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Pro/ENGINEER Wildfire 2.0简介及基本操作 1
1.1 Pro/ENGINEER Wildfire 2.0简介 1
1.1.1 Pro/ENGINEER的产生和发展 1
1.1.2 Pro/ENGINEER Wildfire 2.0的新特点 2
1.1.3 Pro/ENGINEER的核心设计思想 2
1.2 Pro/ENGINEER Wildfire 2.0中文版的用户界面 7
1.2.1 启动Pro/ENGINEER 8
1.2.2 设置当前工作目录和永久目录 9
1.2.3 模型树简介 9
1.2.4 新建图形文件 10
1.2.5 打开图形文件 11
1.2.6 存储图形文件及版本 11
1.2.7 保存文件的副本 12
1.2.8 从内存中删除当前对象 12
1.2.9 删除文件的旧版本和所有版本 12
1.2.10 关闭窗口 13
1.2.11 退出系统 13
1.3 用户界面的定制 13
1.3.1 定制工具栏 13
1.3.2 在工具栏中添加或删除图形按钮 14
1.3.3 设置导航选项卡 14
1.3.4 设置浏览器窗口 15
1.3.5 设置其他选项 15
1.4 视图操作 16
1.4.1 重绘当前视图 16
1.4.2 着色 16
1.4.3 方向 16
1.4.4 可见性 16
1.4.5 显示设置 16
1.5 Pro/ENGINEER Wildfire 2.0中鼠标的用法 18
1.5.1 Pro/ENGINEER Wildfire 2.0使用鼠标介绍 18
1.5.2 视图的移动、缩放和旋转 19
1.6 Pro/ENGINEER Wildfire 2.0的运行环境 19
1.7 Pro/ENGINEER Wildfire 2.0简体中文版的安装 20
1.7.1 环境变量的设置 20
1.7.2 Pro/ENGINEER Wildfire 2.0简体中文版的安装 21
1.8 系统配置文件的设置 22
1.8.1 Pro/ENGINEER启动时读取配置文件的方式 22
1.8.2 “config.pro”配置文件的选项 23
1.8.3 设置“config.pro”选项 23
1.8.4 设置“config.win”选项 24
1.9 Pro/ENGINEER的常用功能模块 24
1.10 创建简单的零件模型 25
1.11 总结与回顾 26
思考与练习题 27
第2章 参数化草绘绘制 28
2.1 草绘工作环境 28
2.1.1 进入草绘模式 28
2.1.2 设置草绘器的优先选项 30
2.1.3 常用图形工具按钮 32
2.2 基本几何图元的绘制 33
2.2.1 绘制点和参照坐标系 33
2.2.2 绘制直线 34
2.2.3 绘制矩形 35
2.2.4 绘制圆弧 35
2.2.5 绘制圆 36
2.2.6 绘制圆角 38
2.2.7 绘制文本 38
2.2.8 绘制样条曲线 40
2.2.9 使用实体的边和偏移实体的边创建图元 40
2.3 编辑几何图元 41
2.3.1 选取几何图元 41
2.3.2 修剪几何图元 42
2.3.3 几何图元的复制 44
2.3.4 几何图元的镜像 45
2.3.5 几何图元的缩放旋转 45
2.4 尺寸标注 46
2.4.1 标注线性尺寸 46
2.4.2 标注直径尺寸 48
2.4.3 标注半径尺寸 48
2.4.4 标注角度尺寸 49
2.4.5 标注样条曲线尺寸 49
2.4.6 对称标注 50
2.4.7 其他尺寸标注 50
2.5 图元尺寸操作 51
2.5.1 尺寸修改 51
2.5.2 尺寸强化 53
2.5.3 尺寸的锁定 53
2.5.4 尺寸的删除 53
2.6 几何约束 53
2.6.1 几何约束类型 54
2.6.2 取消约束条件 57
2.6.3 解决过度约束 57
2.7 草绘绘制技巧 58
2.8 草绘创建实例 59
2.9 总结与回顾 62
思考与练习题 62
第3章 特征分类与基准特征 65
3.1 三维特征的分类 65
3.1.1 基准特征 65
3.1.2 基础特征 66
3.1.3 工程特征 67
3.2 基准特征 67
