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1
第一章 农民收入增长的趋势、制约和对策 14
第一节 农民收入增长的阶段性变化及近年增长的主要特点 14
一、农民收入增长的阶段性变化 14
二、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 15
第二节 农民收入和城乡收入差距 20
一、引言 20
二、农民收入结构和增长源泉的变化及其含义 22
三、城乡收入差距 27
第三节 分区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动趋势和特点 35
一、农民收入变化的地区差异 35
二、农民收入差距的地区格局改变了吗 39
第四节 农民收入增长的宏观经济条件 41
一、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 41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 44
三、农村投资与财政转移 48
四、贸易条件与农业开放 51
五、农民收入回归模型 55
第五节 农民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 59
一、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59
二、农产品供求格局的根本性变化加大了农民增收的困难 60
三、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加大 61
四、财政体制和税收制度难以适应当前农村发展的要求 61
五、金融制度缺陷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62
六、农产品市场流通体制发育还不完善 62
七、土地制度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64
八、政府行为还不够完善 64
第六节 对农民收入增长的预测及对策 65
一、对“十五”期间农民收入增长的预测及相关对策建议 65
二、2002年农民收入增长趋势预测及相关对策建议 68
三、2003年农民增收预测及相关对策建议 77
第七节 基于农民增收的财政政策选择 83
一、财政政策及其分配效应 83
二、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83
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取向 86
第二章 农民收入支持的政策演变和国际经验 88
第一节 中国农民收入支持政策的演变与实现途径 88
一、高速增长阶段(1978—1984年) 88
二、缓慢增长阶段(1985—1988年) 90
三、停滞增长阶段(1989—1991年) 93
四、稳定增长阶段(1992—1996年) 95
五、增幅下降阶段(1997—2000年) 96
六、恢复性增长阶段(2001—2003年) 98
七、政策分析小结 100
第二节 国外农民收入支持政策体系的内容与经验 101
一、国外农民收入支持的主要做法 102
二、国外农民收入支持体系的主要特点和启示 111
第三节 世界贸易组织规定许可的直接补贴政策 119
一、直接补贴的类别和世贸组织协议中的有关规定 120
二、国外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的主要措施 123
三、国外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的原因与特点 130
四、国外直接补贴政策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132
第四节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现状、特点和调整 134
一、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演变及特点 134
二、中国农业补贴水平的比较 135
三、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现状 137
四、农业投入品补贴政策调整的可能方向 139
五、政策建议 141
第五节 建立我国农民收入支持体系的建议 147
一、农民收入支持政策体系的目标 148
二、农民收入支持政策体系的设计原则 148
三、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民收入支持体系的具体建议 149
第三章 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制度创新与组织创新 154
第一节 制度创新与农民增收的关系 154
一、农民增收缓慢的制度障碍 154
二、制度创新是农民增收的关键 157
三、农村制度创新的战略思考 158
第二节 以制度创新促进农民增收 161
一、农地制度创新 161
二、农村经济组织创新 163
三、农村金融体制创新 165
四、行政体制创新,转变政府职能 166
第三节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与发展 166
一、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况 167
二、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 173
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制度安排 180
四、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建议 185
第四章 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进步 187
第一节 不同生产方式下主要畜禽产品的生产成本和效益 187
一、研究方法 187
二、养猪业不同生产方式的成本结构和经济效益比较 189
三、肉鸡饲养不同生产方式的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比较 193
四、肉牛饲养的成本和效益变化 196
第二节 节本增效技术的运用与推广 199
一、对节本增效型农业技术研究的基本状况 199
二、东部地区典型节本增效技术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201
三、中部地区生产新技术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分析 206
四、西部地区农业实用技术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212
五、关于加强推广“节本增效”型农业技术的建议 216
第三节 欠发达地区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实施 218
一、探索欠发达地区农业信息化可行路径的基本思路 218
二、欠发达地区农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9
三、可供借鉴的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规律和经验 220
四、欠发达地区农业信息化的路径选择 222
第五章 农村消费和农民的生计发展 227
第一节 国内市场和农村消费需求的变化及其原因 227
一、国内市场和农村消费需求的变化 228
二、消费需求变动的原因 231
第二节 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分析 233
一、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 233
二、农村居民消费函数 237
第三节 广州市农民消费需求结构变化的实证分析 240
一、广州市农户消费支出总量与结构特征 240
二、广州市农户消费支出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242
三、广州市农户消费需求升级的主要趋势 246
第四节 启动农村市场的对策 248
一、把增加农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作为扩大内需的着力点 248
二、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多地向增加农村公共投资倾斜,增强农民增收的内生性动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250
三、建立和健全包括医疗和养老在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选择降低风险的制度安排 251
四、培育农村资金市场,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251
五、以适销对路的商品供应农村 252
第五节 国有农场职工负担问题分析 252
一、国有农场农业职工负担现状与特点 252
二、农业职工负担过重的影响 258
三、农业职工过重负担产生的原因 260
四、农业职工负担的合理性分析 264
五、建立合理的规范化的农业职工负担机制 265
第六节 农户生计发展的案例研究 269
一、研究社区的基本情况和社区内农民发展的主要创新形式 269
二、农民发展创新的诱因及关键因素 271
三、农民发展创新的动力并非来自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及金融资本 272
四、政府促进农户生计发展的切入点——对培育农户社会资本的建议 275
第六章 农村教育、卫生医疗保障和新社区建设 279
第一节 农业教育与农业发展互动机制研究 279
一、21世纪初农业发展对农业教育的要求 279
二、农业发展与农业教育互动机制的理论分析 282
三、促进我国农业教育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 284
第二节 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现状和矛盾分析 286
一、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变化和现行经费来源渠道 287
二、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存在的主要问题 289
三、农村税费改革中农村基础教育投入面临的新问题 293
四、与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相关的两个重要理论问题 294
五、我国中长期强化财政支持农村基础教育的思路和建议 298
第三节 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投入关系的调查分析 301
一、调查概况 301
二、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与县级经济状况的关系 302
三、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与乡(镇)级经济状况的关系 307
第四节 农民职业技术教育 312
一、农民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情况 312
二、农民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需求状况 316
三、我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319
四、发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对策探讨 322
第五节 农村卫生医疗保障模式的创新 325
一、现阶段中国农村卫生医疗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325
二、重视政府在农村卫生医疗保障提供方面的作用 327
三、快速提升农村卫生医疗保障水平的对策 331
第六节 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 336
一、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的战略意义 336
二、农村新社区的特征、功能和任务 338
三、农村新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模式选择 342
四、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的对策措施 344
第七章 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理论、评价与对策 350
第一节 小康:从理想到现实的历史演绎 350
一、“小康”与“小康社会” 350
二、“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 351
三、由“总体小康”迈向“全面小康”的历史必然性 353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三农”问题和非均衡问题 354
一、“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 354
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区差异状况 356
三、小康实现程度的城乡差异 358
四、地区和城乡非均衡发展的理论阐释和原因分析 360
第三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性障碍 364
一、小康建设中的政府定位 364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 365
三、资源与人口 366
第四节 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分析 367
一、新疆兵团居民总体小康状况分析 367
二、兵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 369
三、兵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372
第五节 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综合评价 374
一、农村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374
二、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衡量标准 377
三、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综合评价 386
第六节 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难点和对策 390
一、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难点 390
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对策思路 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