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编 绪论 3
第一章 比较文学的定义与目标 3
第一节 “比较”的真谛——跨越与沟通 3
第二节 比较文学的定义 5
第三节 走向世界文学 9
第二章 比较文学的历史与现状 14
第一节 诞生与确立 14
第二节 新领域的开拓 19
第三节 当前发展趋势 27
第三章 比较文学的对象、体系与方法 42
第一节 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 42
第二节 比较文学的内部体系 47
第三节 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 56
第二编 文学范围内的比较研究 65
第一章 文类学 65
第一节 文类学研究概述 65
第二节 文类学的研究范围与对象 71
第三节 中外文类比较研究方法举隅 75
第二章 主题学 83
第一节 主题学研究概述 84
第二节 主题学研究的分类 89
第三节 主题学研究的新进展 95
第三章 译介学 101
第一节 翻译研究与译介学概述 101
第二节 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106
第三节 翻译文学与翻译文学史 112
第四节 翻译研究的最新进展 115
第四章 形象学 120
第一节 形象学研究概述 120
第二节 形象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122
第三节 形象学的主要理论及方法论 125
第四节 当代形象学及其前景 130
第五章 思潮流派比较研究 132
第一节 思潮流派比较研究概述 132
第二节 西方思潮流派的比较研究 135
第三节 西方文艺思潮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关系 140
第六章 类型学 148
第一节 类型学研究概述 148
第二节 类型学研究方法论 157
第三节 类型学研究的前景 161
第七章 比较诗学 165
第一节 比较诗学研究概述 166
第二节 比较诗学的基本理论及方法论 171
第三节 比较诗学的前景 177
第三编 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183
第一章 文学与其他艺术 183
第一节 原始艺术的同源混生 183
第二节 文学与其他艺术的相互借鉴 185
第三节 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差异及互补 192
第四节 审美理想与创作原则的共性 194
第二章 文学与心理学 200
第一节 文学与心理学关系研究概述 200
第二节 心理学对文学的渗透 202
第三节 心理学对文学批评的意义 210
第三章 文学与宗教 215
第一节 文学与宗教关系的研究现状 215
第二节 同文化体系的文学与宗教关系 220
第三节 跨文化体本系的文学与宗教关系 224
第四章 文学与哲学 232
第一节 文学与哲学比较研究概述 232
第二节 西方文化中的文学与哲学 237
第三节 中国文化中的文学与哲学 242
第五章 文学与科学 249
第一节 文学与科学的界定 249
第二节 科学与文学 251
第三节 文学中的的科学 257
第四编 当代文化理论与比较文学 269
第一章 后现代理论与比较文学 269
第一节 后现代理论与非文学化、泛文化化 269
第二节 消解民族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 272
第三节 后殖民主义理论与比较文学的族群研究 276
第四节 新动向、新观念和新术语 280
第二章 文化人类学与比较文学 286
第一节 文化人类学的学科特质 286
第二节 文化人类学对比较文学的启迪 288
第三节 文学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 295
第三章 阐释学与比较文学 304
第一节 现代阐释学的兴起 305
第二节 当代文学阐释学的研究取向 308
第三节 文学阐释学理论的比较文学意义 312
第四章 接受理论与比较文学 321
第一节 接受理论的新建树 322
第二节 比较文学的接受研究 326
第三节 接受研究与影响研究 331
第五章 女性主义与比较文学 338
第一节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产生 338
第二节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343
第三节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及其与比较文学理论的沟通 350
第六章 文化相对主义与比较文学 354
第一节 相对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 354
第二节 文化相对主义与跨文化传通 357
第三节 文化相对主义与跨文化文学研究 365
初版后记 372
修订版后记 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