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 第1卷 五四-1960年代》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万华著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32925366
  • 页数:529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部体例新颖、面向新闻专业学生的文学史教材,打破了过去僵硬的以时间区域划分的旧体例,同时兼顾新闻专业的教学特性,注意引导,侧重鉴赏,突出现当代文学的美感特性。

上编(1917—1937. 7

第一章 早期新文学 3

第一节 新文学的产生 3

蓄势:晚清民初的文学变革 梁启超、王国维、鲁迅等文学变革的思想资源 “三界革命”主张及其影响 语文革新思路的展开 域外作品翻译的兴盛  大众传媒影响下文学建制的变化 近代报业的发展 稿酬制度的建立 职业撰稿人、自由办刊人队伍的形成文学革命的过程 语言变革包含的思想革命 文化守成主义对新文学观念、思路调整的影响 周作人等的文学主张 “五四”文学革命精神及其历史评价第二节 早期新诗 20

胡适新诗的主张和实践 29

新诗和古典诗语的沟通 29

小诗派的形成 29

冰心的诗 29

宗白华的诗 29

湖畔诗人的情诗 29

新诗产生的意义 29

第三节 “为人生”的小说创作 29

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艺术取向 39

从问题小说到人生写实小说 39

冰心、王统照的小说 39

许地山的小说创作 39

叶圣陶的小说 39

许钦文和台静农 39

王鲁彦的小说创作 39

第四节 郭沫若、郁达夫等创造社作家的创作 39

创造社 浪漫精神高扬下的变异 49

郭沫若的诗 诗歌美学观的变化 “泛神论”的诗化和《女神》的时代性 两种想象力的驰骋自由体诗的创造 49

郁达夫的小说 “自叙传”的创作观念 自伤自悼中的艺术升华 青年失败者的形象 独异的叙事风格 49

第五节 李金发和象征诗派 49

象征主义的本土诠释 54

象征诗派的艺术追求 54

李金发的诗作 象征主义的率先实践 54

穆木天等的诗作 54

第六节 闻一多、徐志摩和新月诗派 54

新月诗派的界说 63

新月诗派的艺术追求 63

闻一多的诗作 注重形式的唯美追求 抒情的客观化 东方情怀和现代意识的结合 63

徐志摩的诗 自由性灵的呈现 意象和语言 63

朱湘的诗作 63

第七节 周作人、朱自清和现代散文的产生 63

现代散文的多种流脉 69

“随感录”开启的杂文创作 69

“美文”和“言志”小品 69

周作人的散文创作 东方趣味观的表达 娓谈体式的开启 69

朱自清的散文 69

冰心的散文 69

第八节 现代话剧的产生 69

“五四”前后现代话剧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 73

欧阳予倩的剧作 73

丁西林的喜剧创作 73

洪深的剧作 73

第二章 鲁迅 73

第一节 《呐喊》和《彷徨》 73

鲁迅“启蒙主义”的深刻性 对启蒙和启蒙者的质疑 80

鲁迅小说的悲剧意识 80

小说形式实验的广泛性 80

艺术表达的回旋性 “反讽”的结构原则 80

第二节 《野草》和《朝花夕拾》 80

《野草》的基本结构和鲁迅哲学 85

“独语”中的灵魂逼视 85

散文诗的成熟体式  85

《朝花夕拾》闲话风的精神追求和艺术韵味 85

第三节 杂文和《故事新编》 85

杂文体式和早期杂文 97

鲁迅后期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 杂文集名和社会面影 “首在立人”中的批判性 杂文艺术思维的成熟 自由创造的杂文形式和杂文语言 97

《故事新编》的集大成性 97

第三章 左翼文学创作 97

第一节 政治对峙中的文学思潮和创作格局 97

文学政治化的历史启示 101

左翼文学思潮同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对峙 101

左翼文学的生存环境和历史特征 101

左翼、京派、海派三足鼎立的创作格局 101

第二节 茅盾 101

茅盾创作的理性色彩 107

《蚀》三部曲的开拓性 107

《子夜》的史诗性质和世态小说笔趣 107

《霜叶红似二月花》圆润精致的艺术表现 107

宏阔而多姿的艺术结构 107

堪称大家的散文艺术 107

第三节 左翼小说创作 107

早期左翼小说的浪漫蒂克和蒋光慈的创作 118

柔石小说的人性关怀 118

茅盾影响下的社会剖析派 118

吴组缃的小说创作 118

沙汀的乡土讽刺小说 118

艾芜小说 从边地到四川乡土社会 118

丁玲的创作 从左联到延安时期 118

张天翼的讽刺小说 118

第四节 田汉、夏衍等的剧作 118

左翼戏剧运动 126

田汉剧作 广采博取中的“新浪漫主义” 富有时代色彩的抒情性 126

夏衍剧作 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相结合的创作立场 创作模式的成功“转移” 简约、厚实、含蓄的艺术风格 126

