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建设与规划》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荣金,舒俭民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801805704
  • 页数:447 页
图书介绍:

第1章 生态城市的产生背景 1

1.1 城市的定义 1

1.1.1 城市的不同定义 1

1.1.2 城市的特征 2

1.1.3 城市的要素 4

1.1.4 城市的结构 9

1.1.5 城市的过程 10

1.1.6 城市的功能 13

1.2 城市化过程 17

1.2.1 人口的城市化过程 17

1.2.2 土地的城市化过程 19

1.2.3 经济的城市化过程 20

1.2.4 综合城市化过程 21

1.3 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1.3.1 人口问题 22

1.3.2 交通拥堵 22

1.3.3 城市贫困 23

1.3.4 气候变化 24

1.3.5 环境污染 26

1.3.6 自然资源短缺与耗竭 28

1.3.7 生态破坏 35

1.3.8 文明被毁 37

1.3.9 经济增长方式 38

1.4 生态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38

1.4.1 城市生态化 38

1.4.2 生态城市的概念 39

1.4.3 生态城市的衡量标准 41

1.4.4 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 42

1.4.5 生态城市的实践 42

1.4.6 生态城市研究进展 43

1.5 生态城市的内涵 47

1.5.1 生态城市的认识 47

1.5.2 生态城市的特性 48

1.5.3 生态城市的真伪 49

1.5.4 生态城市建设的误区 50

第2章 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 53

2.1 生态城市的生态学基础 53

2.1.1 生态系统 53

2.1.2 城市生态系统 56

2.1.3 城市生态系统是耗散结构 59

2.1.4 社会生态学 61

2.1.5 生态城市中的城市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 64

2.2 生态城市的经济学基础 66

2.2.1 知识经济——生态经济的知识表达 74

2.2.2 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的物流表达 76

2.2.3 服务经济——生态经济的功能表达 78

2.2.4 原子经济——生态经济的技术表达 79

2.3 城市生态承载力理论 81

2.3.1 城市生态承载力的内涵 81

2.3.2 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定量研究方法 86

2.4 生态足迹理论 90

2.4.1 生态足迹概念及内涵 90

2.4.2 生态足迹计算方法 92

2.5 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94

2.5.1 可持续发展的深层内涵 95

2.5.2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 95

2.5.3 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98

2.6 生态城市的哲学基础 100

2.6.1 生态哲学的内涵及对人类的启示 100

2.6.2 机械论世界观与生态哲学 103

2.6.3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生态哲学思想 105

第3章 生态城市的评价 109

3.1 城市的SWOT分析 109

3.1.1 SWOT分析的定义 109

3.1.2 SWOT分析的流程 109

3.1.3 城市的SWOT分析案例——南京市 111

3.2 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113

3.2.1 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简介 113

3.2.2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的选择 161

3.2.3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162

3.2.4 生态城市评价的指标体系 163

3.3 生态城市的评价方法 165

3.3.1 生态城市评价概念与分类 165

3.3.2 生态城市评价的基本程序 166

3.3.3 生态城市评价的方法 167

3.4 生态城市评价的内容 185

3.4.1 生态位评价 185

3.4.2 城市生态化水平评价 187

3.4.3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188

3.4.4 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评价 189

3.4.5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评价 191

3.4.6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191

3.4.7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192

3.4.8 城市生态系统敏感性评价 193

3.4.9 城市生态风险评价 199

第四章 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理论及技术方法 201

4.1 城市规划、生态规划、城市生态规划与生态城市规划 201

4.1.1 城市规划 201

4.1.2 生态规划 205

4.1.3 城市生态规划 206

4.1.4 生态城市规划 207

4.1.5 生态规划对城市规划的启迪 210

4.1.6 城市规划发展的新阶段——城市生态规划 212

4.1.7 城市生态规划发展的新阶段——生态城市规划 213

4.2 生态城市规划的理论 215

4.2.1 国外理论 215

4.2.2 国内理论 224

4.3 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228

4.3.1 城市生态化 229

4.3.2 生态城市结构和功能 230

4.3.3 城市结构生态化 230

4.3.4 城市功能生态化 247

4.4 生态城市设计 284

4.4.1 城市景观设计 284

4.4.2 城市产业设计 284

4.4.3 城市住区设计 285

第5章 生态城市的实践 286

5.1 生态城市在中国的实践与思考 286

5.1.1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背景 286

5.1.2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进展 287

5.1.3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实例 289

5.2 生态城市在国外的实践 326

5.2.1 巴西的库里蒂巴(Curitiba) 326

5.2.2 丹麦的哥本哈根(Copenhagen)和卡伦堡(Kalundborg) 331

5.2.3 加拿大的哈里法克斯(Halifax) 334

5.2.4 美国的波特兰大都市区(Pirtakabd Metropolitan)和伯克利(Berkeley) 338

5.2.5 德国的弗莱堡(Freiburg)和埃尔兰根(Erlangen) 343

5.2.6 澳大利亚的怀阿拉市(Whyalla)和阿德莱德(Adelaide) 345

5.2.7 日本的九州市 347

5.2.8 新加坡 348

5.3 生态城市建设的模式 352

5.3.1 规划先行模式 352

5.3.2 设计审查模式 353

5.3.3 城乡结合模式 353

5.3.4 公交引导城市发展模式(TOD) 354

5.3.5 社区驱动发展模式(CDD) 354

5.4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对中国的启示 355

第6章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城市 359

6.1 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背景 359

6.1.1 生态学背景 359

6.1.2 社会、经济与政治背景 360

6.1.3 哲学和伦理背景 360

6.1.4 科学与技术发展背景 360

6.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361

6.3 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 365

6.4 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发展的目标 366

6.5 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 368

6.5.1 生态化 369

6.5.2 系统性 370

6.5.3 区域性 370

6.6 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的生态城市建设 371

第7章 循环经济与生态城市 373

7.1 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 373

7.1.1 零排放 375

7.1.2 物质减量化 376

7.1.3 生命周期评价 377

7.1.4 延伸生产者的责任 378

7.1.5 为环境而设计 380

7.1.6 生态效益 380

7.1.7 生态工业园区 381

7.2 循环经济的内涵 383

7.2.1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 383

7.2.2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388

7.3 循环经济的国内外实践 391

7.3.1 实践循环经济的三个层面 391

7.3.2 循环经济在国外的实践 394

7.3.3 中国实施循环经济情况 397

7.4 生态城市建设中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402

7.5 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生态城市建设 403

附录1 国家环保总局《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 406

附录2 关于调整《生态县、生态市建设指标》的通知(环办〔2005〕121号) 432

附录3 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 434

参考文献 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