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哲学研究要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朱训 1
一、地学哲学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地学哲学思考&毕孔彰 2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地理学哲学研究的理论思考&潘玉君 武友德 莫国芳 25
关于环境再生产的理性思考&陈贻安 33
矿产资源人均消费与全面小康社会&张建华 王高尚 42
地学哲学与生态农业和农业地学&王静修 忻梅 50
地学哲学与城市化建设&徐竹棉 李慧勤 56
关于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哲学思考&王春元 62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思考&汪安佑 6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唐艳 邹世享 73
生物技术时代人地关系的再思考&王巍 77
从疫病态势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欧阳志远 82
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的哲学思考&施维 付永兴 徐尚文 88
“四矿”问题与“学习型组织”&王维 93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之探讨&张秀荣 张明贵 98
论地质公园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景才瑞 102
新疆可持续发展需要地学哲学提供智力支持&余际从 李绚 104
二、地学哲学与资源开发利用 1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国能源战略&朱训 113
当前非油气矿产勘查工作的形势与对策(摘要)&陈毓川 129
地学哲学研究与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石宝珩 132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的辩证关系,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水平&何贤杰 147
油气勘探中的辩证思维&梁狄刚 152
论资源的有限性与无限性&关凤峻 164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学观点&卜善祥 169
开源节流地下水资源&贾贵廷 179
关于浙江地勘经济发展的哲学思考&张盛丰 183
矿床研究中的某些重要问题与哲学的关系&何知礼 192
以煤炭为基础 保障能源安全&韩景行 200
矿山“服务年限弹性系数”的启示&郑大瑜 吕古贤 207
三、地学哲学与地球科学 217
复杂性与地质学&於崇文 219
复杂性研究与地理系统&魏宏森 223
现代地学系统思维的轨迹&白屯 234
从固体地球观向流体地球观的转变&杜乐天 王驹 240
整体地球科学及其串纲(摘要)&杜乐天 251
用岩石力学、地质力学、地球动力合成作用原理树立地球力学的哲学思想(摘要)&张家祥 255
试论“系统”和“网络”的异同&徐道一 263
地学与爱因斯坦&蒋志 269
从地学前沿看自然辩证法若干问题&任振球 281
地球信息科学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廖克 287
中国地质学派的哲学特色与发展前景&王战 293
中国古生物学派的哲学思考&徐钦奇 296
关于中国地学“学派”(School of Thought)的哲学思考&王维 304
关于中国地学学派的哲学思考&何立贤 309
从科学活动的规律看成果评价&陈广仁 欧阳志远 313
中国近代地质学学术建制研究&张九辰 324
从中国地质科学的奠基时代看科学与中国&陈宝国 341
辩证思维 立足创新&杨光荣 350
由“第13届V.M.Goldschmidt国际地球化学会议”引发的思考&游振东 356
共同的历史使命&宋正海 361
四、地学哲学学科理论建设 367
全国地学哲学委员会发展简史&吴凤鸣 369
全国地学哲学委员会的由来和发展&王泽九 383
全国地学哲学委员会的学风建设&王子贤 390
地学哲学的理论体系&王子贤 396
《找矿哲学概论》是地学哲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王子贤 399
关于地学哲学的再思考&李慧勤 王恒礼 402
地学哲学价值论&余谋昌 411
地学灵悟在人类思想史中的新地位&杜乐天 419
地质创造学的诞生及其在知识创新中的意义&庄寿强 427
提高民族的创新能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条件和必要途径&刘金艳 王庆英 435
用哲学思维对地学若干问题进行思考&肖新建 442
五、地学哲学委员会工作 449
地学哲学委员会的资金筹集和管理&马恩中 451
地学哲学委员会成立20周年暨第九届学术年会综合报道 453
后记 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