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实验方法学 第2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袁肇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030195852
  • 页数:351 页
图书介绍:本书属于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书内容上系统的阐述中医诊断有关的实验研究的理论,技能和应用。本书除绪论外,共5篇23章。

绪言 1

一、中医诊断实验方法学的研究内容 1

二、中医诊断实验方法学的学科特点 1

三、中医诊断实验方法学的学术地位 2

四、中医诊断实验研究的概况 3

五、中医诊断实验研究的展望 6

第一篇 中医诊法实验研究方法 8

第1章 微循环观测 8

第一节 微循环基本知识 8

一、正常微循环 8

二、病理微循环 11

三、微循环的研究方法 12

第二节 微循环检测技术 13

一、人体活体微循环观察 13

二、动物活体微循环观察 16

第三节 微循环观察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17

一、中医诊法的微循环研究 17

二、中医辨证与微循环的关系 17

三、中医药对微循环的影响 19

四、病证演变与微循环变化 20

第四节 微循环观测实验指导 21

实验1-1 爪甲望诊与甲襞微循环检测 21

实验1-2 舌质望诊与舌尖微循环检测 22

第2章 热红外成像 25

第一节 红外成像的基本知识 25

一、红外线的物理特性 25

二、人体生物红外辐射 25

第二节 红外成像的检测技术 26

一、红外热像仪简介 26

二、医用红外热图的检测方法 27

三、医用红外热图的检测指标 28

四、红外热图检测的注意事项 28

第三节 红外热像观察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28

一、面部红外热像图的研究 28

二、舌部红外热像图的研究 29

三、背部红外热像图的研究 29

四、经络的红外热像图研究 30

五、气功效应的红外热像图观察 31

第四节 红外热像检测实验指导 31

实验2 中医面部望诊的红外热像检测分析 31

第3章 光电血管容积图检测 33

第一节 光电血管容积图的基本知识 33

一、光电血管容积图描记的原理 33

二、中医血管容积检测的机理 34

第二节 光电血管容积图检测技术 35

一、光电血管容积图的检测装置 35

二、光电血管容积图的检测指标 35

三、光电血管容积图的检测技术 39

第三节 光电血管容积图检测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40

一、中医望诊、脉诊研究 40

二、中医辨证学研究 42

三、疾病诊断研究 42

第四节 光电血管容积图检测实验指导 43

实验3-1 面部色诊与光电血管容积图的检测分析 43

实验3-2 中医舌色与舌光电血管容积图的检测分析 46

第4章 舌苔脱落细胞学检测 49

第一节 脱落细胞学的基本知识 49

一、正常脱落细胞 49

二、变性上皮细胞 51

三、肿瘤细胞 52

第二节 舌苔脱落细胞的检验技术 52

一、舌苔的制片、固定与染色 52

二、舌苔脱落细胞的检测指标 55

第三节 舌苔脱落细胞检测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57

一、舌苔形成原理的研究 57

二、正常舌苔脱落细胞的常值研究 57

三、病理舌苔舌脱落细胞变化的研究 58

四、舌苔脱落细胞与辨证辨病的研究 59

五、中医舌苔细胞学诊断研究的展望 61

第四节 舌苔脱落细胞学检测实验指导 61

实验4-1 舌苔脱落细胞的制片与染色 61

实验4-2 舌苔脱落细胞的镜检分析 63

第5章 声图检测 65

第一节 声图检测的基本知识 65

一、声图检测的基本原理 65

二、声图检测的理论探讨 65

第二节 声图的检测技术 66

一、声图检测的装置 66

二、声图检测的方法 67

三、声图检测的影响因素 67

第三节 声图检测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68

一、中医声诊研究 68

二、中医声图检测的评价与展望 69

第四节 声图检测实验指导 70

实验5 中医男女语声听诊及声图的检测分析 70

第6章 气相色谱检测 73

第一节 气相色谱的基本知识 73

一、气相色谱的基本原理 73

二、气相色谱的应用探讨 74

第二节 气相色谱的检测技术 75

一、气相色谱的检测装置 75

二、气相色谱的检测指标 76

三、气相色谱检测的影响因素 79

第三节 气相色谱检测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80

一、中医嗅诊研究 80

二、气相色谱检测的评价与展望 81

第四节 气相色谱检测实验指导 81

实验6 胃热口臭患者口腔气味成分的气相色谱检测分析 81

第7章 临床量表评定 84

第一节 量表评定的基本知识 84

一、心理测量的相关概念 84

二、量表的概念及分类 85

第二节 量表的编制及相关技术指标 86

一、编制量表的原则及一般程序 86

二、考核量表质量的指标 88

第三节 量表评定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89

一、将通用量表直接应用于中医的相关研究 89

二、编写具有中医特点的量表 90

三、量表在中医应用研究中的展望 92

第四节 临床量表评定实验指导 93

实验7 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定实践 93

第8章 脉图检测分析 96

第一节 脉图基本知识 96

一、脉图研究概况 96

二、脉图描记的原理 98

三、脉图分析及判读方法 100

四、脉图中脉象要素的提取 102

五、常见脉象的脉图特征 104

第二节 脉图检测分析技术 113

一、检测准备 113

二、脉图描记 113

三、图纸分析 114

四、注意事项 115

第三节 脉图检测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116

一、研究中医脉诊理论 116

二、探讨证型与脉象的相关性 116

三、分析疾病与脉象的相关性 117

四、脉图研究的评价与展望 117

第四节 脉图检测分析实验指导 117

实验8-1 中医脉诊及脉图的描记与分析 117

实验8-2 运动对中医脉象及脉图的影响 120

