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韩春利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500930846
  • 页数:314 页
图书介绍:本书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选人、育人、用人、留人四大部分的理论和目前我国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进行了综合系统的研究。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

第二节 文献综述 3

一、体育教师获取的研究 3

二、体育教师培养、培训的研究 4

三、体育教师使用的研究 13

四、体育教师保留的研究 20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5

一、研究思路 25

二、研究方法 26

(一)文献资料研究法 26

(二)调查法 26

(三)系统分析法 27

(四)统计法 27

第四节 研究的总体设计 28

第二章 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地位与作用 32

第一节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32

一、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涵义、内容阐释 32

(一)人力资源的涵义阐释 32

(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涵义阐释 38

(三)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内容体系 40

二、传统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转变 41

三、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42

第二节 加强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社会背景 43

一、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及其开发与管理的涵义及构成 43

(一)学校体育人力资源的涵义及构成 43

(二)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涵义 44

二、加强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社会背景 45

(一)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 45

(二)学校体育教师自身状况不容乐观 46

(三)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亟待进一步提高 46

(四)传统学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转变 47

(五)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 48

第三节 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地位与作用 49

一、提高体育教师社会地位的基础 49

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 50

三、学校体育长盛不衰的关键 51

四、促进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发展 53

五、有利于实现体育教师的全面发展 53

第三章 学校体育人力资源的获取 56

第一节 学校体育人力资源获取的理论概论 56

一、学校体育人力资源招聘的重要基础——职位胜任力 56

二、学校体育人力资源获取系统的构成与分析 60

(一)招聘人员的构成及主要职能分析 61

(二)应聘人员的特征分析 61

(三)学校体育人力资源获取中的招聘渠道分析 63

(四)学校体育人力资源获取中的选人方法分析 63

(五)学校体育人力资源获取中的选人标准分析 64

(六)学校体育人力资源获取中的选人原则分析 65

(七)学校体育人力资源获取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66

第二节 我国学校体育人力资源获取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实证分析 68

一、我国学校体育人力资源获取体制分析 68

二、我国学校体育人力资源获取过程中的问题剖析 70

(一)学校体育人力资源招聘决策的滞后性 70

(二)学校体育人力资源招聘渠道的狭窄性和近亲性 70

(三)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录用决策的科学性不够 71

(四)学校体育人力资源获取中的民主化缺憾 72

(五)学校体育人力资源招聘后评估的缺乏与流于形式 72

(六)学校体育人力资源获取中的陈旧观念、偏见与不正之风 72

(七)用人单位在学校体育人力资源获取中的无奈 73

三、我国学校体育人力资源获取过程中所存在问题的根源探究 73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73

(二)管理体制的束缚 74

(三)管理知识的欠缺 74

第三节 完善我国学校体育人力资源获取的对策与建议 74

一、加强学校体育人力资源获取的科学化建设 74

(一)招聘决策的事前性 74

(二)学校体育人力资源招聘渠道的选择与完善 75

(三)学校体育人力资源招聘的重要基础——职位胜任力的确定 77

(四)学校体育人力资源选拔评价工具的选择与完善 79

(五)学校体育人力资源获取后评估的管理 81

二、加强学校体育人力资源获取的民主化建设 81

三、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正确的选人观 82

(一)加强自身修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 82

(二)更新识人、选人观念 82

(三)人人都要真正珍惜自己手中的权力 83

(四)加强现代人力资源获取理论学习 83

第四章 学校体育人力资源的使用 84

第一节 学校体育人力资源使用的理论概要 84

一、学校体育人力资源配置理论 84

(一)学校体育人力资源配置的涵义 84

(二)学校体育人力资源配置系统及其配置过程分析 89

(三)学校体育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及其运行条件分析 91

(四)学校体育人力资源配置目标、原则的确定与分析 100

(五)学校体育人力资源配置状况评判依据的确立 105

二、学校体育人力资源使用激励理论 106

(一)学校体育人力资源使用激励的涵义 106

(二)学校体育人力资源激励的组成因素及其激励模型 107

(三)学校体育人力资源使用激励过程分析 110

(四)学校体育人力资源使用激励理念阐释 110

三、学校体育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理论 112

(一)学校体育人力资源的绩效 112

(二)学校体育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 122

第二节 我国学校体育人力资源使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实证分析 131

一、我国学校体育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实证分析 131

(一)学校体育人力资源队伍配置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33

(二)学校体育人力资源配置主体的地位状况分析 135

(三)学校体育人力资源配置的社会性状况分析 136

二、我国学校体育人力资源使用激励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实证分析 139

(一)我国学校体育人力资源使用激励现状 139

(二)我国学校体育人力资源使用激励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40

三、我国学校体育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实证分析 141

(一)绩效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41

(二)绩效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析因 147

第三节 完善我国学校体育人力资源使用的对策与建议 148

一、完善我国学校体育人力资源配置的对策与建议 148

(一)国家宏观调控,实现学校体育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148

(二)学校自主管理,实现学校内部体育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156

(三)协调好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自由流动,实现其价值 160

二、完善我国学校体育人力资源使用激励的对策与建议 161

(一)运用多种手段,从全方位对学校体育人力资源进行综合激励 161

(二)激励要体现业绩优先,且注重公平 162

(三)管理者应努力克服种种干扰和问题 162

三、完善我国学校体育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163

(一)积极推进中小学体育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引导体育教师形成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工作绩效 163

