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印章——商玺 1
古玺——关于“鉨”“?”“玺”的异同 3
谈“司马”——朱文的合文与白文的分列 5
“司工”述兼及古玺中的审美追求痕迹 7
司寇的威严 9
说朱文长玺“大司徒卩乘” 11
大夫——卿的副手与以封邑为称 13
多姿多态的古玺形制 15
“偒邦粟玺”——关于战国古玺中的“廪吏” 17
边框与四方格——秩序化的美学含义 19
“?阳门”——下层守关将吏的玺印 21
从“敬事”“敬上”等玺印谈上古人的礼仪习俗 23
战国巨玺——“日庚都萃车马” 25
严整秩序下的有趣——秦官印“南池里印” 27
从几方秦印看秦代社会结构之一斑 29
避讳法在印章断代中的应用——关于“邦侯” 31
阿房宫建筑与秦印陶的民间意味 33
汉印的艺术特点 35
关内侯的由来 37
“尚符玺之印”——掌印官的官印 39
都尉的职司与都尉印 41
谈大批军司马印的出土 43
将军印——刀法之美与生存环境的疑问 46
从诸侯相的官制谈“湘成侯相”印 48
“广武将军章”与《广武将军碑》 50
“骑部曲督”印兼谈部曲在汉魏的特殊含义 52
“雁门太守章”与雁门古战场、《雁门太守行》 54
“匈奴破虏”与西北战事 56
汉代商贾活动与“巨蔡千万”的含义 58
“私印”的含义 60
神秘的“黄神越章”与辟邪 62
“倪宽之印”、《倪宽赞》与御史大夫倪宽 64
汉鸟虫篆印的装饰观念 66
神祇膜拜——禺疆印的民俗文化内涵 69
古代图形印举隅 71
动物形象与肖形印 73
自由的吉语印 76
朱白文相间印——“一阴一阳之谓道” 78
四灵印趣谈 80
封泥崛起与关于对它的整理研究 82
“娟千秋印”“兰干左尉”比较欣赏 84
“汉委奴国王”印与古代的中日交流 86
从汉两面印、子母印到魏晋多面印与套印 88
汉铜印——篆刻史上的青铜时代 91
具有凿刻之美的汉石印——“司马纵” 93
和平淡雅、温润有神的古玉印 95
汉砖瓦印陶与汉瓦当文字的区别 97
魏晋官私印 99
第一方朱文大官印——南齐“永兴郡印” 102
文人的身份——谈王僧虔六面组印 104
南北朝将军印与当时的兵制 106
关于南北朝官印中的几种别格 108
隋唐官印的拙与稚 110
“平琴州之印”与铜蟠条焊出的官印 113
南唐“建业文房之印” 115
宋元私印——不仅仅限于士大夫而已 117
宋内府双龙玺的特殊美感 119
金题玉躞——内府收藏连珠印 121
从印章看米芾的收藏癖好 123
从楷书印看宋代官印之一斑 125
唐宋朱记 127
宋代私印中的单字印现象 129
宋细边篆书楷书朱文印举例 131
叠篆官印在宋元 133
纸币上的印章——会子印“一贯背合同” 135
金代缪篆印——有无塞北风范? 138
用书法方式来对待印章——花押 140
从元官印中能看出些什么? 142
倡汉魏质朴的赵孟頫却重圆朱文印 144
理论家吾衍呼唤汉魏风骨 146
文人篆刻的先驱——放羊娃王冕 148
冻石入印与篆刻崛起——文彭的开拓性贡献 150
何震——广存博取各体兼备 152
王逢元“芙蓉花外夕阳楼”——初期篆刻家的有趣现象 154
长寿老翁魏植喜作大印 156
印史奇才说苏宣 158
金光先——以汉印为宗与集众家之长 160
何震一系的传人吴忠——“墨守师法” 162
一代楷范——关于程远《古今印则》的文化立场 164
“寒山”——勤摹古印专研字学的隐士赵宦光 166
“正”明代风气的甘旸《集古印正》 168
吴良止——“无邪气”与“逸品”的分析 170
朱简——一代大师的全面开拓 172
归昌世——士大夫篆刻家与世家子弟的复合 174
“得意叫啸”的篆刻家李流芳 176
平庸的幸运者——文士英与他的“鸢飞鱼跃”印 178
“一意自恣”与得名于时的梁千秋 180
追溯汉法的一代大师汪关 182
美姿容的吴迥少年得志 184
胡正言——从《十竹斋笺谱》到《印存初集》 186
名家陈万言偶有谬印——“墨兵” 188
游戏铁笔与以印证史——贱仆何通著《印史》 190
从吴晋的印风谈“莆田派”的引隶书入印 192
名家谈其徵的疏忽——对白文印“自然”的理解 194
步趋何震的魁首——《忍草堂印选》与程原、程朴父子 196
“痴”风月情怀的汪泓 198
崇祯皇帝的玉押与李自成、张献忠的官印 200
附录:中国篆刻年表(殷商—明)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