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理化检验与微生物学检验》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运珞珈,朱业湘主编
  • 出 版 社: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560946143
  • 页数:32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将理化检验与微生物学检验合并为一本书,将两类具有不同特点的检验技术在一本书中展示给学生。既保持了卫生检验学的整体性,便于教师教学;同时也为学生检验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适合作为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的教科书。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卫生理化检验的定义、对象和任务 1

第二节 卫生理化检验的工作分类 2

第三节 卫生理化检验与预防医学各学科的关系 3

一、流行病学 3

二、卫生毒理学 3

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3

四、妇幼卫生学 4

五、环境医学 4

第四节 卫生理化检验的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 4

一、发展简史 4

二、发展趋势 4

第五节 卫生理化检验的学习方法 6

一、掌握卫生理化检验的全过程 6

二、掌握卫生理化检验与分析科学的关系 6

三、掌握本学科的内在规律和关注前沿科技的发展 6

第二章 样品采集 7

第一节 样品的代表性 7

一、单纯随机抽样法 7

二、分层抽样法 7

第二节 样品的真实性 8

一、采样位点 8

二、采样时间和频率 9

第三节 采样设计 9

一、采样目的 9

二、不确定度 9

三、采样系统的变异性 10

四、采样设计 10

第四节 采样器和采样方式 12

第五节 采样布点实例 13

一、调查目的 13

二、调查范围的确定 13

三、布点采样方法 14

第三章 样品预处理 15

第一节 样品预处理的意义 15

一、卫生理化检验样品的特点 15

二、样品预处理的目的 15

三、样品预处理的地位 15

四、样品预处理的评价依据 15

第二节 经典预处理技术 16

一、样品的消化技术 16

二、样品的分离与富集技术 18

第三节 先进预处理技术 22

一、微波溶样技术 22

二、固相萃取法 23

三、超临界流体萃取 24

第四章 分析工作的质量保证 26

第一节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26

第二节 实验室质量保证的内容 27

第三节 分析工作质量控制 28

一、分析工作的质量控制 28

二、质量控制图 29

三、标准物质 31

第五章 分析方法和分析仪器概述 34

第一节 光谱分析 34

一、原子光谱分析法 34

二、分子光谱分析法 35

第二节 电化学分析 36

一、电位分析法 36

二、极谱分析 37

第三节 色谱法分析 42

一、色谱法概述 42

二、气相色谱法 42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 45

第六章 空气理化检验 49

第一节 概述 49

一、空气污染 49

二、空气理化检验工作分类 50

第二节 空气样品的采集 53

一、采样点的设置 53

二、采样方法 53

三、采样仪器 54

四、空气采样的质量保证措施 57

五、采样效率的评价 58

第三节 大气和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方法 59

一、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60

二、空气中甲醛的测定 62

第四节 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方法 64

一、作业环境空气采样 64

二、生产性粉尘的测定 66

三、空气中铅的测定 69

四、空气中拟除虫菊酯的测定 70

第五节 空气中有毒物质的快速测定 71

一、快速测定的目的及特点 71

二、快速测定的方法 72

三、试纸法 72

四、检气管法 72

第七章 水质理化检验 74

第一节 概述 74

一、水资源及其污染源 74

二、水污染的危害 74

三、水污染源 75

四、水质理化检验的任务和意义 76

五、水质理化检验方法 77

第二节 样品采集与保存 78

一、采样前的准备 79

二、采样方法 80

三、水样的保存 81

第三节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测定 82

一、臭和味 82

二、色度 82

三、浑浊度 83

四、电导和蒸发残渣 84

第四节 水污染指标的测定 86

一、溶解氧 86

二、化学耗氧量 88

三、生化需氧量 91

四、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 93

第五节 水中污染物的测定 96

一、水中无机物污染物的测定 96

二、水中有机物污染物的测定 104

第八章 食品卫生理化检验 111

第一节 概述 111

一、食品检验的意义 111

二、食品检验的内容 111

三、食品卫生标准 112

四、食品检验常用的方法 113

第二节 食品采样和样品处理 113

一、食品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113