3.2.1 设置基准特征的显示状态 67
3.2.2 修改基准特征的名称 68
3.2.3 基准平面的创建 68
3.2.4 基准轴的创建 70
3.2.5 基准曲线的创建 72
3.2.6 基准点的创建 76
3.2.7 坐标系的创建 81
3.2.8 基准图形的创建 83
3.3 创建和修改基准特征操作实例 83
3.3.1 在模型中创建基准点 84
3.3.2 在模型中创建基准轴 86
3.3.3 在模型中创建基准平面 88
3.3.4 在模型中创建基准图形 90
3.3.5 基准特征的修改 91
3.4 零件建模的设置 91
3.4.1 模板的设置 91
3.4.2 单位设置 91
3.5 总结与回顾 92
思考与练习题 92
第4章 基础特征的创建 94
4.1 拉伸特征 94
4.1.1 拉伸工具操作控制面板 94
4.1.2 拉伸特征类型 95
4.1.3 拉伸的深度设置 95
4.1.4 拉伸特征的应用 95
4.2 旋转特征 97
4.2.1 旋转工具操作控制面板 97
4.2.2 旋转特征类型 97
4.2.3 旋转角度的设置 97
4.2.4 旋转特征的应用 98
4.3 扫描特征 98
4.3.1 扫描实体特征的基本操作 99
4.3.2 扫描特征的操作实例 100
4.4 混合特征 102
4.4.1 平行混合特征 103
4.4.2 旋转混合特征 104
4.4.3 一般混合特征 106
4.5 混合特征操作实例 107
4.5.1 混合特征操作实例 107
4.5.2 起始点的应用实例(铣刀) 109
4.5.3 浴盆实体建模 112
4.6 总结与回顾 114
思考与练习题 114
第5章 工程特征的创建 117
5.1 孔特征 117
5.1.1 孔工具操作步骤 117
5.1.2 孔的操作实例 123
5.2 倒圆角特征 125
5.2.1 倒圆角工具简介 125
5.2.2 倒圆角的操作实例 132
5.3 倒角特征 134
5.3.1 倒角工具简介 135
5.3.2 倒角的操作实例 136
5.4 抽壳特征 137
5.4.1 抽壳工具简介 137
5.4.2 抽壳的操作实例 138
5.5 筋特征 138
5.5.1 筋工具操作步骤 139
5.5.2 筋的操作实例 139
5.6 拔模特征 140
5.6.1 拔模特征的创建步骤 141
5.6.2 基本拔模特征的创建 142
5.6.3 可变拔模特征的创建 143
5.6.4 拔模特征操作实例 144
5.7 总结与回顾 149
思考与练习题 149
第6章 其他常用特征的创建 150
6.1 管道 150
6.2 剖面 153
6.3 凹槽 157
6.4 半径圆顶 159
6.5 环形折弯 160
6.6 总结与回顾 164
思考与练习题 164
第7章 特征操作 165
7.1 特征复制 165
7.1.1 【复制】特征菜单命令 165
7.1.2 以【新参考】方式创建复制特征 167
7.1.3 以【相同参考】方式创建复制特征 169
7.1.4 以【镜像】方式创建复制特征 170
7.1.5 以【移动】方式创建复制特征 171
7.2 特征阵列 174
7.2.1 特征阵列操控板 174
7.2.2 尺寸阵列 176
7.2.3 方向阵列 179
7.2.4 轴阵列 181
7.2.5 填充阵列 183
7.2.6 表阵列 186
7.2.7 参照阵列 188
7.3 特征镜像 189
7.3.1 特征镜像 189
7.3.2 镜像操作实例 190
7.4 特征修改 191
7.4.1 特征编辑 191
7.4.2 特征编辑定义 192
7.5 重排特征顺序 194
7.6 插入特征 195
7.7 删除特征 197
7.7.1 特征之间的父子关系 197
7.7.2 特征的删除方法 200
7.8 特征组 202
7.9 模型的可见性控制 203
7.9.1 隐藏对象 204
7.9.2 隐含对象 205
7.10 特征再生失败及处理 207
7.10.1 特征再生失败的原因 207
7.10.2 特征失败诊断及解决 208
7.11 综合操作实例 210
7.12 总结与回顾 218
思考与练习题 219
第8章 高级扫描特征 221