第四章 京派文化影响下的文学 126

第一节 老舍 126

老舍小说的世界性和乡土性 134

文化视角和市民世界 134

老舍后期小说的变化 134

京味幽默和口语文学化 134

老舍创作的价值 134

第二节 京派和京派作家创作 134

京派的两种概念 142

京派小说的特点 142

废名小说的哲思追求和审美创造 142

萧乾 朱光潜 林徽因 142

第三节 京派大师沈从文 142

沈从文的文学气质和创作变化 154

“城”“乡”相遇而对峙的小说题旨 154

沈从文后期小说的变化 154

文体自由性和叙事结构的多样化 154

多种语言资源的融汇 154

沈从文的散文世界 154

第五章 海派影响下的文学创作 154

第一节 戴望舒与现代派诗歌 154

现代诗派的艺术追求 164

戴望舒现代诗的三个时期 从早期象征主义到成熟的现代主义 164

何其芳诗文的唯美至情 164

卞之琳诗艺的现代性 主智和“隐匿” 164

第二节 施蛰存、穆时英和现代派(新感觉派)小说 164

海派小说和新感觉派小说 173

穆时英的洋场小说 173

施蛰存和《现代》杂志 173

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 中国本土精神和西方现代主义的交汇 173

第三节 通俗小说和刘云若、张恨水的创作 173

雅俗的对举意义和格局的演变 186

“五四”前夕独占文坛中心的通俗小说 186

新文学压力下通俗小说的调整和成熟 186

刘云若 “通俗小说领袖群伦的巨匠” 186

张恨水 通俗文学经典性作品的提供 186

武侠小说的繁荣发展 186

第六章 巴金、曹禺等独立作家的创作 186

第一节 巴金 186

巴金早期小说的“革命”情结 193

《家》对中国“家”文化的解构 193

《憩园》和《寒夜》的悲剧艺术 193

第二节 曹禺 193

《雷雨》的悲剧意蕴 203

《雷雨》奠定的曹禺剧作风格 203

《日出》到《原野》的新探索 203

《北京人》:曹禺的巅峰之作 203

曹禺的戏剧观及其对中国话剧的影响 203

第三节 李劼人、丰子恺等的创作 203

李劼人的“大河小说” 风俗世情和人性剖析结合中的历史叙事 1945

丰子恺的散文 1945

中编(1937.7— 1945

第七章 战争制约下的文学思潮运动和延安文学 211

第一节 世界战争文化格局中的战时中国文学思潮和创作格局 211

战时文学思潮的基本走向 文学和政治关系的紧张化 218

文学多中心机制的形成 218

战时中国文学艺术质量的提升 218

第二节 延安文学 218

延安文学的性质 225

延安整风前的文学 225

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精神 延安历史语境中党的文学的建设 225

《白毛女》和《王贵与李香香》 意识形态化趋势中的文学“寻根” 225

第三节 赵树理 225

赵树理出现的背景 233

大众化和政治化纠结中的赵树理方向 233

赵树理小说的现实主义深度 233

现代评书体的民间自在性 233

赵树理小说的语言追求 233

第八章 国统区文学 233

第一节 东北流亡作家群的创作 234

东北流亡作家群的创作追求 240

萧红的创作 回忆美学中的“萧红体” 丰富的生命感觉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揭示 240