二、食品样品的前处理 115

第三节 食品中营养成分分析 118

一、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118

二、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120

三、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122

第四节 食品中添加剂和有害物质的测定 123

一、概述 123

二、测定方法 124

第九章 生物材料卫生理化检验 130

第一节 概述 130

一、生物材料卫生理化检验的意义 130

二、生物污染及污染物质的分布 130

三、生物材料检验的方法 133

第二节 样品采集、制备与保存 133

一、生物样品采集的一般原则 133

二、采样方案的设计 133

三、采样方法 134

四、生物样品的保存 135

第三节 生物材料中有害物质的检测 135

一、头发中砷的测定 135

二、骨氟的测定 136

三、生物样品中有机氯农药的测定 137

第十章 微生物学检验绪论 139

第一节 检验的任务与内容 139

一、传染性疾病疫源检验 139

二、国境口岸检疫检验 141

第二节 生物安全性及其防护 142

一、微生物危害程度的分级 143

二、实验室感染 143

三、实验室感染原因及其预防 144

四、生物安全保障 146

第三节 实验室工作制度与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 149

一、实验室的工作制度 150

二、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 151

第四节 样品的来源、种类、采集、保存与运送 155

一、样品的来源和种类 155

二、样品的采集 156

三、样品的保存和运送 159

第五节 检验原则与结果报告 161

一、检验原则 161

二、结果报告 163

第十一章 细菌生物学检验基本技术 165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学检查 165

一、显微镜 165

二、细菌形态学检查方法 166

第二节 细菌培养法 175

一、无菌技术 175

二、培养基的制备 177

三、培养基的种类 179

四、培养基制备的一般程序 180

五、细菌的接种方法 182

六、细菌的培养方法 184

七、细菌的生长现象 187

八、菌种的保存及保管 188

第三节 细菌的生化鉴定 191

一、糖类代谢实验 191

二、蛋白质代谢实验 195

三、碳源和氮源利用实验 201

四、呼吸酶类实验 203

五、其他酶类实验 205

第四节 药物敏感实验 207

一、概述 207

二、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的药敏实验 208

三、厌氧菌的药敏实验 221

第十二章 菌毒种的保存方法 224

第一节 菌种培养物的保藏方法 224

一、定期传代法 224

二、液体石蜡法 225

第二节 菌体细胞的保藏方法 225

一、低温或超低温保藏 225

二、真空冷冻干燥法 226

三、其他保藏方法 230

第三节 各类微生物菌种的保藏 231

一、细菌菌种的保藏 231

二、真菌菌种的保藏 232

三、病毒毒种的保藏 232

第四节 微生物菌种保藏机构 233

第十三章 免疫血清学检验技术 234

第一节 免疫沉淀反应 234

一、液体内沉淀反应 234

二、凝胶内沉淀反应 235

第二节 凝集实验 238

一、直接凝集实验 239

二、间接凝集实验 239

三、乳胶凝集实验 242

四、血凝及血凝抑制实验 243

五、协同凝集实验 244

六、自身红细胞凝集实验 245

第三节 补体结合实验 245

一、实验原理 245

二、实验材料 246

三、试剂滴定 247

四、实验步骤(微孔塑料板法) 248

五、主要优缺点 249

第四节 免疫荧光技术 250

一、实验原理 250

二、方法步骤 251

三、注意事项 255

四、应用 256

第五节 免疫酶技术 257

一、概述 257

二、固相酶免疫测定 258

三、酶放大免疫测定 266

四、膜载体的酶免疫测定 267

第六节 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 269

一、基本原理 269

二、胶体金的特性和制备 269

三、免疫金的制备 271

四、免疫金的测定方法 272

五、免疫金银染色 275

第七节 化学发光标记及发光免疫测定 278

一、化学发光的原理 278

二、几类主要的化学发光剂 278

三、化学发光标记技术 279

四、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281

第十四章 分子生物学技术 285

第一节 细菌质粒指纹图谱分析 285

一、概述 285

二、实验方法 287

三、质粒的限制性内切酶分析 291

四、实际应用 292

第二节 细菌mol%(G+C)测定 293

一、原理 293

二、试剂与设备 294

三、方法 295

四、注意事项 296

五、细菌mol%(G+C)的意义 297

第三节 核酸杂交技术 297

一、杂交原理 298

二、核酸杂交技术的类型 299

三、核酸杂交方法 299

四、核酸杂交技术的应用 312

第四节 PCR技术 312

一、PCR的原理和操作 312

二、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315

三、PCR技术的注意事项 320

四、PCR技术的一般应用 323

参考文献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