第9章 穴位探测分析 123

第一节 穴位探测基本知识 123

一、中医穴位基本理论 123

二、体表内脏相关途径 123

三、常用诊断穴位定位 124

第二节 穴位探测方法 125

一、临床探测方法 125

二、实验探测方法 126

第三节 穴位探测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129

一、病证的穴位临床诊断研究 129

二、穴位脏腑相关的实验研究 130

第四节 穴位探测分析实验指导 130

实验9-1 穴位低电阻特性及对称性检测 130

实验9-2 耳穴染色诊断实验 132

第10章 计算机数字图像分析 135

第一节 数字图像分析基本知识 135

一、数字图像分析的基本原理 135

二、数字图像分析常识 136

三、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的构成 138

四、图像大小和分辨率 139

五、图像分析的主要参数 140

六、影响图像分析的主要因素 142

第二节 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 144

一、图像的定量分析 144

二、图像的灰度(光密度)检测 145

三、凝胶图像的检测 145

第三节 图像分析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146

一、在中医诊法研究中的应用 146

二、在中医辨证研究中的应用 148

第四节 计算机数字图像分析实验指导 149

实验10 中医舌图的计算机处理与测量 149

第二篇 中医辨证实验研究方法 152

第11章 自主神经与内分泌检测 152

第一节 自主神经及内分泌的基本知识 152

一、自主神经 152

二、内分泌系统 154

第二节 自主神经平衡状态及激素检测方法 155

一、自主神经平衡状态测定 155

二、激素的检测 155

第三节 自主神经及内分泌检测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156

一、中医证候的临床研究 156

二、中医证候的实验研究 159

第四节 自主神经与内分泌检测实验指导 160

实验11-1 寒热辨证与自主神经功能的临床检测分析 160

实验11-2 阳虚证家兔模型甲状腺功能变化的检测分析 162

第12章 血液流变学检测 165

第一节 血液流变学的基础知识 165

一、血液的宏观流变学性质 165

二、血细胞的流变学 167

第二节 血液流变学检测方法 168

一、血液与血浆黏度测定 168

二、血小板聚集性测定 169

三、血小板黏附性测定 170

四、红细胞聚集性测定 170

五、红细胞变形性测定 170

六、血沉方程K值计算 171

第三节 血液流变学检测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171

一、中医血瘀证临床研究 171

二、活血化瘀的药效研究 172

三、血瘀证模型实验研究 172

第四节 血液流变学检测实验指导 173

实验12-1 血瘀证家兔血浆黏度的检测分析 173

实验12-2 活血化瘀方药对血瘀证家兔血浆黏度的影响 175

第13章 生物化学检测分析 178

第一节 生化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178

一、检测标本的处理 178

二、常用分析技术 179

三、实验器具的处理 180

四、常用试剂的配制 180

第二节 生物化学检测方法 182

一、蛋白质测定 182

二、脂类及过氧化物的检测 184

三、酶类测定 186

四、电解质类测定 188

第三节 生化检测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190

一、证候物质基础研究 190

二、证候客观指标研究 190

第四节 生物化学检测分析实验指导 191

实验13-1 痰瘀阻络证病人三酰甘油的检测分析 191

实验13-2 衰老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测定 193

第14章 酶免疫技术 196

第一节 酶免疫技术基本知识 196

一、酶免疫的基本原理 196

二、酶免疫的主要实验材料 196

三、酶免疫技术类型 197

四、酶免疫技术的发展 197

第二节 酶免疫相关技术 198

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198

二、酶免疫组化技术常用基本方法 200

三、常用测定物质及其意义 201

第三节 酶免疫技术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

一、证本质研究 202

二、辨证分型研究 203

三、细胞凋亡与“痰瘀”模型研究 204

第四节 酶免疫技术实验指导 204

实验14-1 心血瘀阻证大鼠血浆α颗粒膜蛋白140含量测定 204

实验14-2 动脉粥样硬化痰浊内阻证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检测 206

第15章 细胞培养 210

第一节 细胞培养的基本知识 210

一、细胞培养室的设置 210

二、细胞培养的主要方法 211

三、细胞培养的注意事项 213

第二节 细胞培养技术 214

一、原代培养、传代培养和体内培养 214

二、培养细胞的观察 217

三、培养细胞的冻存、复苏与运输 218

第三节 细胞培养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219

一、研究中医证候本质 219

二、研究中药药理毒理 219

三、研究肿瘤防治机理 219

四、利用组织培养研究病毒 220

五、疾病防治研究 220

第四节 细胞培养实验指导 220

实验15 乳鼠离体细胞心气虚模型的制备与检测 220

第16章 分子生物学 223

第一节 分子生物学基本知识 223

一、核酸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223

二、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 224

三、DNA的复制 225

四、反转录 226

五、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226

六、基因克隆与克隆基因的表达 226

第二节 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 227

一、真核细胞DNA的制备 227