第二节 艾青、七月派诗歌和其他诗人创作 240

艾青 左翼诗潮和现代派诗潮的统一 对农民、中国命运现代性追问中的诗歌意象 从生命感觉出发的艺术形式追求 252

七月诗派的流派特征和成就 252

田间和臧克家 252

第三节 路翎和七月派小说 252

七月派小说的追求 256

丘东平的战地小说 256

路翎小说形象和美感的异质性 256

第四节 西南联大——战后诗人群和冯至、穆旦的诗 256

西南联大诗人群:战争中的生命体验 哲思 自我搏斗 275

冯至的诗 “五四”“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生命的沉思《十四行诗集》 275

冯至散文集《山水》和小说《伍子胥》 275

穆旦的诗 生命被围的自觉意识 穆旦式的自我拷问 诗形象的现代生活化 275

战后青年诗人群的创作 275

第五节 徐訏、无名氏等的新浪漫(主义)小说 275

新浪漫小说 现实主义文学潮流外个人化、唯美化的创作思潮 289

徐訏40年代的小说 柏格森生命哲学的影响 多种雅俗因素的融合 批判性、建设性兼容的浪漫主义 289

徐訏五六十年代的小说 自由主义的文学立场 俗世人生的观照 “终极关切”的追寻 现代主义小说艺术的实践 289

无名氏的小说创作 个人性的浪漫主义传奇风格 289

无名氏《沉思试验》的文化哲思 长篇巨构《无名书稿》 289

鹿桥的《未央歌》 289

第六节 林语堂、梁实秋的创作 289

论语派和林语堂《论语》时期的写作 304

战时和战后林语堂的文学业绩 对现代文学开放性格局的拓展 作为“文化使者”的创作 创作的本土、传统风格 对西方/东方二元对立的深刻消解 梁实秋和《雅舍小品》第七节 国统区的话剧创作 304