(二)学校管理层应切实重视学校体育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163

(三)以科学的绩效指标和考核方法实现学校体育人力资源绩效的科学管理 167

(四)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校体育人力资源良好绩效的形成 171

(五)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应提高自身素养,努力创造出高水平的绩效 177

第五章 学校体育人力资源的培育 178

第一节 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培育的理论概述 178

一、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培育的一体化理论 178

(一)学校体育人力资源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职后培训要实现一体化 178

(二)校本培训与院校培训要实现一体化 181

(三)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与其他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培育要实现一体化 183

二、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培训的“5W1H”理论 186

(一)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培训的原因分析 186

(二)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培训的内容分析 188

(三)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培训师资分析 189

(四)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培训时机分析 191

(五)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培训地点分析 192

(六)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培训的安排 194

第二节 我国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培育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实证分析 200

一、我国学校体育人力资源职前教育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实证分析 201

(一)运动技术教学思想严重,人文素质教育欠缺 201

(二)教育课程少、知识陈旧,学生教育教学能力低 203

(三)体育教育实践不足、效果差,学生教育教学能力养成难 205

(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改革严重滞后,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差 206

(五)招生巨增,师生比扩大,教学质量降低 207

二、我国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入职教育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实证分析 208

(一)我国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入职教育的形式、内容与方法状况 208

(二)我国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入职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实证分析 209

三、我国学校体育人力资源职后培训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实证分析 215

(一)我国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参加职后培训的频率、形式、内容与措施状况 215

(二)我国学校体育人力资源职后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实证分析 218

第三节 完善我国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培育的对策与建议 223

一、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实现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培育的一体化 223

(一)统筹考虑教育资源配置,实现学校体育人力资源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职后培训一体化 223

(二)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实现校本培训与院校培训相结合 226

(三)开放师范教育体系,实现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定向和非定向培养相结合 227

二、调整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29

(一)增加人文类课程,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231

(二)增加教育课程和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教育教学能力 232

(三)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设置,培养学生一专多能 233

三、针对新教师入职教育需求,探索高效的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入职教育模式 234

(一)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入职教育模式确定的依据 234

(二)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入职教育模式所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234

(三)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入职教育模式架构 235

(四)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入职教育模式实现的保障 237

四、端正思想,统筹利益,探索高质量的学校体育人力资源职后培训模式 238

(一)端正认识,摈弃功利主义思想,以良好的心态投身于职后培训 238

(二)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其教学水平 240

(三)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途径、方法,开辟灵活多样的职后培训模式 242

第六章 学校体育人力资源的保留 246

第一节 学校体育人力资源保留的理论概况 246

一、学校体育人力资源不合理流动的后果 246

(一)学校体育人力资源不合理流动的涵义 246

(二)学校体育人力资源不合理流动的后果 246

二、影响学校体育人力资源流动的因素 249

(一)物质报酬因素 249

(二)事业发展因素 251

(三)管理因素 251

(四)家庭因素 251

(五)人际关系因素 251

(六)环境类因素 251

三、学校体育人力资源流动的成因理论 252

四、学校体育人力资源流动决策理论 253

(一)学校体育人力资源流动个体决策模型 253

(二)学校体育人力资源流动组织决策模型 254

(三)学校体育人力资源流动决策模型 254

五、学校体育人力资源流动的特点 257

(一)流动方向由单向流动向多向流动转变 257

(二)流动人数比例大、流动速度快 257

(三)流动过程体现出计划和市场的双重调节 258

六、学校体育人力资源保留的涵义阐释 258

七、学校体育人力资源保留措施系统分析 258

(一)提升学校体育的社会地位——学校体育人力资源保留的根本 259

(二)提供适宜的物质待遇——学校体育人力资源保留的基础 261

(三)以事业上的发展留人——学校体育人力资源保留的关键 263

(四)以深厚的感情投资留人——学校体育人力资源保留的经济而必要的手段 263

八、学校体育人力资源保留措施的实施 264

(一)以人员需求分析为基础 264

(二)正确对待引进人才与本单位人才 265

(三)正确对待人才与庸才 265

(四)摈弃陈规陋习,规范制度管理 266

第二节 我国学校体育人力资源保留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实证分析 266

一、我国学校体育人力资源保留现状分析 266

(一)我国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外流的数量状况 266

(二)我国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外流的类型 267

(三)学校对体育教师外流的态度 268

二、我国学校体育人力资源保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实证分析 268

(一)思想意识类问题 269

(二)留人措施类问题 271

(三)法制化问题 272

第三节 完善我国学校体育人力资源保留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273

一、端正思想认识,增强留人意识,高度重视学校体育人力资源留人工作……(273 )(一)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留人观 273

(二)增强留人意识 276

二、实施多手段、多渠道、全方位、权变留人 278

(一)多手段、多渠道、全方位、权变留人释义 278

(二)多手段、多渠道、全方位、权变留人体系的构建 279

(三)多手段、多渠道、全方位、权变留人体系的实现 279

结论 287

主要参考文献 290

附件 303

后记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