二、真核细胞总RNA的制备 228

三、PCR技术 229

四、核酸酶切与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 231

五、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232

六、Western印迹法检测蛋白质 234

七、组织与细胞原位杂交 235

八、DNA序列分析 237

九、DNA芯片技术 237

第三节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238

一、中医药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现况 238

二、中医药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展望 238

第四节 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 239

实验16-1 冠心病血瘀证病人ACE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分析 239

实验16-2 动脉粥样硬化痰瘀阻络证PDGF-A基因表达的检测分析 240

第三篇 中医诊断动物实验方法 244

第17章 中医动物实验基本知识 244

第一节 常用实验动物 244

一、常用实验动物的特性与用途 244

二、实验动物的选择 246

第二节 动物实验的基本技术 247

一、实验动物的捉持与固定 247

二、实验动物的除毛与麻醉 248

三、实验动物的给药方法 248

四、实验动物的取血与处死 249

第三节 中医诊断动物模型研究的思路与要求 250

一、复制中医动物模型的思路 250

二、中医实验教学动物模型的要求 251

第18章 中医诊断常用动物模型 253

第一节 四诊动物模型 253

一、舌象动物模型复制 253

二、脉象动物模型复制 254

第二节 证候动物模型 255

一、八纲证候动物模型 255

二、气血证候动物模型 255

三、脏腑证候动物模型 257

四、卫气营血证候模型 261

五、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262

第三节 中医诊断常用动物模型实验指导 263

实验18-1 家兔阴虚证舌象模型的复制 263

实验18-2 犬弦脉模型的复制 265

实验18-3 大鼠脾气虚证模型的复制 266

实验18-4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大鼠模型的复制 268

第19章 生物机能实验系统 271

第一节 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简介 271

一、组成与特点 271

二、设置及操作 271

三、实验数据的分析与统计 272

第二节 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操作技术 272

一、循环实验检测 272

二、呼吸实验检测 274

三、消化实验检测 276

四、泌尿实验检测 277

五、肌肉实验检测 279

六、中枢神经实验检测 280

第三节 生物机能检测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282

一、生物机能检测在中医诊法研究中的应用 282

二、生物机能检测在中医辨证研究中的应用 282

三、生物机能检测在中医药对脏腑功能影响研究中的应用 282

第四节 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实验指导 283

实验19-1 心血瘀阻证犬血压、心电、呼吸的检测分析 283

实验19-2 心气虚证小鼠心电图的测定 285

第四篇 中医病证量化诊断及综合性研究第20章 病证计量诊断 288

第一节 计量诊断的概念与意义 288

一、计量诊断的概念 288

二、计量诊断的意义 288

第二节 病证计量诊断的常用方法 289

一、Bayes公式法 289

二、最大似然法 291

三、逐步回归分析法 293

四、判别分析法 295

第三节 计量诊断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298

一、四诊的计量诊断研究 298

二、证候的计量诊断研究 302

三、疾病的计量诊断研究 304

第四节 实验指导 305

实验20 心气虚证计量诊断指数表的建立与应用 305

第21章 计算机辨证 310

第一节 计算机辨证研究的概况 310

一、国内研究概况 310

二、国外研究概况 310

第二节 中医计算机辅助诊疗系统的研制 310

一、计算机辅助诊断的基本过程 311

二、中医诊疗信息的处理 311

三、证素的计量判别 313

第三节 计算机辨证软件介绍 318

一、概述 318

二、系统介绍 318

三、临床应用 320

四、病案管理 321

五、新药编辑 321

第四节 计算机辨证实验指导 322

实验21 计算机模拟辨证训练 322

第22章 中医诊断探索性实验 325

第一节 探索性实验的设计 325

一、选题 325

二、设计 326

三、实施 329

第二节 探索性实验的评价 332

一、分析 332

二、总结 333

第三节 探索性实验举例 333

一、健康男女青年寸、关、尺三部脉象差异的实验研究 333

二、脾气虚证小肠运动异常实验观察 334

第四节 中医诊断探索性实验指导 334

实验22-1 黄苔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快速尿素酶试验 334

实验22-2 2型糖尿病血瘀证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336

第23章 中医临床诊断试验研究 339

第一节 中医诊断试验研究的设计 339

一、金标准的确定 339

二、研究对象及样本含量计算 339

三、诊断试验界点的确定 341

第二节 中医诊断试验的评价指标及正常参考值的确定 342

一、中医诊断试验的评价指标 342

二、中医诊断试验正常参考值的确定 345

第三节 提高诊断试验诊断效率的方法及评价 346

一、提高诊断试验诊断效率的方法 346

二、中医诊断试验中常见偏倚的处理 348

三、中医诊断试验的评价原则 350

第四节 中医临床诊断试验研究实验指导 351

实验23 肝郁脾虚证的诊断标准评价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