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护理学与护理专业 1
第一节 护理学的概念和范畴 2
一、护理学的概念 2
二、护理学的工作范畴 3
三、护理工作的方式 4
四、护理学专业 6
第二节 护理学的发展 7
一、护理学的形成 8
二、南丁格尔与现代护理 9
三、中国护理学的发展 11
四、21世纪护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13
第三节 护理工作中的思维方法 14
一、评判性思维 15
二、循证护理 16
第二章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18
第一节 医学模式转变对护理工作的影响 19
一、医学模式的概念 19
二、医学模式的转变 19
第二节 人 22
一、人是一个整体 22
二、人是一个开放系统 22
三、人的基本需要 23
四、人的基本目标 23
五、人的能力 24
六、人的自我概念 24
七、护理中人的范围 25
第三节 环境 25
一、人的内环境 26
二、人的外环境 26
第四节 健康与疾病 27
一、健康的定义 27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28
三、疾病的概念 29
四、健康的模式 32
五、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32
第五节 护理 33
一、护理的概念 33
二、护理的内涵 34
三、护理概念的演变过程 35
四、整体护理 37
第三章 护士在卫生保健中的作用 39
第一节 我国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方针 40
一、保健的概念与模式 40
二、我国卫生工作的方针 40
第二节 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42
一、世界卫生组织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 42
二、初级卫生保健 44
三、我国的医疗卫生保健体系 48
四、我国卫生保健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49
第三节 护士在卫生保健中的作用 50
一、角色理论概述 50
二、护士的角色功能 51
三、护士在卫生保健中的作用 54
第四章 文化与护理 56
第一节 概述 56
一、文化的概念 57
二、文化的特征 59
三、文化的功能 60
四、文化背景对护理的影响 61
第二节 文化休克 62
一、文化休克的概念 62
二、文化休克的原因 63
三、文化休克的分期 64
四、文化休克的表现 65
五、影响文化休克的因素 66
六、文化休克的预防 66
第三节 文化护理 67
一、跨文化护理理论 67
二、文化护理的技巧 69
三、文化护理的原则 70
四、满足病人的文化需求 70
第五章 护患关系与沟通 74
第一节 病人角色 75
一、基本概念 75
二、病人角色特征 75
三、病人角色适应中常见的行为改变 76
四、病人角色适应中常见的心理反应 77
五、影响病人角色适应的因素 78
六、指导病人适应角色的护理措施 79
七、病人的权利与义务 79
第二节 护患关系 81
一、护患关系的性质 81
二、护患关系的基本内容 81
三、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 82
四、护患关系的建立过程 83
五、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对护士的要求 84
第三节 护患沟通 85
一、沟通的概念 85
二、沟通过程的基本要素 86
三、护患沟通层次 87
四、沟通方式 88
五、影响有效沟通的因素 92
六、与特殊病人的沟通 94
第六章 护理学相关理论 95
第一节 系统理论 96
一、系统的基本概念 96
二、系统的分类 96
三、系统的基本属性 97
四、一般系统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98
第二节 需要理论 100
一、概述 100
二、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 100
三、需要层次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102
第三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 104
一、成长与发展的基本概念 104
二、有关成长与发展的理论 106
第四节 压力与适应理论 111
一、压力 111
二、适应 113
三、对压力的防卫 114
四、压力与适应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115
第七章 护理学理论 118
第一节 奥瑞姆的自理模式 119
一、奥瑞姆自理模式内容 119
二、自理模式的意义 122
三、奥瑞姆自理理论与护理实践的关系 123
四、护理病例 123
第二节 罗伊的适应模式 124
一、罗伊适应模式的内容 124
二、适应模式的意义 126
三、罗伊适应模式与护理实践的关系 127
四、护理病例 128
第三节 纽曼的保健系统模式 130
一、纽曼保健系统模式的内容 130
二、保健系统模式的意义 132
三、纽曼保健系统模式与护理实践的关系 133
四、护理病例 133
第八章 护理程序 137
第一节概述 138
一、护理程序的概念 138
二、护理程序的理论基础 138
三、护理程序的发展历史 138
四、护理程序的结构与功能 139
第二节护理程序的步骤 139
一、护理评估 140
二、护理诊断 142
三、护理计划 146
四、护理实施 150
五、护理评价 152
第三节 护理病历 153
一、入院护理评估单 154
二、护理计划单 156
三、护理记录单 156
四、出院护理评估单 156
第九章 健康教育 163
第一节 概述 163
一、相关概念 164
二、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164
三、健康教育的原则 164
四、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165
五、健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165
第二节 健康教育模式 166
一、健康信念模式 166
二、保健教育过程模式 168
三、健康促进模式 171
第三节 健康教育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173
一、健康教育的程序 173
二、健康教育的内容 175
三、健康教育的方法 176
四、实施健康教育时的注意事项 178
第十章 临终关怀 179
第一节 临终关怀概述 180
一、临终关怀的概念 180
二、临终关怀的基本原则 180
三、临终关怀的发展史 181
第二节 临终关怀的相关概念 181
一、临终 181
二、死亡 182
三、安乐死 183
第三节 临终病人的心理关怀 184
一、临终关怀的相关理论 184
二、临终病人的基本需要 186
三、临终病人的权利 187
四、临终病人的心理关怀策略 187
第四节 临终病人家属的居丧照护 188
一、临终病人家属面临的压力 188
二、临终病人家属居丧悲伤心理发展过程 189
三、丧亲者的心理辅导策略 190
参考文献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