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理性开放的人文主义——孔子的成长经验 1
人的意义 2
孔子的时代背景 3
今日研究儒家之必要性 4
如何着手研究? 5
孔子的成长经验 7
基于理性的原则 8
学的内容 9
由学而教 13
基本思想的架构 15
现代人生的全面反省 21
了解传统 22
理念与文化 23
参考资料 23
第二章 人生之道的同与异——培养个人兴趣 27
人性的本质 28
人生不可无志 31
人之志与个人之志 31
性向与志趣 34
性格与人生之道的关系 36
人生之道的表现 38
以“外王”(外用于世)为目标 38
以“内圣”(内求于已)为基础 39
际遇不可强求 39
风格与成就 41
大异其趣的道家人士 45
钟鼎山林各有天性 45
智慧的呈现 46
实践的价值 48
认识自己 52
一生的目标 53
自我实现的目的 54
参考资料 55
第三章 家庭与人性的原始面貌——回归根源 59
人类经验的限制与潜能 60
复杂多样的人的世界 62
具体生命的各种限制 65
共同生活的和谐要求 67
回顾个人的主动力量 68
理解人性三部曲 70
生理的基本需求 70
心理的关怀与互动 73
伦理表现的形式与条件 75
选择的自由 78
人性向善的论点 80
内在的指示 81
和谐的人际关系 82
由家庭出发 85
自我践行 87
参考资料 88
第四章 人际相与的层次及限制——立身处世 91
开拓心胸 92
知人与自知 92
慎言与行动 95
人我相待之道 97
自我陶冶 99
直的本性 99
礼的教化 102
对乡愿的批判 104
择善固执 107
成己、成人、成物 112
相互的尊重 115
参考资料 116
第五章 结伴同行,共创理想 119
结缘择友 120
益者三友 122
损者三友 124
知己难遇 125
朋友与师生 127
心灵的父兄 127
志业的同伴 128
和古人做朋友 129
今日的友谊 131
认识自我 131
结缘、惜缘、随缘 131
核心团体——知情意 132
入世之必要 134
自我与群体 135
己立与立人 138
人生的正途 139
孔子的心志 142
得君行道 143
教育弟子 144
文化传统 145
富贵与道义 146
以智慧判断出处进退 150
以能力用于世、品德成于己 151
参考资料 152
第六章 参赞化育,天人之际 157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58
自然的范围 158
为生存而奋斗 159
为生产而设计 160
享受生趣 160
如何欣赏自然 163
由回归而调节 163
由启悟而安顿 165
由比喻而励志 166
如何与自然世界和谐共存 168
由人间定位到参赞化育 168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170
认识信仰 172
自然生命与价值生命 174
传统与信仰 175
祖先崇拜与鬼神、祭祀 176
命运与生死 179
一切生命的限制 179
价值上的困惑 180
命运与使命 180
天人之际 182
天之主宰与命令 182
人之自觉与行善 183
天人合德 184
参考资料 185
第七章 艺术陶冶与充实之美——培养个人兴趣 191
艺术陶冶 192
诗教 194
乐教 200
人文之美 207
点化困境 207
开创新意 209
和谐快乐 212
人格之美 214
身心合一 214
充实之美 215
自由无待 217
参考资料 218
第八章 走上快乐的人生 221
快乐的条件 222
由内而发,人人可至 225
超越困境的动力 227
值得奋斗的目标 228
快乐的过程 229
对己、对人之坦直 229
情绪与情操之平衡 231
人文素养之涵咏 232
快乐与人生目的 235
以“人性向善论”为前提 235
行善使人成全自我 236
自得无待的自由 237
如何在现代人生中实践儒家 239
参考资料 240
对话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