垄断产业的国有化 61
4.3.2 发展中国家自然垄断产业的民营化 62
4.4 结论和启示 68
4.4.1 自然垄断产业的产权结构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 68
4.4.2 自然垄断产业的产权改革必须要适应各自的国情 70
4.4.3 改革的进程应该超越民营化 71
4.4.4 自然垄断产业的边界受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与收入水平的影响 72
第5章 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产权改革思路 74
5.1 基本目标 74
5.1.1 筹集财政收入,减轻财政负担 74
5.1.2 拓宽融资渠道,提高供给能力 76
5.1.3 引入竞争机制,提高产业效率 76
5.2 法律保障 80
5.2.1 法律完备是自然垄断产业产权改革的基本保障 81
5.2.2 中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立法严重滞后,必须加快法制建设 82
5.3 产权改革与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84
5.3.1 原因分析 84
5.3.2 产权改革的路径选择 86
5.3.3 自然垄断产业的产权改革应该有条件、有选择地进行 88
5.4 制度环境建设 89
5.4.1 政府的诚信 91
5.4.2 预先制定制度框架 91
5.5 具体方式 93
5.5.1 特许投标制度 94
5.5.2 外部资本的进入主要应采取增量改革的方式 96
第6章 自然垄断产业产权改革后的规制政策 99
6.1 规制需求 99
6.2 规制机构的设置 101
6.2.1 规制目的 101
6.2.2 规制原则 102
6.2.3 规制机构的组织体系 105
6.3 中国自然垄断产业产权改革之后面对的规制问题 106
6.3.1 进入规制问题 107
6.3.2 结构规制问题 108
6.3.3 价格规制问题 109
6.3.4 成本规制问题 110
6.3.5 联网规制问题 114
6.3.6 投资规制问题 115
6.4 中国自然垄断产业产权改革之后的规制政策 116
6.4.1 进入规制政策 116
6.4.2 结构规制政策 118
6.4.3 价格规制政策 120
6.4.4 成本规制政策 123
6.4.5 联网规制政策 123
6.4.6 投资规制政策 124
6.4.7 经济性规制以外的规制:社会性规制 125
参考文献 128
后记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