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徐克沂 1
第一节 艾滋病20年回顾与展望 1
第二节 艾滋病的治疗原则 8
第二章 艾滋病的流行病学&辛衍涛 姚均 15
第一节 艾滋病的起源 15
第二节 艾滋病在全球的流行趋势 16
第三节 HIV分子流行病学及其临床意义 20
第四节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控制措施 23
第三章 艾滋病的病原学&魏红山 27
第一节 HIV结构与复制过程 27
第二节 HIV基因组结构与功能 30
第三节 HIV基因型与亚型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38
第四节 HIV基因多态性与变异规律 39
第四章 艾滋病的免疫学与发病机制&刘顺爱 伦文辉第一节 HIV感染靶细胞 42
第二节 细胞内HIV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46
第三节 HIV感染与人体的免疫反应 47
第四节 HIV对组织细胞的损伤 54
第五节 HAART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60
第六节 HIV感染者的长期存活问题 64
第七节 关于艾滋病发病机制的其他观点 65
第五章 艾滋病的病理改变&郎振为 69
第一节 原发病变 69
第二节 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 71
第三节 其他病变 76
第六章 HIV感染的自然史及诊断标准&李兴旺 刘彦春第一节 HIV感染的自然史 78
第二节 艾滋病各系统疾病表现 82
第三节 HIV/AIDS的实验室诊断 92
第四节 HIV/AIDS的诊断标准 95
附1 HIV/AIDS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96
附2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1993年修订的青少年和成人HIV/AIDS分类和扩大的AIDS诊断标准 100
第七章 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原理及药物分类&郑红 韩宁 吴焱第一节 抗病毒治疗药物的作用原理 104
第二节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111
第三节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149
第四节 蛋白酶抑制剂 155
第五节 融合抑制剂 172
第八章 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原则&赵红心 177
第一节 抗病毒治疗的原则和目标 177
第二节 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 181
第三节 急性期治疗 183
第四节 间断治疗 187
第九章 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指征及监测&姚均第一节 抗病毒治疗指征与监测 194
第二节 CD4+T淋巴细胞测定 194
第三节 HIV病毒载量测定 198
第四节 药物抗性检测 201
第十章 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实施方案&王清玥 赵红心第一节 成人抗病毒治疗 205
第二节 儿童抗病毒治疗 214
第三节 妊娠妇女的抗病毒治疗 220
第四节 静脉吸毒者的抗病毒治疗 224
第五节 HIV合并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226
第十一章 艾滋病暴露后的处理&杨民 233
第一节 概述 233
第二节 暴露后预防的相关研究 233
第三节 职业暴露与针刺伤 235
第四节 非职业暴露 237
第五节 HIV暴露后的评估 238
第六节 HIV暴露后的处理原则与处理内容 242
第七节 HIV感染母婴传播的阻断 246
第十二章 HIV/AIDS合并细菌感染的治疗&蒋荣猛 赵红心第一节 概述 255
第二节 细菌性肺炎 256
附1 肺炎链球菌肺炎 261
附2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261
附3 克雷伯杆菌肺炎 262
附4 军团菌病 263
附5 感染性心内膜炎 264
第三节 HIV/AIDS和结核病 268
第四节 艾滋病和非结核分支杆菌 277
第十三章 HIV/AIDS合并病毒感染的治疗&陈志海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283
第二节 巨细胞病毒感染 287
第三节 EB病毒感染 291
第四节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293
第五节 人类疱疹病毒6型、7型、8型感染 295
第六节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299
第七节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301
第八节 庚型肝炎病毒感染 304
第十四章 HIV/AIDS合并寄生虫感染的治疗&蔡皓东第一节 艾滋病相关性寄生虫病概论 308
第二节 卡氏肺孢子虫病 309
第三节 弓形虫病 315
第四节 主要侵犯胃肠系统的寄生虫 321
第十五章 HIV/AIDS合并真菌感染的治疗&李鑫第一节 概述 339
第二节 念珠菌病 341
第三节 隐球菌病 355
第四节 曲霉病 365
第五节 马尔尼菲青霉病 370
第六节 组织胞浆菌病 373
第七节 常用抗真菌药物介绍 376
第八节 抗HIV药物与抗真菌药物的相互作用 385
第十六章 HIV/AIDS相关肿瘤的治疗&卢联合第一节 概述 388
第二节 卡波西肉瘤 389
第三节 非霍奇金淋巴瘤 393
第四节 浸润性宫颈癌 398
第五节 肛门癌 406
第六节 艾滋病相关肿瘤治疗的注意事项 407
第十七章 艾滋病常见皮肤损害及性传播疾病的治疗&刘彦春第一节 概述 409
第二节 真菌感染性皮肤病 410
第三节 病毒感染性皮肤病 421
第四节 细菌感染性皮肤病 427
第五节 寄生虫感染性皮肤病 433
第六节 皮肤肿瘤 434
第七节 皮肤附属器的病变 438
第八节 其他皮肤病 438
第九节 常见的性传播疾病 444
第十八章 艾滋病的中医治疗&王融冰 王玉光第一节 中医学对艾滋病的认识和治疗概况 452
第二节 中医学病因病机及诊治规律研究 453
第三节 天然药物单味和复方的研究 457
第四节 针灸治疗 463
第五节 中医治疗现状 464
附 常用治疗艾滋病的中药方剂 466
第十九章 艾滋病的免疫治疗及疫苗&伦文辉第一节 免疫保护机制与免疫治疗 469
第二节 艾滋病疫苗 473
第二十章 艾滋病的心理治疗及危机干预&屈文妍第一节 概述 482
第二节 心理特点及心理问题 488
第三节 自愿咨询检测 492
第四节 疑病症的心理治疗 495
第五节 危机干预 500
第六节 自杀的预防 505
第二十一章 艾滋病的饮食与营养治疗&吴焱第一节 艾滋病与营养的关系及营养评价 512
第二节 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营养素和食物 513
第三节 艾滋病营养摄入原则 516
第四节 出现症状时饮食的安排 517
第五节 食品安全及行为方式对艾滋病的影响 519
附录 汉英名词对照 521
跋 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