戏剧时代的两股创作潮流 310

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 310

阳翰笙的历史剧 310

袁骏、陈白尘和吴祖光 310

第八节 香港地区早期新文学 310

新旧文学的并存 320

“中原”心态和本地化进程纠结中的战时香港文学 320

侣伦小说的香港本土性 320

鸥外鸥、柳木下诗歌的战时现代性和香港都市性 320

港岛传奇小说的创作 320

第九章 日占区文学 320

第一节 东北沦陷区文学 321

东北沦陷初期的文学 北满作家群的创作 329

东北沦陷中期的文学 文选文丛派的创作(山丁、秋萤、袁犀、梅娘) 艺文志派的创作(爵青、小松、疑迟) 329

东北沦陷后期的文学 女作家群的创作 329

第二节 华北沦陷区文学 329

校园文学开始的文坛复苏 吴兴华的诗作 张秀亚的小说 336

散文随笔的创作 周作人 南星 336

毕基初的小说 336

关永吉和“乡土文学” 336

北派通俗小说 336

第三节 上海“孤岛”和沦陷时期文学 336

上海“孤岛时期”的戏剧创作(于伶、阿英) 348

上海沦陷时期的刊物格局 348

唐弢的小说 348

钱锺书的小说 学者的渊博和睿智 348

师陀的小说 348

杨绛的创作 348

李健吾的剧作 348

诗领土社和沦陷区现代派诗潮 348

第四节 张爱玲 348

边缘性的战争人性体悟 357

小说创作的女性气度 357

雅俗、古今的沟通 357

散文世界的丰富层面 357

战后的创作 357

苏青 357

第五节 杨逵、吴浊流和日据时期台湾文学 357

新文学的发生和赖和的创作 370

《台湾文学》和《文艺台湾》的两种立场  370

杨逵、吴浊流的抵抗小说 370

吕赫若、张文环的家族、风俗小说 370

龙瑛宗的小说 370

下编(1945—1960年代后期) 370

第十章 中国大陆文学 370

第一节 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 370

东亚现代性曲折展开背景下的中国大陆大学 379

文学体制的建立 379

从批判胡风文艺思想到胡风“反革命集团”案 379

从批判电影《武训传》开始的社会批判运动模式 379

“双百方针”和知识分子政策 379

文学政治化的日益狭窄 379

新民歌运动呈现的“民间” 379

理论批评和创作的“突围” 379

第二节 诗歌 379

颂歌、战歌的流变 385

郭小川诗作 政治化环境中的生活思索 385

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 385

闻捷 李瑛 385

第三节 小说(上) 385

乡土文学的转型 395

孙犁的乡土抒情小说 395

周立波 从《暴风骤雨》到《山乡巨变》 395

柳青 《创业史》的突破 395

革命战争题材小说的特征 395

《红日》和《林海雪原》 395

第四节 小说(下) 395

历史叙事模式的重构 405

《红旗谱》《三家巷》《青春之歌》等的革命历史叙事 405

无产阶级文学叙事的进和退 405

文学一体化缝隙中的另类小说叙事 405

“百花时期”和“调整时期”的小说 405

第五节 散文与戏剧 405

散文流脉的单一化 410

“百花”时期的散文创作 “干预生活”的批判性意识 410

“调整”时期的散文创作 杨朔 秦牧 刘白羽 410

戏剧创作 410

第十一章 台湾文学 410

第一节 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 410

战后台湾文学转折时期的界说 420

三个文学课题 420

台湾当局对文艺的控制 420

“人的文学”和“自由的文学” 420

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革命性意义 420

文学刊物的多元形态 420

台湾省籍作家的乡土文学创作 420

第二节 诗歌(上) 420

战后诗歌发展概况 战歌、颂歌中的突围 434

蓝星诗社 自由创作的主张 434

覃子豪 台湾战后新诗的播种者 434

余光中 用“现代”提升“传统”、用“传统”拓展“现代”的诗歌观念 艺术生命蜕变中的诗作 434

罗门 都市诗和战争诗中的知性追求 434

蓉子 战后第一位台湾女诗人 434

第三节 诗歌(中) 434

现代派的成立 442

纪弦 诗生命的自信 主知的追求 442

郑愁予 无所为而为的诗观 东方化的现代感 442

杨牧 抒情叙事融合中的传统回归 442

第四节 诗歌(下) 442

创世纪诗社的现代诗视野 453

洛夫诗作 诗魔”和“诗禅”从艺术个性出发而“回归”传统 453

痖弦诗作 文化离散中的记忆塑像 “可感”“不可解”的诗世界 453

商禽 张默 叶维廉 453

第五节 小说(上) 453

小说多元典律空间的初步拓展 463

国民党意识形态背景下的小说 《马兰自传》和《旋风》 463

“中原乡土叙事”和“台湾乡土叙事” 463

朱西宁 原乡视野和现实讽喻 463

司马中原的乡野传奇 463

钟理和的“原乡”叙事 463

张深切 乡土叙事的价值取向 463

钟肇政 开放中的乡土“史诗”视野 463

第六节 小说(中) 463

从《现代文学》起步的台湾小说转型 473

白先勇 “台北人”和“纽约客”形象中的历史沧桑感和人类悲悯感 《孽子》的家国想象 开阔多样的现代小说技巧 473

欧阳子 心理分析小说的大胆探索 473

王文兴 题旨的反叛性和语言的实验性 473

陈若曦 超现实世界的探索 473

七等生 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融合 473

第七节 小说(下) 473

多种流脉中的女性小说 488

林海音 女性悲剧命运的深刻揭示 488

聂华苓 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互补 488

於梨华 旅外文学的开拓者 488

孟瑶 小说的多面手 488

郭良蕙 言情中的女性关怀 488

60年代通俗小说的浪潮 琼瑶 古龙 高阳 488

第八节 散文 488

战后散文的三种类型 三代作家 497

张秀亚 乡愁散文的突破 497

琦君 童真之真和淡泊之智中的传世之作 497

第二代散文家创作的多元格局 497

现代艺术创新中的第三代散文家 497

余光中 散文革命的主张和实践 497

许达然 承前启后的乡土散文 497

杂文变革的开始 497

第九节 戏剧 497

战后戏剧概况 三支戏剧队伍 小剧场运动 502

李曼瑰 “台湾现代戏剧之母” 502

姚一苇 现代和传统结合中的戏剧创新 502

第十二章 香港文学 502

第一节 文学思潮和创作格局 502

战后初期左翼文学在香港的主导 507

“五四”新文学传统的接纳和南来文人的“定居” 507

左右翼政治对峙中的创作“突围” 507

香港文学“主体性”的建设 人文生态和香港意识 507

第二节 小说(上) 507

战后小说的本土化进程 市民意识的认同和家国意识的萌生 516

舒巷城 最具香港乡土特色的小说 516

南来作家和香港小说成长的轨辙 516

徐速 新文艺的通俗化 516

刘以鬯 实验小说的成功实践 516

第三节 小说(下) 516

香港文学本地化进程中的新武侠小说 522

梁羽生 新武侠小说的开业宗师 522

金庸 “本土文学”传统的丰富和发展 522

历史小说创作 南官搏 董千里 522

第四节 诗歌、散文 522

两个诗人群落 两种诗潮 528

力匡、马朗等的诗作 528

叶灵凤等的散文 528

话剧展开的三种脉络 528

后记 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