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
1.1 本书撰写的目的与对象 1
1.2 《死结》:题目的意义与翻译 7
1.3 “死结”之前的翻译问题 13
1.3.1 “灵机”、“灵知”与人神交际 13
1.3.2 连续性的意义及其翻译学的价值 21
1.4 方法与边界 28
1.5 没有界线的谢意 35
2 “死结”、“死亡”边界的“这边”的翻译及其意义 37
2.1 “死结”与翻译的可能性连接 37
2.1.1 人的生命、自我翻译与语词转化 37
2.1.2 语言、“死结”与翻译 48
2.1.3 主体的多元性与语言的“巴别塔化” 57
2.1.4 “死结”的研究史 67
2.2 “义务”与翻译 77
2.2.1 “义务”与“超义务”及其意义 77
2.2.2 “义务”的“指令”与翻译的作用 82
2.3 “死结”的形态与“翻译思维” 95
2.3.1 “死结”的三种形态与现代技术支配下的翻译的难题 95
2.3.2 “死亡”的可译性与翻译思维 100
2.3.3 三种边界的翻译学启示:德里达对海德格尔的“死亡生存论分析”的分析 111
2.4 生死之间的斜线与“死亡”的多元性 124
2.4.1 生死与“死亡” 124
2.4.2 阐释循环的“死结” 127
2.5 “死结”的跨越:解释的模棱两可与极限的束结 155
2.5.1 “死结”的“结-构” 155
2.5.2 “到达”与“延异” 159
2.5.3 20世纪的“差异”理论与德里达“延异”的“死结” 166
2.6 小结:德里达对于翻译理论研究的启示 179
3 等待(在)到达(边上) 186
3.1 “死亡”之外:超出语言边际的“语际翻译” 186
3.1.1 “死亡”的多元与翻译的要求 186
3.1.2 “语际翻译”的非语言指向 192
3.2 “鬼魂”:不在哲学之内的生命及其可能含有的对话性 197
3.2.1 “死亡的生存论”虚构的边界与“语际翻译”的魂兮归来 197
3.2.2 “灵知”的“语际翻译”倾向:苏格拉底的“灵机”与翻译的基础 203
3.2.3 “自我翻译”的“内对话” 215
3.2.4 洛克的“心灵语言”、庄子的“物化”及其“语际翻译” 220
3.3 内在距离与“语际翻译” 231
3.3.1 “人知鱼之乐”的可能性与“语际翻译”的“自我翻译”基础 231
3.3.2 异己的“鬼魂”与停滞的“自我翻译” 236
3.3.3 “天人合一”的翻译学意义 243
3.4 等待、相互等待与翻译的可能性 249
3.4.1 德里达的三种“等待” 249
3.4.2 “等待”与翻译学研究 256
3.5 德里达“一以贯之”的思想倾向与语际的“死结” 262
3.5.1 德里达“一以贯之”的“自我翻译” 262
3.5.2 “逻各斯”的疑难 266
3.6 等待的意义与翻译的哲学化 276
3.6.1 “死亡”的“这边”的“等待” 276
3.6.2 离散、殖民与“自我翻译” 279
3.6.3 “无名”的困惑与翻译倾向,“今之隐机者”与“主体的贫乏” 284
3.6.4 德里达的“主体”的女性化及其翻译指向 292
3.7 苏格拉底、庄子与德里达:对话的可能性及其翻译问题 301
3.7.1 苏格拉底与翻译的根本 301
3.7.2 庄子的“今之隐机者”与苏格拉底的“灵知” 304
3.8 “作为”被更换为“属于”的秘密:翻译 309
3.8.1 德里达对海德格尔“死亡的生存论分析”的颠覆 309
3.8.2 回到“作为”的可能性与生命本身的非结构意义 314
3.9 小结:海德格尔的批判性继承 322
3.9.1 “思念之思”与“作为” 322
3.9.2 海德格尔的“作为-结构”及其对翻译研究的重大意义 325
4 结语:向海德格尔返回途中的翻译及其研究 333
4.1 海德格尔的结构主义的批判,兼论差异及不可通约性问题 333
4.2 “死亡”之后的翻译研究:“灵知”指向及其他 346
参考文献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