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1
一、外部形态 1
二、内部构造 7
三、生态生理 15
第二章 虾、蟹养殖管理 23
一、经营规划 24
(一)市场调查研究 24
(二)工作人员安排 26
(三)生产物资准备 27
(四)生产成本与盈利预算 28
二、场地选择 29
(一)种苗繁殖场地 29
(二)成品养殖场地 30
二、水文状况 31
三、生物种群 34
四、水池设计与建造要点 35
五、池塘清整 38
六、养殖的管理 44
(一)亲虾的养殖管理 44
(二)种苗的养殖管理 46
(三)成虾的养殖管理 51
七、进出口检疫 60
(一)检查的范围及对象 60
(二)检查方法与记录 60
第三章 疾病发生的原因 62
一、外界环境因素 62
二、内部机能变化 67
第四章 疾病的检查和诊断 69
一、现场调查 69
二、临诊辨证 71
三、显微检查 74
四、病原体的收集与保存 76
第五章 常用药物的性状与作用方法 84
一、抗菌杀虫药 84
二、营养调节药 102
三、环境改良药 108
第六章 生物病原及其防治 117
一、病毒性疾病 117
对虾的病毒病 117
(一)对虾杆状病毒病(BP) 118
(二)斑节对虾病毒病(MBV) 120
(三)中肠腺坏死病毒(BMNV) 121
(四)传染性皮下与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病(IHHNV) 122
(五)肝胰脏细小病毒(HPV) 124
(六)斑节对虾类呼肠孤病毒(RLV) 124
蟹的胞质病毒 125
(一)瘫痪病毒(PLV) 125
(二)类呼吸道肠道弧病毒(RLV) 128
(三)鳃病毒(GV) 128
(四)类微小RNA病毒(CBV) 129
(五)S病毒(SV) 129
(六)Y器官病毒(YV) 130
(七)蟹造血器官病毒(CHV) 130
(八)有膜螺旋病毒(EHV) 132
(九)杆状病毒‘A’(RV‘A’) 132
(十)杆状病毒‘B’(RV‘B’) 133
蟹的胞核病毒 133
(一)肝胰棒状病毒‘A’(HBV‘A’) 133
(二)肝胰棒状病毒‘B’(HBV‘B’) 134
(三)血细胞棒状病毒(HCBV) 135
(四)类疱疹病毒(HLV) 135
(五)青蟹棒状病毒(BV) 138
二、细菌性疾病 138
(一)黑斑病 139
(二)白丝菌病 141
(三)败血病 143
(四)细菌性肠炎病 146
(五)细菌性坏死病 148
(六)气球菌病 148
(七)虾苗发光病 151
(八)腔内丝菌病 154
(九)烂眼病 155
三、真菌性疾病 156
(一)真菌性甲壳病 157
(二)链壶菌病 158
(三)水霉菌病 160
(四)镰孢菌病 161
(五)海壶菌病 164
四、原生动物性疾病 165
(一)变形鞭毛虫病 166
(二)拟变形虫病 167
(三)微孢子虫病 168
(四)簇虫病 173
(五)纤毛虫病 175
(六)吸管虫病 181
五、后生动物性疾病 182
(一)涡虫病 182
(二)吸虫病 184
(三)绦虫病 186
(四)线虫病 189
(五)纽虫病 192
(六)藤壶病 193
(七)茗荷病 195
(八)蟹奴病 196
(九)疣虫病 198
第七章 敌害生物 201
一、水生生物 201
(一)藻类 201
(二)水螅 202
(三)桡足类 203
(四)虾、蟹 204
(五)掠食性鱼类 205
二、其他动物 206
(六)水鸟 206
(七)蛙类 207
第八章 理化因子致病 208
一、生物毒素 208
(一)产毒藻类 208
(二)出血性肠炎 209
二、化学物质引起中毒 210
(一)氨氮毒害 210
(二)硫化氢中毒 211
(三)酸碱度(pH)失调 212
(四)石油及其制品毒害 214
(五)农药及化学药品毒害 215
(六)重金属盐类中毒 216
三、物理因素影响 216
(一)温度失调症 216
(二)盐度失调症 219
(三)缺氧症 220
(四)气泡病 221
(五)光照刺激 222
(六)机械损伤 223
第九章 营养性疾病 224
一、黑死病 224
二、蜕皮难症 225
三、脂肪肝 226
附录Ⅰ 常用组织学与细胞学试制 228
附录Ⅱ 常用的计算标准表 237
主要参考文献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