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影响研究 3
第一章 影响的方式 3
第一节 果戈理与鲁迅:《狂人日记》老生谈——影响方式之“直接影响”的实践阐释 3
第二节 《一坛金子》:从《古怪人》到《吝啬鬼》的桥梁——影响方式之“间接影响”的实践阐释 17
第三节 模仿与继承:希腊神话与罗马神话血缘探微——影响方式之“总体与总体影响”的实践阐释 27
第四节 《雷雨》:希腊悲剧孕育的一朵奇葩——影响方式之“总体与个体影响”的实践阐释 36
第五节 屠格涅夫和郁达夫:从“多余人”到“零余者”——影响方式之“个体与个体影响”的实践阐释 46
第二章 影响的类型 59
第一节 日本文化对鲁迅早期作品的影响——影响类型之“正影响”的实践阐释 59
第二节 两部《狂人日记》源流再探——影响类型之“负影响”的实践阐释 74
第三节 《夜读偶记》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影响——影响类型之“反影响”的实践阐释 86
第四节 域外的回音和反哺:王国维评《赵氏孤儿》——影响类型之“回返影响”的实践阐释 98
第五节 英美意象主义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过度阐释”——影响类型之“虚假影响”的实践阐释 106
第六节 一本小说的多舛之命:《牛虻》在欧洲和中国——影响类型之“超越影响”的实践阐释 115
第三章 流传学 125
第一节 鲁迅在日本——流传学之“中国文学在国外”的实践阐释 125
第二节 保尔·莫朗的都市文学在中国——流传学之“外国文学在中国”的实践阐释 136
第三节 法国自然主义文学在日本——流传学之“外国文学在外国”的实践阐释 146
第四章 渊源学 156
第一节 探寻曹禺剧作的艺术之源——渊源学之“笔述渊源”的实践阐释 156
第二节 拜伦的海外之旅与《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渊源学之“印象渊源”的实践阐释 168
第三节 徐志摩:西方诗歌多元营养的混血儿——渊源学之“集体渊源”的实践阐释 182
第五章 媒介学 201
第一节 穆旦对英国诗歌的译介——媒介学之“个人媒介”的实践阐释 201
第二节 传递世界文学火种的浙江使者——媒介学之“团体媒介”的实践阐释 211
第三节 《国际歌》中译前后——媒介学之“文字媒介”的实践阐释 223
下编 平行研究 245
第一章 主题学 245
第一节 神职人员的爱情悲歌——主题学之“爱情主题”的实践阐释 245
第二节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主题学之“家庭主题”的实践阐释 256
第三节 个体在战争中的“成长”与“毁灭”:《红日》与《西线无战事》——主题学之“战争主题”的实践阐释 266
第四节 不自由,毋宁死的中外女性——主题学之“个性解放主题”的实践阐释 275
第五节 追求正义、反思文明与宣扬“善恶有报”的区别——主题学之“复仇主题”的实践阐释 287
第六节 被金钱扭曲的奴隶——主题学之“金钱主题”的实践阐释 297
第七节 中西文学个人奋斗者管窥——主题学之“个人奋斗主题”的实践阐释 309
第八节 大胆探讨与含蓄暗示之别——主题学之“恋父恋母主题”的实践阐释 319
第二章 题材学 328
第一节 人类起源的泥土情结——题材学之“泥土造人题材”的实践阐释 329
第二节 洪水题材的忠实模拟与戏仿性模拟:《小鲍庄》与《我弥留之际》比较——题材学之“洪水题材”的实践阐释 338
第三节 人驴(骡)互变源流及发展——题材学之“变形题材”的实践阐释 346
第四节 不伦之恋的跨民族演变——题材学之“乱伦题材”的实践阐释 356
第五节 赞美对善的坚守:《大师和玛格丽特》对浮士德题材的创造性表现——题材学之“浮士德题材”的实践阐释 366
第六节 花花公子的异国身影——题材学之“唐璜题材”的实践阐释 374
第三章 文类学 389
第一节 口头文学传统与中西小说形成——文类学之“文学体裁研究”的实践阐释 390
第二节 情感表现的优美与真切:《田园的忧郁》与《沉沦》——文类学之“文学风格研究”的实践阐释 400
第三节 也谈中国长篇史诗的缺类——文类学之“缺类研究”的实践阐释 410
第四章 比较诗学 419
第一节 浪漫主义旗帜下主情与重想象之别:《童心说》与《诗之辩护》——比较诗学之“中西诗学比较”的实践阐释 420
第二节 实践与介入:文学实践性研究与萨特的介入文学观——比较诗学之“中西诗学对话”的实践阐释 429
第三节 刘勰“隐秀论”与雅各布森“隐喻、换喻观”互释——比较诗学之“中西阐发”的实践阐释 440
参考文献 449
后记 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