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1
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3
三、《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 6
第二章 阴阳五行 8
第一节 阴阳学说 8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8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0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4
第二节 五行学说 21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21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21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6
第三章 藏象 34
第一节 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35
一、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35
二、六腑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49
三、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52
第二节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联系 54
一、脏腑之间的联系 54
二、五脏与身形的联系 60
三、五脏与自然界的联系 65
第四章 精神气血津液 68
第一节 精 68
一、精的基本概念 68
二、精的生成 68
三、精的主要生理功能 69
第二节 神 70
一、神的基本概念 70
二、神的生成 71
三、神的内容及其生理作用 71
第三节 气 73
一、气的基本概念 73
二、气的生成 73
三、气的生理功能 74
四、气的运动 75
五、气的分类与分布 76
第四节 血 79
一、血的概念 79
二、血的生成 79
三、血的功能 80
四、血的循行 80
第五节 津液 81
一、津液的概念 81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81
三、津液的功能 82
第六节 精神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83
一、神与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83
二、气与血的关系 83
三、气与津液的关系 85
四、血与津液的关系 86
第五章 经络 87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 87
一、经络的概念 87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87
第二节 十二经脉 89
一、命名原则和名称 89
二、走向、交接、分布、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 89
三、循行部位 90
第三节 奇经八脉 102
一、奇经的含义 102
二、奇经的主要作用 103
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的循行部位及功能 103
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应用 107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107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108
第六章 病因 110
第一节 六淫、疠气 110
一、六淫的概念及致病特点 110
二、疠气的概念及致病特点 116
第二节 七情、饮食、劳逸损伤 117
一、七情内伤 117
二、饮食损伤 120
三、劳逸损伤 121
第三节 痰饮、瘀血 122
一、痰饮的概念、形成及致病特点 122
二、瘀血的概念、形成及致病特点 124
第四节 寄生虫、外伤 126
一、寄生虫 126
二、外伤 127
第七章 病机 129
第一节 发病原理 129
一、正、邪与发病 129
二、内外环境与发病 130
三、疾病的复发 132
第二节 邪正盛衰 133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33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135
第三节 阴阳失调 136
一、阴阳偏盛 136
二、阴阳偏衰 137
三、阴阳互损 138
四、阴阳格拒 139
五、阴阳亡失 140
第四节 气血失常 141
一、气的失常 141
二、血的失常 143
三、气血关系失调 144
第五节 津液代谢失常 146
一、津液不足 146
二、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146
三、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147
第六节 内生“五邪 149
一、风气内动 149
二、寒从中生 150
三、湿浊内生 150
四、津伤化燥 151
五、火热内生 151
第八章 诊法 152
第一节 望诊 152
一、望神 152
二、望面色 154
三、望形态 156
四、望头项、五官、二阴和皮肤 157
五、望小儿食指络脉 165
六、望分泌排泄物 166
七、望舌 168
第二节 闻诊 174
一、听声音 175
二、嗅气味 177
第三节 问诊 178
一、问诊的重要意义 178
二、问诊方法及注意事项 179
三、问诊的主要内容 180
第四节 切诊 192
一、脉诊 193
二、按诊 203
第九章 辨证 206
第一节 八纲辨证 206
一、表里辨证 207
二、寒热辨证 209
三、虚实辨证 211
四、阴阳辨证 214
第二节 脏腑辨证 216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217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220
三、脾与胃病辨证 224
四、肝与胆病辨证 228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232
六、脏腑兼病辨证 235
第三节 气血津液辨证 239
一、气病辨证 240
二、血病辨证 241
三、气血同病辨证 243
四、津液病辨证 245
第四节 六经辨证 247
一、六经辨证的概念及内容 247
二、六经病的传变规律 250
第五节 卫气营血辨证 251
一、卫气营血辨证的概念及内容 251
二、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规律 253
第六节 三焦辨证 253
一、三焦辨证的概念及内容 253
二、三焦证候的传变规律 255
第十章 防治原则 256
第一节 预防 256
一、未病先防 256
二、既病防变 259
第二节 治则 260
一、治病求本 261
二、扶正与祛邪 264
三、调整阴阳 265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