8.1 可变剖面扫描特征 221
8.1.1 可变剖面扫描工具 221
8.1.2 Trajpar参数和关系式的应用 224
8.1.3 创建可变剖面扫描特征 225
8.1.4 创建恒定剖面扫描特征 231
8.2 螺旋扫描特征 232
8.2.1 创建螺旋扫描的方法 232
8.2.2 创建螺旋扫描实例 235
8.3 扫描混合特征 238
8.3.1 扫描混合特征方法 238
8.3.2 创建扫描混合实例 239
8.4 总结与回顾 241
思考与练习题 242
第9章 曲面特征建模 244
9.1 基础曲面特征的创建 244
9.1.1 拉伸曲面 244
9.1.2 旋转曲面 245
9.1.3 扫描曲面 246
9.1.4 螺旋扫描曲面 247
9.1.5 混合曲面 249
9.1.6 扫描混合曲面 252
9.1.7 边界混合曲面 253
9.1.8 可变剖面扫描曲面 255
9.2 曲面编辑 256
9.2.1 偏移曲面 256
9.2.2 移动曲面 258
9.2.3 修剪曲面 259
9.2.4 镜像曲面 261
9.2.5 复制曲面 261
9.2.6 延伸曲面 262
9.2.7 合并曲面 264
9.3 曲面建模操作实例 265
9.4 总结与回顾 271
思考与练习题 271
第10章 创建参数化模型 273
10.1 参数 273
10.1.1 参数概述 273
10.1.2 参数的设置 274
10.1.3 参数和模型尺寸的关联 276
10.2 参数化建模操作实例 280
10.3 总结与回顾 287
思考与练习题 287
第11章 创建装配体 289
11.1 装配基础 289
11.1.1 进入装配环境 289
11.1.2 零件装配的基本步骤和流程 290
11.1.3 添加新元件 291
11.2 装配约束 293
11.2.1 装配约束类型 293
11.2.2 阵列 298
11.2.3 干涉检查 300
11.3 爆炸图 302
11.3.1 自定义爆炸图 302
11.3.2 爆炸图的保存 305
11.4 装配体操作实例 305
11.5 总结与回顾 307
思考与练习题 307
第12章 二维工程图 310
12.1 工程图模块简介 310
12.1.1 图纸格式的设置 310
12.1.2 工程图模块的工作环境 311
12.2 创建工程视图 313
12.2.1 创建一般视图 313
12.2.2 创建投影视图 314
12.2.3 创建剖视图 315
12.2.4 创建辅助视图 316
12.2.5 创建局部放大视图 316
12.2.6 创建旋转视图 316
12.3 视图调整 317
12.3.1 移动视图 317
12.3.2 删除和拭除 317
12.3.3 指定视图比例 318
12.3.4 修改剖面线 318
12.4 标注尺寸 319
12.4.1 显示及拭除尺寸 319
12.4.2 手动标注 320
12.4.3 公差标注 320
12.4.4 尺寸的调整 320
12.4.5 创建注释文本 321
12.5 工程图创建实例 322
12.6 总结与回顾 326
思考与练习题 327
第13章 模具设计初步 328
13.1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 328
13.2 模具模型的建立 329
13.2.1 系统环境与界面 329
13.2.2 模具装配 332
13.2.3 收缩率的设置 336
13.2.4 模具组件特征 338
13.3 分型面的建立 341
13.3.1 分型面简介 341
13.3.2 曲面特征 342
13.3.3 曲面操控 343
13.4 模具体积块的建立 344
13.4.1 利用分型面来建立体积块 345
13.4.2 利用聚合方式直接建立体积块 346
13.5 模具元件的建立 347
13.6 模具检测 349
13.6.1 拔模检测 349
13.6.2 厚度检查 350
13.6.3 投影面积和分型面检查 351
13.7 开模动作模拟 352
13.7.1 铸模 352
13.7.2 模具开启 354
13.8 总结与回顾 355
思考与练习题 356
参考文献 357