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1
上篇 经络腧穴 7
第一章 经络总论 7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7
一、十二经脉 7
二、奇经八脉 9
三、十二经别 9
四、十五络脉 10
五、十二经筋 10
六、十二皮部 11
第二节 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11
一、标本与根结 11
二、气街 12
三、四海 12
第三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13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13
二、经络的病理变化 13
第四节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14
一、诊断 14
二、治疗 14
第二章 腧穴总论 16
第一节 腧穴的分类和命名 16
一、腧穴的分类 16
二、腧穴的命名 17
第二节 腧穴的作用及主治规律 18
一、腧穴的作用 18
二、腧穴的主治规律 19
第三节 特定穴 27
一、特定穴的意义 27
二、特定穴的分类和特点 28
第四节 腧穴的定位取穴方法 29
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29
二、骨度折量法 30
三、简便定位取穴法 30
四、手指同身寸定位取穴法 31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33
第一节 十二经脉和腧穴 33
一、手太阴肺经 33
二、手阳明大肠经 35
三、足阳明胃经 37
四、足太阴脾经 41
五、手少阴心经 43
六、手太阳小肠经 45
七、足太阳膀胱经 47
八、足少阴肾经 53
九、手厥阴心包经 55
十、手少阳三焦经 56
十一、足少阳胆经 59
十二、足厥阴肝经 63
第二节 奇经八脉和腧穴 65
一、任脉 65
二、督脉 67
三、冲脉 70
四、带脉 71
五、阴维脉 71
六、阳维脉 71
七、阴跷脉 71
八、阳跷脉 72
第三节 常用奇穴 72
一、头颈部穴 72
二、胸背部穴 73
三、上肢部穴 74
四、下肢部穴 75
中篇 刺灸法 79
第四章 刺灸法总论 79
第一节 刺灸法的定义与作用 79
第二节 刺灸法的源流 79
一、针刺的起源与发展 79
二、灸法的起源和发展 80
第三节 刺灸法的原则 81
一、治神 81
二、守气 81
第四节 刺法及灸法操作的量学要素 81
一、刺法的量学要素 81
二、灸法的量学要素 82
第五章 刺法灸法各论 83
第一节 毫针刺法 83
一、毫针的构造、规格、检查和保藏 83
二、毫针刺法的练习 85
三、针刺前的准备 85
四、毫针刺法 88
五、行针和得气 91
六、针刺补泻手法 94
七、留针与出针 95
八、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96
九、针刺注意事项 98
第二节 灸法 98
一、灸法的作用 99
二、灸法的种类、方法和应用 99
三、施灸的注意事项 103
第三节 拔罐法 104
一、罐的种类 104
二、罐的吸附方法 105
三、拔罐的应用 106
四、拔罐的作用和适用范围 107
五、起罐方法和注意事项 107
第四节 三棱针法、皮肤针法、皮内针法、电针法、穴位注射法 107
一、三棱针法 107
二、皮肤针法 108
三、皮内针法 110
四、电针法 110
五、穴位注射法 112
第五节 头针 113
一、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113
二、头针的适应证 115
三、头针的操作方法 115
四、注意事项 116
第六节 耳针 116
一、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116
二、耳廓表面解剖 116
三、耳穴的分布 117
四、耳穴的部位和主治 118
五、耳穴的临床应用 124
下篇 针灸治疗 129
第六章 治疗总论 129
第一节 针灸的作用 129
一、疏通经络 129
二、调和阴阳 129
三、扶正祛邪 130
第二节 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130
一、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 130
二、影响针灸作用的因素 131
第三节 针灸治疗原则 132
一、三因制宜 132
二、调整阴阳 132
三、扶正祛邪 133
四、标本缓急 133
五、局部与整体 134
第四节 针灸临床诊治特点 134
一、辨证与辨经结合 134
二、辨证与辨时结合 134
三、调神与调气并重 135
第五节 针灸处方 135
一、选穴原则 135
二、配穴方法 137
三、刺灸方法的选择 139
第六节 特定穴的内容和应用 139
一、五输穴的内容和应用 139
二、原穴、络穴及其应用 141
三、俞穴、募穴及其应用 141
四、八脉交会穴及其应用 142
五、八会穴及其应用 143
六、郄穴及其应用 143
七、下合穴及其应用 143
八、交会穴的内容和应用 144
第七章 治疗各论 150
第一节 急症 150
一、高热 150
二、抽搐(痉证) 151
三、休克 152
四、心绞痛 154
五、胃绞痛 156
六、胆绞痛 157
七、肾绞痛 158
第二节 内科疾病 159
一、上呼吸道感染 159
二、急性支气管炎 161
三、慢性支气管炎 163
四、支气管哮喘 165
五、高血压 168
六、心律失常 170
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72
八、脑梗死 175
九、脑出血 176
十、老年性痴呆 178
十一、癫痫 180
十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183
十三、三叉神经痛 184
十四、坐骨神经痛 186
十五、肌营养不良 188
十六、头痛 190
十七、神经衰弱 193
十八、抑郁性精神病 195
十九、急性胃炎 196
二十、慢性胃炎 197
二十一、消化性溃疡 199
二十二、胃下垂 200
二十三、顽固性呃逆 201
二十四、神经性呕吐 203
二十五、急、慢性肠炎 203
二十六、非特异性结肠炎 205
二十七、功能性便秘 206
二十八、细菌性痢疾 207
二十九、脱肛 209
三十、胆结石 210
三十一、泌尿道感染 211
三十二、非梗阻性尿潴留 213
三十三、性功能障碍 214
三十四、男性不育症 215
三十五、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216
三十六、肥胖症 218
第三节 皮外骨伤科疾病 220
一、急性腰扭伤 220
二、慢性腰肌劳损 221
三、落枕 223
四、颈椎病 224
五、腰椎间盘突出症 226
六、周围神经损伤 228
七、外伤性截瘫 229
八、腱鞘囊肿 231
九、肩关节周围炎 232
十、寻常痤疮 233
十一、荨麻疹 234
十二、丹毒 235
十三、带状疱疹 237
十四、疔疮 238
十五、脱发 239
十六、神经性皮炎 240
十七、寻常疣 241
第四节 妇儿科疾病 242
一、月经紊乱 242
二、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244
三、痛经 246
四、闭经 247
五、宫颈炎 249
六、子宫脱垂 250
七、围绝经期综合征 251
八、乳腺增生 252
九、子宫阵缩无力 253
十、胎位不正 255
十一、不孕 256
十二、小儿惊厥 257
十三、小儿遗尿 258
十四、小儿消化不良 260
十五、小儿脑瘫 261
十六、小儿多动症 262
第五节 五官科疾病 263
一、结膜炎 263
二、鼻窦炎 264
三、过敏性鼻炎 266
四、牙痛 267
五、急性扁桃体炎 269
六、急、慢性咽炎 270
七、假性近视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